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全力为视频会议、远程办公和医废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信息化建设的幕后英雄
“60部会议终端4G高速上网卡已经置换完毕”,“移动终端视频会议系统调试已经完成”,“一切正常,会议可以正常开始”……经过36个小时奋战,90余人(次)一对一远程服务,生态环境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次移动视频会议近日顺利召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部信息中心”)已经顺利保障移动视频会155次,其中部领导参加的会议61次,每一次战时保障都是对信息化能力的一次考验。
后端支撑不只是动动手指
不同于以往的视频会议,移动视频会议需要每个参会人员都成为一个终端,需要大量的设备调试和远程安装。
在集成联调的过程中,部信息中心从账户安全认证、登陆方式、后台账户管理、人员层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等方面对移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8次改版。由于手机型号、电脑配置的不同,部信息中心还编制多个使用手册。同时,组建技术指导工作组,进行技术支持。不仅如此,部信息中心还要给家中办公的参会领导进行一对一的远程安装。
文件进得来、批得了、出得去,党中央、国务院、部党组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能快速准确传达到每名干部职工手中,就是他们的工作目标。部信息中心依靠7个微信群、3台座机、5部手机,每天17个小时,面向部机关、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地方生态环境厅(局)提供各类技术支持服务,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各项运维保障工作。截至2月20日,部信息中心为部机关及部属单位1969人(次)解决移动办公、移动视频会议等各类问题2160个。
一张图读懂医废处置信息
用过的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这些医废垃圾处置情况怎么样?各地处理能力怎么样?是否满负荷运作?新冠肺炎阻击战开打的同时,医疗废物处置的问题也摆在各级生态环境管理者眼前,部信息中心迅速开发的医疗废物处置专题图给出了答案。
部信息中心主动对接固体司和应急中心,紧紧围绕疫情管理实际需求,集中力量成立技术专班,在固体司和应急中心的指导下,迅速制定技术路线,及时开发医疗废物处置专题图,并投入使用,为医疗废物处理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目前,专题图可以查阅各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实际处置量、负荷率分布图,可以查看重点地市负荷率每日变化曲线,动态展示应急处置能力变化情况等信息。”部信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得知地方的防疫保障物资紧缺,部信息中心在第一时间积极协调相关企业为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捐赠了KF94口罩等防疫物资。( 记者吕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