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进入3.0时代
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20-02-21

编者按
近日,由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四川日报川报观察主办的“善治新力量——媒体转型与基层治理论坛(2020)”在成都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席教授、国家网信办原专职副主任彭波以“数字科技时代:政府舆论引导3.0”为题作主题演讲,深刻阐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从1.0到3.0时代的变迁,探讨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本报今日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川观 讲坛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提出社会治理精准化的问题,内涵非常深刻,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人类社会发明互联网的50年来,互联网引领人类社会高速前进,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引发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把这个“最大的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最大的增量”。□彭波

1、数字科技时代带给舆论引导工作新的挑战
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们逐步掌握了网络舆论引导的要诀——与时俱进,与技术同步。网络舆论场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互联网是基于技术的,而互联网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对舆论生成和演进的规律产生影响,会对舆论场产生影响。
舆论引导的前两个阶段是1.0时代和2.0时代。舆论引导的1.0时代是以政府为中心。这个阶段的技术背景是互联网的门户网站时代,传播方式和传统媒体一样,是One to All(一对多),依旧是“我说你听”,应对的方式主要是让民众听到党的声音,“标配”是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和官方网站。这个时候的工作重点就是“说”,主动说、及时说。舆论引导的2.0时代,是以公众为中心。社交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One to All,而是All to All(多对多),所有的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消费者。“标配”就是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头条号和抖音政务号等等。这一时期的舆情应对关键词仍然是“说”,不过要大声说、大家说和持续说。
数字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公式可以说明新的挑战是什么:A+B+C+ D+5G=?。A即AI人工智能,B是Blockchain区块链,C乃Cloud云计算,D当然是Big Data大数据,加上5G移动通信技术的同时出现,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互联网下半场的开始。上半场是信息科技,下半场是数字科技。伴随着当今科技突破与信息的爆发性增长,人类社会正迅速从信息科技时代(IT)向数字科技时代(DT)迈进,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趋势迅猛发展,并将在5G时代进一步释放能量。信息能力的提升,传播方式的变革,不止引领了新一轮的经济产业升级,更将重塑社会网络,促成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就时间维度而言,信息传播进一步突破时间的限制,传播速度会更快,留给政府应对的时间会更短。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要在48小时内做出回应。过了三个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但是到今天,5小时标准显然也不适用了,政府必须要即时反应,才能与舆情的发展相协调。
就空间维度而言,5G媒介系统将进一步突破空间距离和地域限制。一旦卫星互联网和地面5G网络兼容实现,将实现信息在全球的全覆盖,信息中心密集区和边缘区的信息能力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远程交流的规模会更加扩展。同时,在5G互联网时代,信息本身的空间能力也将大幅增强。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舆论场上,基于5G,信息全球化的流量和流速都会加大,对国内的舆论场产生更大的冲击,国际国内的舆论场进一步打通。
就形式维度而言,得益于时空上的突破,即时的网络直播会成为主流的传媒形式,可谓“无视频不网络”。视频将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形式并呈几何式增长,让公共舆论场变得更加不确定。
就供给规模而言,数字科技时代,公共舆论场的信息量将空前膨胀。从门户网站到微博、到微信、再到物联网,新媒体每一次迭代演进,都会带来舆论场规模呈100倍的增长,而政府应对的资源和本领要同步跟进难度巨大。
就信息供给而言,优质内容需求巨大。目前,国内的各种信息终端合计起来,大概有20亿块屏幕;进入物联网时代以后,我国将会有400亿块终端的屏幕。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供给侧的内容缺乏,400亿块屏幕要怎样有质量地填满,政府可否提供足够的资讯?另一方面是需求侧的信息过载,政府如何提供精准的服务?两个方面都是挑战,政务新媒体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
就表达方式而言,要让老百姓听懂,就要讲老百姓愿意听的话,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信息。表达方式的变革,对政府而言是更加重要又更加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社交网络上,信息流逐步向故事流转变,故事模式将成为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的主要方式。
总之,政府网络舆论引导,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再上一个台阶,这就要进入网络舆论引导3.0时代。

2、网络舆论引导3.0时代的应对之策
政府网络舆论引导3.0的核心,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驱动,以每一个民众为中心,为每一个民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这是未来信息服务模型最重要的一块。信息分发方式的演进走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One to All,是集纳展示型。以报纸为例,各地的记者、通讯员、编辑生产新闻,通过一份报纸展示给全省读者,这种传播方式,就是One to All的模式。信息发布的第二个阶段是定制阶段,即网上提供一批分门别类的内容,受众在其中挑选。最后是All to One(多对一),即算法对每一个人都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这个互联网传播演进的方式,越来越有利于个人发布信息,越来越有利于获得更加优质精准的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80%的数据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政府是主场,可以做到为每一个人服务。在此我提出3.0时代政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10个应对之策:
用大数据掌握最完整社会舆情的全貌。互联网信息与资源交换的平台化与社会普遍信息化、数字化支持下的大量“自媒体”内容,形成了海量的关于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内容数据;移动终端的便携性支持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媒体应用,移动终端用户既是数据使用者又是数据贡献者,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个人化大数据资源由此生成。而移动终端的个人化使得媒体内容消费过程中的个人化需求得以表现,而大数据资源的丰富性是满足个人化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
用人工智能更有效掌握网络舆情变化。需要寻找到更本质、更精确的社会关系模式,以之为根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形成算法体系,再将相关大数据资源作为运算素材,形成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用云计算进行大规模信息处理。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源,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用区块链建立新的信任机制。信任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信任机制需要适配不同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建立新的信任机制。
用数字技术优化政府网站。要打造政府网为龙头,各地政府网为支撑,建立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推进全社会的大数据应用,也要用大数据技术武装自己的网站。
用新媒体平台算法精准推送政务信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提供了直达每一个老百姓的渠道,它了解每一个用户,比用户自己还了解自己,能够精准地推送信息。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商业平台为政府推送每一个用户需要的政务信息呢?
用物联网抢占全新入口先机。新的IoT(物联网)入口大战已经打响,要拥抱IoT,走向IoE(万物互联网)。所有的东西将会获得语境感知,增强的处理能力和更好的感应能力。物联网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它也是舆论引导新的窗口。
用视频成为“万物皆屏”的主角。政府下一步的舆论引导,视频一定是重点,“无视频不引导”。
用个性化主动推送式智能服务造福民众。政府其实可以做到比老百姓本人更了解他自己,所以政府要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用主动推送的方式,智能的方式,来为每一位民众服务,来造福民众。
用新媒体矩阵覆盖最大多数人群。要打造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正规部队集团军”,一声令下,可以同时发声。
与舆论引导3.0同步,社会治理也应该进入3.0时代。《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智慧小区、智慧社区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逐步实现所有村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
四川都江堰是古代治水的经典案例,治网跟治水是一样的,期待四川出现更多的互联网舆论引导的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