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摸底考,还有7关要闯
来源:半月谈 更新时间:2020-03-26

编者按:疫情是块试金石。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一次规模巨大的实战演习,但演习结果令人心塞:3亿师生云开学后,许多学生、老师、家长“崩溃发疯”“跪地求饶”……
其实,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一直在推进。从本世纪初启动的“校校通”“农远工程”,到近年来实施的薄弱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目,再到2018年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基础建设、应用探索、人员培训等一直在不断推进。此次疫情中“停课不停学”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基础虽然有了,但离社会的期待和师生的要求,差距仍然巨大。疫情中全国性大规模线上教学把这种差距暴露无遗,也检验了此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诸多不足。为此,半月谈编辑部组织多位深耕教育领域的记者在多省份展开调研,找寻此次演习中教育信息化的难点、痛点,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力、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探寻有效路径。
我们明白,身处教育变革的前夜,无论学生、老师、家长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常常感到焦虑、被动和力不从心。但无论怎样,未来已来。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智慧教育的强优势正在显现。
我们期待,经此一“疫”,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快速迭代,各级教育部门、各教育机构和学校做出更好的长远布局,使教育信息化实现质的飞跃,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元年。
关键词:硬件基础、应用能力、 技术队伍、课程储备、 平台建设、家校共育、教学模式
策划编辑:原碧霞
薄弱点一:硬件基础
城乡设施鸿沟大,维护更新资金缺
大规模线上教学让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短板显露无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名中学校长说,电子黑板天天用,灯泡一年就得换。一个灯泡600元,全校130多个教学班,这笔钱对于学校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但是学校没有专门资金。海南一所小学硬件设施已六七年没有更新,严重老化、几近报废。

3月6日,一电信局技术人员拉网布线,西藏为牧区学生上网课保驾护航 普布扎西 摄
中部某省一名县级教育局负责人说:“信息化投入缺乏持续性,今年上级强调得多,就能和县里多要点钱,如果说得不多,或者县里财政不好,就拿不到钱。”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城乡鸿沟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盲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网络不可靠。中部某省一所乡村学校校长说:“现在城里学校信息化有的硬件,我们这也有,但是用得很少,因为网速太慢。如果开了一台机器联网,别的多媒体机都得关掉。”
二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具体指标和明确要求,不少学校感到迷茫。部分地区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一些地区抱着“越高大上越好”的心态,什么技术流行就买什么设备、建什么教室,重金砸来的智慧教室用来“秀”而不是“用”。
三是硬件设备存在重建设、轻应用倾向。一些校长反映,不少学校买硬件都是一窝蜂去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录播教室都上了,但老师不会用,企业服务跟不上,加之设备使用需要大量耗材,最后难免闲置,沦为摆设。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钦太等专家建议,当前应根据发展实际和具体项目,制定实操性发展方案,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投入,建立阶段性、持续性的长期投入机制和保障配套的维护维修机制。尤其要把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这既是补短板,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二是把应用效果作为重要评价与验收指标。过往教育信息化项目,往往只验收产品是否达到技术指标,没有应用考核。应树立“没有应用一切采购都是浪费”的理念,注重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的积累。
薄弱点二:应用能力
“网络主播”不好当,业务不熟频翻车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广大教师变身“网络主播”, 有不少老师因业务不熟悉,频频出现大型翻车现场。“老师声情并茂讲了一节课发现没有开麦”“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等尴尬画面不时上演,一些老师将上网课视为“赶鸭子上架”。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此次疫情中,信息素养不足问题让许多老师深陷本领恐慌。
一些老师坦言,在目前的考试选拔制度下,学校课时排得很满,学生学习还是以应试为主,是否使用信息化技术对成绩的提升影响不大。
华东师大二附中乐东黄流中学校长瞿平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配有16间机房,鼓励老师去机房上课,做翻转课堂、试听录像,但老师们说,这种操作太复杂了。
“领导对信息化不重视,学校硬件和宽带条件都跟不上,致使老师对信息化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都不太热情。”南方某省一位小学教研室主任说,学校曾连续两年开展微课比赛,但老师们参与热情很低,少有认真准备的,临到头了还在问该怎么做。
一名中学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近年来,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窝蜂去买设备,建录播教室、创客教室……什么热门搞什么,但教师培训跟不上,常常有设备没人会用。尽管针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每年都在搞,但不系统,操作性不强。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钦太认为,应重新思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方向、方式和内容。
一是在培训方向上,应该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学创新能力。
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尝试以校为单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培训评价应重点评估教师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实效,而不是单纯的为技能测试而培训。
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有教育理论和观念、平台技术功能、教学模式方法的系统性考量。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既包括思想观念转变,也包括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开展评价、实施管理等实操问题。
还有专家提出,除加强培训外,还应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为老师创造条件,让其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在教师评职评优方面,也应将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虑其中。
薄弱点三:专业人才
地位边缘待遇低,技术人员多兼职
“教育信息化最大问题是技术人才缺乏。”采访中,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提出这个问题。
海南三亚市吉阳区教育局长侯雪华告诉半月谈记者,该区聘请了3个老师作为智慧校园的顾问,这3个人中,有两个是自学成才,其中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英语老师。黑龙江哈尔滨市奋斗小学校长苑丽红说,学校有一个美术老师,兼做网管员。
待遇少,平台低,没有职业发展空间,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一名省级电教馆工作人员说,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管、信息系统维护等专业人员的岗位,更不能评职称;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真正的信息技术人才不愿意来,或者来几天就走了。
不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也是如此。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电教馆,有的市区就一两个人,且工作基本是文件的上传下达,专业性差。一名电教馆工作人员说,现在不少信息化项目都是依托公司在做,招投标,谁价格低谁中标,许多企业卖了设备就不管了。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钦太说,我国学校的信息化力量还很薄弱,结构存在缺陷,地位相对边缘化,缺乏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话语权和建议权,学校对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活力释放和良性发展。
华东师大二附中乐东黄流中学校长瞿平说,即便在教育信息化走在前列的上海地区,人才问题也很突出。比如,上海新高考改革需要构建选课系统,学校为此换了5家公司,没有一家能够彻底解决选课的基础问题,因为这需要校内技术人才的合作,可是这类人才太少。
侯雪华说,未来的教育模式,线上线下肯定是互动的、融合的,学校必须有一定的技术人才储备。如果仅仅购买服务,而学校没有人才对接,校长一点不懂,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胡钦太认为,学校有待于建立起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在这次疫情中,让所有老师都上阵直播或录播的做法并不现实,每个学校的老师个体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学校平时的信息化人才建设,要以打造教学创新团队为抓手,整合各学科和技术人才,形成团队合力。
业内人士建议,可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经验,设立CIO(首席信息官)机制;完善信息化队伍的人员结构,建立合适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薄弱点四:课程储备
只管录制不管播,海量课程成摆设
一边是老师们用衣架、小板凳改造手机支架,用袜子、纸盒自制录课神器给学生做直播;一边是制作精良、高清录制的名师讲堂被尘封在网络一角……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激励下,从国家到地方,从大学到小学,由名师讲授的海量优质课程被录制下来,传送到多个平台,上万门课程免费开放。然而,在此次疫情期间,许多学校仍不约而同采取由本校老师赤膊上阵、各自为战的做法。
为什么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录制的海量优质课程在关键时期用不上?
一是教材版本、学生基础各异,难以资源共享。一线老师表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统一了部编版教材,其他如数学、英语科目教材版本有10余种,这导致部分课程难以“拿来就用”。另外,对农村学校学生而言,他们接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老师慢慢讲、反复讲;一些优质学校却觉得国家课程主要起保底作用,希望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课程。
二是技术迭代更新,单一的视频录课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以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为主的视频课程是在教室里有学生的状态下录制的,时长大约40分钟,主要是呈现教师授课实录,旨在运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分享教案和协同备课。但这样的课程中,画面不是一直停留在黑板内容上,难以供没有课程基础的学生直接学习。
三是许多课程尚未形成体系化。比如有高校表示,之前只为“尝鲜”录制了一两门慕课,而现在基础课、专业课都要线上授课,此前录制的课程杯水车薪。据介绍,网络平台的慕课一般都是名师经典课程,普遍是按通识教育的角度设计并录制的,达不到不同专业所需的课程深度和符合度。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为进一步广覆盖、保公平,当前不少地方采取区域和学校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优秀一线教师录制课程,通过电视、手机、电脑多个终端开展网络教学,实现中小学“同一年级、同一课表、同一授课教师”。
专家认为,国家必须出台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这样才能系统化、规范化录制,实现更大规模应用。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未来的网络课程录制,要有系统性,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课程,不仅有在线视频,同时应该有网页插入式测试、即时反馈、学生分级问答、在线实验室、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讨论等。
“应尽快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库,国家可以邀请最优秀的老师来讲课,并由专业团队来负责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考试测试。”朱永新认为,这样每个学生分担的受教育成本极低,国家可以真正实现以低成本提供优质教育。
薄弱点五:平台建设
系统不稳功能少,崩溃频发互动难
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全国多地建设了各种在线教育资源平台,各种“云课堂”“雨平台”纷纷登台亮相。疫情期间,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平台却因上手太难、系统不稳定、交互功能匮乏,让学生老师直呼:上网课太难了。
——平台承载能力弱,频繁卡顿甚至崩溃。2月中旬,部分高校积极筹备在线教育复课。但令准备充分的老师、学生始料未及的是,各个直播授课平台陆续崩了。有学生表示,一上午转战各个平台,从学习通到课堂派,再到雨课堂,均未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之前学校在线上给老师培训了一周雨课堂如何直播,结果真到用时,登录两个小时没上去,最后只得转战其他平台。”辽宁一名高校老师说。
——平台功能有限,多平台切换逼疯家长。采访中,家长反映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听课平台、交流平台、交作业平台等不同平台的切换。兰州市一名小学生家长李岩说:“微信发语音,QQ发视频,每个老师方式都不一样,还要花式打卡,真是弄得手忙脚乱。”兰州市一名三年级学生家长刘先生表示:“我一边盯着孩子看电视上课,一边盯着老师在微信、QQ、钉钉等平台发布的内容,根本跟不上节奏。”
为确保播放平台稳定,多地教育部门采取电视播放录播课程的方式给学生上课。“17年前非典时我们用歌华(电视)给学生上课,现在还得用歌华给学生上课。”一名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前不久,教育部提出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包括2万门优质网络课程及资源。
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平台建设容易,确保顺畅使用是难题。三亚市吉阳区教育局长侯雪华打了个生动的比喻。“种庄稼不是说施了多少肥就成功了,而是要看庄稼有没有长,孩子这棵苗有没有从中实实在在地受益,如果孩子这棵苗没有得到好处,甚至已经被齁到了,那就是舍本逐末。”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表示,实施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数据平台建设是基础,可充分利用一些业已成熟的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教育教学平台建设。还有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网络教育协调机构,全面系统规划国家网络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制定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战略规划。
薄弱点六:家校共育
家校互动很忙乱,老师家长多不满
疫情挡住了“小神兽”们开学的脚步。当“停课不停学”成为共识,线上教育从教学辅助手段变成非常时期的主要手段,本就紧张的家校矛盾更加凸显。
一边是家长怨声不断。网课打卡签到全程陪伴、每节课要记不同的课堂密码、家里电脑手机电视平板全部占用、二孩家庭网课负担“雪上加霜”……采访中,家长吐槽不断。“我彻底变成助教,分身乏术了。”一名家长说。
另一边,老师也是有苦难言。“每个班都有线上群。我要教5个班的英语,每个班级群都得进,给每个班发几条通知,再回复一些家长的疑问,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湖南湘潭一名英语老师对半月谈记者说,现在网课时家校互动很忙乱,不仅拖累了家长,也绑架了老师。
一些老师反映,课堂上的实时评估和交流互动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改为线上教学后,以前的手段都不能用了,只能借助家长。“不是我们想偷懒,而是我们也无奈啊。”
隐藏更深的弊端,在于家长的深入参与导致孩子主动性下降。湘潭一名英语老师告诉半月谈记者,自从开启网课后,老师会把作业发到微信群,由家长负责记录,抄在本子上交给孩子,再一项项检查打钩。这就让读三年级的孩子有了个“新毛病”——不会自己记作业了。
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给家校共育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未来教学变革中,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领者,家校共育的生态也会发生改变。”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说。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信息部主任金惠良说,“我们不强调、不鼓励家长全程参与,只是引导家长配合我们一起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指导自主学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学校应有配套的教育教学方案,与家长充分沟通,给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引导他们以科学、适度的方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长则应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线上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
还有教育专家提出,未来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形成管理报告,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家长的疑问类型等,学校再根据报告,对家长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薄弱点七:教学模式
新瓶难以装旧酒,教育机制须重构
全国多地一线教师及教育局长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诸多弊病,其根源在于顺应信息化规律、释放信息技术活力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模式还远未确立,教育管理者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用信息技术来巩固原有的管理逻辑,老师还是采用多年的老办法进行教学,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一名中学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疫情下的网课,大多数老师仍是满堂灌,信息化至多成为老师们的教学辅助手段,做做课件、使用PPT等。老师仍在唱独角戏,我讲你听,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们得心应手,但并不符合网上教学的特点,更没有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一场教育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如果仅仅把原来的管理机制、教学方式、评估办法等搬到线上,新瓶装旧酒,出现各种问题、各种不适是必然的。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真正的网络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式的、融入了很多网络游戏成功因素在内的新教学模式。比如,由于学生在网上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堂课只有10多分钟,课后还要马上测验,不拿满分不让看下一节,称之为“满十分过关”。
如果说这样的设想过于超前,那么一些市场化教培机构的在线教育探索则切近得多。
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的在线教育只是把老师授课录音、录像直接搬到网上,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跨越式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反馈到教学评估,线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能在线上得到充分呈现,并使之符合在线教育的特点。
在学而思一个在线课堂上,20名学生分成4组进行PK。过程中,选择题可在学生屏幕上弹出,即时作答,回答提问像微信传语音一样便捷,“拍照上传”功能还可把学生作业即拍即传。“通过这些互动设计,课堂氛围不比线下课差,有些呈现比线下还要直观和迅速。”学而思沈阳分校校长李响说。
不少公办学校教师认为,在线教育机构普遍运用的电子白板分享课件、共享屏幕,点名提问、在线出题,弹幕互动、举手发言,课后作业批改系统等应用都模拟了线下教学的场景,互动界面具有更好的友好性和及时反馈性,值得学校学习和借鉴。
受访教育界人士表示,未来将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共存、共生、共促进的时代。一方面,学校管理者、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更多地借助外力,提升在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真正按照在线教育的规律,重构未来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采访调研:郑天虹、袁汝婷、王莹、王菲菲、赵叶苹、杨思琪、吴振东、白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