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
来源:AMD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信息化正在形成一种气候或时尚运动。但其从业人员面临更多的危机,下面从行业、竞争和职业三方面做些浅析。

重要更正:信息化不是一种行业。

“信息化”是一种中国风格的一种“口号”式对各行各业实施电脑化管理过程的叫法。到底怎么“化”, 由谁来给谁“化”,“化”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不能由统一的权威性机构决定。就目前来看, 信息化并不是一个“行业”概念, 任何人、企业、机构、部门都可能有信息化的事件发生。信息化象一层“毛”,平铺在社会领域的“皮”之上。这层“毛”(产品应用)也分了许多自身的层次,越往下层其产品的IT色彩越重(共性的东西越多),越往上层其行业的特点越突出。这种纵向层次的特点也直接决定了在各层面上供职人员的发展前途。

从企业应用来看, 绝大多数企业是IT以外的行业, 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方式和重点差别很大。一个IT及信息化系统提供行业, 难以形成“大小通吃、万能适用”的能力。其内部必然细分出许多亚类,形成不同的强项。所以,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永远依附于它所属的行业。IT公司可能有跨行业的案例,但能否成为其强项,要通过战略调整和充分的竞争做出评判。

由于行业应用的“地形”复杂, 山地与丘陵太多,而平原集中在高端,恐怕“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都有用武之地。从高端(金融电信大企业)到低端小企业的单机版财务软件,应用的主要特点是呈现纵向分布。这种情况高端到低端存在着连环替代的机制,所以当企业成长时,必然出现与原来伙伴“离婚”而另寻新欢的现象(被低端系统所绑定的情况少见)。这样虽然企业的市场不存在互替代的可能,但纵向的分工格局却成定势。管理软件若不能服务于高端,其产品质量就难以上档次。长期来看, IT及其相关产业改变了世界的一部分商业规则----科技、人才的竞争力取代了传统的“资本”竞争力。当然, 资本实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科技人才力,但毕竟不是同一层的问题, 否则,“石油富国”早就成为强国了。

问题仍在:何为管理软件的核心竞争力?

要接近这个问题, 首先要清楚决定管理软件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管理软件的质量, 我们暂且简化成这样的关系:

质量f (q)  =  (a、技术架构设计,b、基础程序优化、c、数据库优化技术、d、应用架构设计,e、商业模型,f、功能与效率, g、易用性, h、扩展与升级,i、客户化开发与自定义设置,……)

很明显, 所有软件均涉及到前三项因素, 而其中程序、数据库和开发环境、系统工具已成了共有的平台,各服务商的差别在于后几项因素,尤其是应用架构和商业模型这种非IT性因素对软件有50%的质量决定力,技术的取向包含有市场生存周期的考虑,这样,管理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应用层面, 亦即多学科知识与管理经验的交叉部位:在稳定的技术与管理平台上的商业应用模型。甚至,一些中高端用户坦言:我们需要的是软件中给我们成功的做法, 而不是软件公司向客户取经。这种问题在电算化时代不存在, 因为国内的财务软件虽然适用本土, 但其包含的知识是标准化的,也是国家规定的, 出发点不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而立的, 出于国家财政管理的需要。 所以系统对财务管理要求,针对企业的运营意义不大, 更谈不上管理会计的作用。一旦过渡到集成度高的、以企业盈利为目标的管理系统, 国内的软件厂商就开始了积累经验的“万里长征”,对国人来说,IT刚刚入门不久,又要补发达国家的现代管理这一课,且人才不可能靠加班加点就能一夜加工出来的, 难度较大。也就是说, 管理软件比硬件系统的竞争要求更高、更复杂。

特别提醒: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前景

我们所说的“信息化从业人员”是指在软、硬件公司或IT咨询公司从事相关工作的职员。

鉴于管理软件行业的竞争特点, 其从业人员会面临一些职业的挑战。IT这个圈子是极少所有人有成就的行业,许多人是可能在“亦显亦幻”、“经常激动”、“理想多于实干”的状态中消耗掉青春的。如果从业人员不能正视这些危机,大多数人将变成“不伦不类”,或毫无目标,或没有业务专长和业绩的、缺乏持续职业后劲的IT时尚人员(标准上称为信息化相关工作者), 尤其是IT行业的非技术类员工更是如此。职业寿命较长的人是能够担当得起复合型人才桂冠的,左右逢源于信息化的技术与管理之间的人。但也应注意,在信息化中谈管理毕竟还是“纸上谈兵”。信息化工作迟早要变成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否则信息化就不能彻底成功。

先看看管软从业人员的分类和能力取向——

一个软件公司人员大致上可以分为:

1. 技术类人员

  • 网络与硬件设计、运维人员
  • 软件设计及开发人员
  • 系统测试与优化人员

2.近技术类人员

  • 系统与需求分析人员
  • 项目实施与咨询人员

3. 营销类人员

  • 市场谋划人员
  • 销售人员
  • 客户服务人员

4. 后勤类支持人员

  • 人力资源人员
  • 综合办公人员

    各种员工的实力与技能结构:

    工作层面

    人员

    发展优势

    发展瓶颈

    可持续性出路

    技术

    底层硬件

    网络,硬件设计

    通用,有积累性

    不易创新

    可持续,CIO

    底层软件

    编程,软件设计

    实用,更新快

    随年龄优势递减

    少数CTO

    中间类

    实施与咨询

    项目实施人员

    兼顾一般性技术与业务常识

    技术不深入,缺乏企管实际经验

    经验多的转管理咨询;技术强的转开发。少数CIO

    业务

    市场

    媒体公关,策划

    媒体,活动管理

    务虚多,实际少

    同业发展,CEO

    销售服务

    销售,客服

    人脉通达善沟通

    随年龄优势递减

    同业发展,CEO

    管理

    人力

    人事

    人际关系,高管

    转岗较难

    同业或走向高层

    办公

    行政

    通用性强

    重要性低

    后台高管

    管理软件公司在竞争的压力下,也面临是做产品,还是业务外包?或是二者以何种比例来安排资源的问题。对于开发人员多的大公司,自然承接“来料加工”式的劳务外包不失为分摊成本的好选择。从员工层面上看, 技术类中除了有真才实学的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开发经理等职位人员具有提升和可移植性以外,大多数的人员可能都面临35岁的压力、岗位或职业调整的危机。可能的方向:

    • 继续留任,前提是公司效益好,对员工也以人本相待;
    • 内部转岗,重新学习;
    • 在公司规模扩大中安排一部老员工;
    • 做实施的人员转行做咨询服务,前提是具业内管理经验,也有这方面的潜力;
    • 做市场和销售的人员,跳槽同行或转行做同一职务,或提升为CEO(首席执行官);
    • 部分技术经理转做CIO(信息总监),或同业CTO(技术总监)。

    在竞争中面临冲击最大职位是市场销售人员。他们面临年龄增长与公司效益的双重压力,其次是开发人员,他们放弃本专业的成本太高,但仍有年龄危机与出路选择问题,如果从考虑放弃品牌开发转向代码加工方向,开发人员还是工薪阶层中的佼佼者。为了摆脱公司危机给个人造成的影响,做实施的人员锁定一种产品或加入有前途的公司的实施队伍是个不错的选择。做实施与售前咨询的人员, 由于毕业后没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靠从软件实施和客户那里学习管理知识,所以转做管理类咨询的成功率极低, 能加入国际“四大咨询”,利用他们的知识工厂和模板“速成”是个好的出路, 一旦入此“坦途”, 也会染上其他的高薪职业病(流于空泛和丧失价值目标)。能否利用条件打造自己,根本上还是靠内因。

    商业化软件是没有国界的,业内乃至全球洗牌每二至三年都要发生一次,出路只能在市场细分和服务方面,也就是说在难于“自动化和规模化、标准化”格式化的那些部位,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有生存与发展空间, 民族软件的采购政策,如果不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走不了多远,其受益面也非常有限,只有指定的厂商才能入围。国家基金的“输血”也难以提升竞争力。按软件业的开发和市场规律,管理软件也是少数人、少数公司创造历史的行业,大多数公司的开发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软件车间的蓝领工人, 极早意识到这一点, 调整心态, 脚踏实地面对职业危机,谋划好职业目标,是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