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0-02-28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这次抗击疫情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源源不断注入,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提供了重要支撑与保障。
科技手段在防疫抗疫中的主要应用
(一)疫情查询与问诊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发社会一定担忧,政府及企业提供疫情信息的移动产品,为公众查询疫情、网络问诊、安心居家隔离提供了帮助。
比如,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快速开发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公众版),用户可以自主查询自己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武汉协和医院、火神山医院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借助5G网络、智慧屏、高清智能会议终端等,支持多地医疗专家通过视频分享病患的医疗档案进行诊断。
一些互联网企业上线“新冠肺炎病例曾活动场所”专题地图、“新冠肺炎疫情小区查询”、“抗击疫期服务直通车”等小程序,在网上就能便捷、直观地看到附近多远距离内有多少确诊病例,也能远程向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发热、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等免费在线网络问诊,让广大民众及时知晓疫情信息,遏制疫情扩散及社会恐慌。
(二)地区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快速对人员进行登记管理,防范人员出行带来的疫情传播,科技力量起着巨大作用。比如,一些火车站、机场、地铁站,陆续架起了智能红外测温仪;还有小区设置了雾化消毒帐篷、电梯装紫外线灯等高科技设备。广州公交集团交投公司上线了出租车司乘人员戴口罩自动识别功能,自动识别司乘人员戴没戴口罩,并实现在线督促和提醒。再如一些社区运用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社区管理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智慧健康打卡、访客登记、视频关怀、数字巡查、快速上传下达等。
(三)智能诊断和治疗
新技术催生下的智能化呼吸机、监护仪、制氧机、负压救护车等医疗产品都出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病人抢救以及抑制病毒扩散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月28日,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依图医疗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上线,更高效、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为疫情诊断起到了“加速”的重要作用。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四)智能物流配送与交通保障
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的运用,不但避免防疫人员交叉感染,还减轻工作人员的配送负担。比如,配送、送药、巡查、消毒,原本必须由医护人员完成的工作,在一些医院可以交给医疗机器人完成。各地公安机关利用无人机配合防疫的工作开展,无人机观测范围大、视觉广,提高了防疫检查工作效率。物流方面,运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配送,效果获得肯定。据媒体报道,武汉第九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而某电商平台物流武汉仁和站距离该医院只有600米。智能配送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大大减轻站点的送货压力。
(五)疫情大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云服务等分析、统计人员流动情况,对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等有重要参考意义。2月14日,工信部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通过电信大数据,可以统计分析全国特别是武汉和湖北等重点地区的人员动态流动情况,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动态流动情况,支撑疫情防控部署,还可以实时采集、汇总和处理电信相关数据,及时提供各类数据分析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
例如,南京以大数据优化网上服务,畅通数据通道,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事务处理“不见面”,在有效减少人员流动的同时,满足企业个人办事需求。针对个别基层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一些地区以大数据助推信息共享,建立疫情相关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有效避免基层多头报送重复性信息,杜绝“填表抗疫”等形式主义做法。
(六)助力恢复生产生活
疫情阻隔社会线下运转,线上运作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结合“不出门”概念,推出“不出门”网上办公、教育、办公、医疗、会议、培训等应用场景与业务,免费使用或优惠使用。此外,生活领域,分布于全国的无人超市和智能售卖柜成为消费者理想购物场所;在线VR看房、看车等成为民众生活方式之一。
政府数字化及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科技水平整体在提升,但科技手段的应用在公共卫生领域仍经验不足。病患信息的分类登记、管理,救援物资的配给、分发,各地资源的协调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观点认为,我国目前数字政务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各个部门都将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政务审批上,而忽略了公共卫生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平时显现不出来,一旦遇到大型突发事件就会显得尤为棘手。中国拥有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只是在一些政务领域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大数据采集和应用也被指存在原始、碎片化等问题。有媒体总结了大数据采集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数据采集手段原始,质量较低。一些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在采集疫情相关数据时仍然采用手工作坊式的人海战术。二是数据流转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三是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流转难以实现。目前,不同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呈现“孤岛”形态,数据亟需高效整合,才能更好应用于疫情治理。
此外,不同地区科技防疫水平差别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大喇叭”、纸质表格、人工登记分配等成为防疫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比如,在物流配送问题上,一些地区慈善部门需要介绍信才能调配物资,且所有物资登记和分配依然依靠两三个工作人员手写等情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指“很魔幻”。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相对发达地区的科技应用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疫情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可以说,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真正检验一个城市“科技、智慧化水平”的大考。在疫情下,社会普遍认识到借助科技赋能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中青在线分析指出,有必要引入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区块链等多个技术层面的支持,从四个层面发力并赋能社会救治。第一,加强社会对疫情整体态势的判断。整体态势可以分为不同的疫情场景模型,比如病毒传播速度、变异速度,可以让医生、学者、记者、管理者等参与进来。第二,促进相关理论研究,包括对同一目标问题的数据共享,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对传播途径、中间宿主的确认等。第三,针对药物的研究,尤其是特效药、疫苗的研制,前沿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第四,协助应对由疫情引发的资源调配问题。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物资类型、需求分布、产能产地、仓储物流、价格信号等一系列因素作为相关因子,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优化资源调拨与配置,提高资源划拨效率。
不少声音认为,当前,各省市虽然都花巨资建设了硬件平台,但对公共管理数据持怎样态度、如何应用,才是体现管理者政务文明与先进的根本,技术手段的应用根本上是现代治理能力的体现。如何将市场验证过的好技术、好产品“下沉”到民众,是以后解决类似大型公共事件问题的关键。
目前,各地已经逐步开始布局。例如,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划聚焦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等,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
可以说,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设立城市大数据平台,这都是未来各地政府提升包括防控疫情在内的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