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崭新的时代命题。3月12日,辽宁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启动会在沈阳市召开,标志着辽宁省正式全面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无人机巡查
“穿红色羽绒服的这位女士,现提醒您出门在外行走请佩戴好口罩,特殊时期请做好个人防护。”急匆匆行走的“红色羽绒服”听到劝告声,连忙停住脚步,左找右找,却不见来人,当劝告声再次响起,她才发现,原来是空中飞翔的无人机发出的声响。无人机巡查街面成为疫情防控的“千里眼”,这是沈阳市沈河区信息化战“疫”的一个缩影。
无人机空中巡查
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既要靠在“前线”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也要靠切断病毒传播渠道的社区。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末梢”,这个环节对切断病毒传播渠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此,沈阳市沈河区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保卫群众健康安全的人民战争。无人机巡查、“电子证”把关、“云”上办公……在这次抗疫大考中,沈河区各单位、各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响了一场信息化“防疫战”,“智慧防疫”硬核爆表。
无人机开辟空中抗疫新战线
“正在搬运货物的工人大哥们,请你们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人与人之间要拉开距离……”2月12日13时50分,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街道工作人员小吴利用无人机搭载喊话功能与东陵路62号征收区域一工厂内聚集搬货的工人们进行沟通,并督促他们做好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无人机空中巡查成为东陵街道疫情防控利器。
东陵街道辖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域面积大,城乡结合区域多,征收区居民分布松散,社区工作者为抗疫疲于奔命却仍然事倍功半。
东陵街道从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将无人机这一“网红”引入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启了“陆空联动全包围”的立体化防控模式。无人机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等优势,从高空拍摄,覆盖范围远远超出地面上的人眼所及,能够做到短时间内无死角全覆盖巡逻,也避免了防控人员与居民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成为街道抗疫工作的“贴心小帮手”。
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街道和社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人员聚集或不戴口罩出行等情况,更好更快地对辖区居民进行督促提醒,极大地提升了防控实效。
“电子证”畅通“抗疫门禁”
“出门难,进门更难!”这是疫情防控初期王杰(化名)最直观的感受。家住沈河区万莲街道泉园二路附近的王杰是一名残疾人,平时一个人居住,出门采购生活用品都很费周折。随着疫情加剧,沈河区对全部开放式小区实施封闭化管理,很多老旧小区仅留了一个出入口,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对出入居民进行登记测温,人多的时候,还需要排队等候。这对于采购完生活用品准备回家的王杰来说,无异于难上加难。
电子通行证
考虑到王杰的实际困难,社区为她发放了一张纸质通行证,进入小区时只需要测温,不用排队登记。但每隔几天就要出门采购的王杰却总是忘记通行证放在了哪里。社区工作者殷素菊听说这个情况后,想到王杰可以用微信注册“EC智能名片”,于是她主动上门教王杰注册,有了这个电子名片,王杰每次进入小区都不再为登记而烦恼,进门变得轻松多了。
王杰手中的“EC智能名片”就是万莲街道利用微信小程序“智能名片”制作的“电子通行证”。居民只要添加小程序,填写姓名、住址、电话和个人照片等信息,只需4步操作就可以完成注册。
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方便居民出入小区,同时有利于小区开展工作,万莲街道在辖区内广泛推广“电子通行证”,街道社区通过在各小区出入口、门栋单元张贴通知,转发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告知辖区居民小区封闭管理以及“电子通行证”如何使用等事宜,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重视。同时,在小区出入口设立登记处,对于没有“电子通行证”人员进行一对一现场教学,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社区还为他们送去了纸质版“实物通行证”。“电子通行证”的使用不仅解决了纸质证件容易丢失的问题,也为社区网格掌握常住居民信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平台,实现了以房管人、以证管人。
“云”上办公确保抗疫复工“两不误”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身在大连的沈阳人小姜却愁眉紧锁。原来,他新入职一家企业,企业要求他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在小姜看来,疫情防控期间返回沈阳开证明可不容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3月3日,他把电话打到了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万莲派出所。
万莲派出所户口专勤民警苏书瑶接到小姜的电话后,通过辽宁公安APP在线申请办理功能立即开展网上审批工作。第二天一大早,苏书瑶就通过快递方式将证明材料邮寄给了小姜。3月4日晚,小姜收到了装有证明材料的快递,喜出望外的他发出了“根本不敢相信在网上办业务这么快”的感叹,还专门打电话对沈河公安“网上办”的热心服务表示感谢。
小姜的遭遇只是沈河区“云”上办公的一个缩影。
疫情防控期间,“云”上办公、网上审批在沈河区成为了常态,各部门利用现有信息平台,灵活使用各种小程序开展便民便企审批服务工作,赢得阵阵叫好。
——沈河区信息和营商服务中心注册窗口开启远程服务模式,在线审核企业材料,再通过邮寄方式下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沈河公安分局利用“互联网+”政务平台为21个品牌汽车销售企业外地复工人员办理居住证、无犯罪证明等要件,在线为复工企业办理公章刻制备案219件。
——沈河区人民法院使用法院互联网庭审云平台高质量完成抗疫期间省督重点案件的庭审工作,同时启用线上小程序,提供无接触预约查档服务。
云审判
——沈河区民生诉求平台通过市长信箱、市12345、区96125、公安110非警务警情等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问题300余件,通过电话通知、微信调度、平台转件等多方式无缝转交调处,确保民生、应急、疫情等各类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
沈河区通过提升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了现实,也给居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五色装户图”优化抗疫资源配置
小小一张图,却能让小区的抗疫工作一目了然,也增强了社区工作者抗疫的底气。这是什么图呢?
疫情防控之初,为了精准排查外来人员,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能用在“刀刃”上,沈河区风雨坛街道创新使用绘图软件制作了“五色装户图”,分别用红、橙、黄、绿、白5种颜色在装户图上标清每家每户的情况:红色代表武汉返沈阳家庭,橙色代表湖北返沈阳家庭,黄色代表其他城市返沈阳家庭,绿色代表空房,白色代表正常户。就是这样一张图,不但使排查工作更加精准、情况更加清晰,也让居家隔离人员更容易管理。
沈河区滨河街道给各个小区绘制了平面图,图上各网格范围、封闭的大门、设卡的街路、设控通行的出口等信息跃然纸上,被大家称为“作战参谋图”,通过这些图纸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使资源调配更加合理,实现了应急反应快、投入力量准、掌握信息全的工作目标。
通过“五色装户图”销号式排查,风雨坛街道永环社区查到银兴苑小区的孙某某一家人在湖北的行程,在装户图中标记为橙色,并实时关注孙某某一家情况,待14天隔离期过后,橙色变成白色,“重点户”变为了正常户。社区利用“五色装户图”进行多轮排查,工作人员发现所有区域都已变成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