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2月5日电(梁宏、张建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专家日前指出,2005年计算机病毒数量大幅增长,突出的表现在BOT类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恶意代码数量有很大数量的增长。而以窃取用户机密文件和个人隐私为目的的“间谍”软件,已经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成为网民的最大威胁。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其依赖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存储在电脑上。继2004年之后,2005年“间谍软件”的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与2004年相比,间谍软件呈现出商业化、集团化的特点,其制造者的目的性更强,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个被利益所驱使的团队。为了使利益最大化,间谍软件的制造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编写出各种为商业行为服务的软件,他们被捆绑在免费软件、共享软件、汉化软件之中,用户安装这些软件后就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中招,这样大大增强了“间谍软件”传播能力。
即时通讯软件作为文件交换的途径受到用户的青睐。但与此同时,这些工具也被病毒编制者利用,成为目前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2005年首例通过MSN传播的蠕虫“MSN肉鸡”出现,并相继出现一系列通过MSN传播的病毒,另外,通过OICQ传播的病毒的数量也出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