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抗疫:一码通行
来源:潇湘晨报 更新时间:2020-04-02

 
河南省郑州市统一上线公共交通及商超健康扫码系统,施行居民扫码乘车、购物,并与小区健康登记系统打通,所得数据实时汇集到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为郑州智能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图为近日,市民在郑州市一家超市门口扫码。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亮出健康码、出示工作证、测温,全程不到5秒——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万轮科技园门前,复工人员依次进入园区,秩序井然。“有了健康码,再也不用填写电话号码、身份证、近期是否离杭等信息,高峰期进园区至少能节省15分钟。”宇视科技员工王海韬说道。
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对于这家拥有近百家公司、2000余名员工的孵化基地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其背后,是党委政府有效平衡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关系的考量。
3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在回答线上线下融合相关提问时评价,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的推广可能是相关领域推广速度最快的,为下一步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绿码’入园、‘绿码’购物、‘绿码’出行,‘绿码通’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工作生活便利。”滨江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陈伟迂说,“‘亮码’成习惯,既是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保护,更是对身边人的尊重。”
电子路条降低抗疫成本
头戴护目镜、身穿防护服、手持测温枪,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对来往车辆、人员信息核对各项证明,逐一登记……疫情初期,在全国各个高速路口、机场、火车站、村口等路卡,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赶上人多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不说,近距离接触也让人们暗暗捏了把汗。有没有替代方案?
2月4日,杭州市余杭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提出“一人一码,扫码出入”方案,作为疫情时期的数字化健康证明,要求做到“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在支付宝、钉钉、阿里云等团队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月9日余杭绿码上线,居民凭此出行。同一天,广东省深圳市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居民进出小区需出示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获取的健康码。2月11日,杭州市将绿码升级为红、黄、绿三色动态码,开始在支付宝上线。
“抗疫需要有一个本地动态实时地图,健康、疑似、确诊,市民申报健康信息并实时更新。要实现这些只靠纸做的路条是办不到的,得靠数字化的‘路条’。”健康码项目经理、支付宝高级项目管理专家易治认为,纸质路条是一个个孤岛,只能证明此时此刻的状态,但健康码是动态的,依据政府制定的标准,随着用户每天的状况、所处区域的变化、健康状况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抗疫成本。
实践证明,这一创举可谓“一举数得”。
对群众而言,线上办理健康码,不仅可以减少因聚集接触产生的传染风险,出入时也无需再出示其他证明,化繁为简,更为便捷。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摸清人群健康底数,有效评估企业复工复产风险,相关管理部门也得以提高效率,有更多时间处理更加棘手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后,也能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工作。
有了健康码这张电子路条,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2月16日,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搭载近300名贵州籍复工乘客顺利返杭。2月19日,当全国大多数景区还在闭门谢客时,杭州西湖景区已率先开放。
与此同时,健康码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在健康码的落地实践中,不难发现来自各方的推动力量,包括当地的防疫部门、大数据管理部门等,以及技术提供方的支持。杭州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向互联网企业抛出“橄榄枝”,加速开发本地健康码,大致都是基于各地大数据中心及用户申报信息,再遵循当地政府制定的算法、规则运行。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码互信互认应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据不完全统计,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江苏、云南、陕西等地多个城市,已与湖北互认健康码绿码,返抵人员无需进行隔离和核酸检测。
既要严格管控,也要科学智控
绿码,正常通行;黄码,实施7天内隔离,连续7天健康打卡正常后转为绿码;红码,实施14天隔离,连续14天健康打卡正常后转为绿码。对于健康码的基本规则,人们已不再陌生。
三色码如何判定?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码主要依据三个维度赋分:一是空间维度,即精确到乡镇(街道)的疫情风险程度;二是时间维度,即申请人去过疫情地区的次数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维度,即与密切接触人员的接触状态。据此量化赋分后,显示不同颜色。
技术上看或许并不复杂,简单的三个颜色背后,依托的却是海量的大数据信息。参与城市健康码系统搭建的中软国际数据业务线总裁贾丕星透露,健康码按照当地政府针对防疫重点监控人员规则定义识别,如曾搭乘的航班、动车,家庭或居住小区出现了确诊或疑似病例等,再按照大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
“全家人的活动路线差不多,为什么只有我是红码?”健康码上线初期,也曾遭遇一些质疑,比较典型的就是争议或误判问题。对此,贾丕星解释说:“只要数据客观,判定逻辑正确,系统执行是客观的。如果出现误判,主要是原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就比如江西靠近湖北省界人员,可能从运营商轨迹角度,由于基站漫游问题被误判为湖北,这种问题可以通过主动申报进行更改。”也有网友猜测,判定基于大数据支撑,比如在商场超市购物时与确诊患者相邻,移动支付抓取到了相关记录,系统就会有所反映。
贾丕星介绍,在健康码的推行过程中,互联网公司的角色既是服务中介平台,也是部分有效判定数据的提供者,而大量的基础判定数据还是来自政务、公共事业和交通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政府应及时出台健康码统一的管理细则和配套制度,不仅要提示人们做好何种隔离措施,也要告诉人们健康码为什么“变红”,提高数据匹配的精准性,降低“误伤率”,避免让健康码变成捉摸不透的“黑箱”。
事实上,政策执行并非“一刀切”。对于系统判定有异议的群众很快发现,杭州通过开通申诉通道、线上比对线下核查、优化认定标准等手段,努力确保健康码判定准确,既保证了严格管控,又实现了科学智控。
老人、小孩等没有或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也在相关部门的考虑之中。如杭州健康码推出代办申领,打通“市民卡+健康码”系统,每个绿码用户可为3个家人(父母、子女及配偶)代办健康码,被代办人凭市民卡即可验码通行。天津、广西等多地也规定,未成年人可由共同居住的成年亲属代为线上申报。
基于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健康码也为严防境外输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省针对华人华侨、留学生及其他外籍人士的实际需求,推出国际版健康码,实行橙、黄、绿三色分类。
要让健康码切实发挥作用,除了尽可能全民覆盖,还必须基于真实数据,而用户自主申报则是其中关键一环。资料显示,杭州首次将个人隐瞒病史纳入失信体系,16名申报信息造假者的绿码被转为红码。
既要数据真实,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武汉市政府总值班室公众号“武汉市长专线”声明,对于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等敏感信息,出示健康码时页面展示会进行脱敏处理;对采集员可查看和修改信息的权限会严格控制。同时强烈建议群众注意保护隐私,除了出示给卡点工作人员扫码外,不作其他用途。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表示,作为监管部门,在数据分析使用的过程中,依据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措施,切实加强监管,防范数据的泄露、滥用等违规行为。
跨地区互通互认,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
3月28日清晨,从北京乘坐D737次列车抵达江西九江的李先生,出站时不由得有些紧张。特殊时期多条线路停运,已滞留在京两个多月的他着急回去上班,选择了一条未曾尝试的中转方案——自九江中转,返回湖北黄石。湖北健康码能通过吗?
“因为是外地码,工作人员稍微留意了下,见是绿码就直接放行了。”比起李先生预想的各种场景,结果要顺利得多。
健康码是对城市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一次试炼。只认本地“码”、“码”上加“码”、重复申请认证等新问题提示人们,应在“机制相通、规则互认、数据共享”前提下,加速整合各地大数据资源,推出通行全国的健康码。
在战疫关键时期,收紧卡口、封闭式管理等硬核举措,让城市快速“静”下来,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伴随着各地“清零”捷报频传,让城市重新“动”起来,刻不容缓。在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王芸看来,“实现由‘静’到‘动’的转换,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
“健康码互认在技术上没有障碍,只需各地遵循标准技术规范,互相开放共享数据,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协同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胡功群表示。从表面上看,健康码在各省市互认的难度是技术和标准,从深层次来看,考验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了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健康码全覆盖;浙江与海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签署了健康码互认合作协议;京津冀也在积极推动健康码互通互认……
以天津为例,健康码已实现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实时共享,并已先行实施对京冀健康码信息的认可,绿码返津人员享受天津市民同等待遇,不再执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这一政策令企业用工荒、城际往来困难等问题得到破解。
如何才能实现“一码通行”?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透露,关键在于“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在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发布了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县域疫情风险等级数据库,这样就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统一互认。
有专家指出,健康码的意义在于应用,也就是调用后台数据验证持有人是否符合通行标准。因此,实现健康码互通互认,本质在于打破“数据墙”,对同一个数据作出一致判定,才能真正实现“一码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健康码“安康码”源于疫情,但不止于疫情。办事群众只需携带一部手机,使用“安康码”即可办理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码出入、一码取号、一码办事”。该省首批“一码通”事项包括综合评标评审专家证书发放、法律咨询援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补发、司法鉴定人执业核准等,在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已经实现,后续将在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推广,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今年,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卫生健康、社保、医保三大应用领域为突破口,推进“安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逐步覆盖医疗教育、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从“一码通行、一码通办”到“一码共享、赋码生活”。
小小健康码,凝聚了政府、企业、群众共同抗疫的心血和努力,也为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精细化治理的经验。正如风云基金联合创始人侯继勇所说:“病毒撕裂了现实的物理世界,一个彼此互联的数字网络出现了。健康码是来自数字生活的隐喻,让割裂的世界彼此联系,让人们互联、互信,重新协作,让我们的世界重新运转起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