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五十场新闻发布会获悉,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高效性;充分运用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治理水平。
据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继军介绍,河南省大数据局是本轮机构改革新组建单位,2018年11月26日挂牌,主要负责全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统筹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构建河南政务大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共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新机制。组建一年多来,省大数据局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发扬滚石上山、去“不”留“行”精神,坚持多干事、干实事、攻难事,主动作全省改革攻坚的尖刀部队,较好完成了“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应用、“好差评”制度等三项国家试点任务,建成全国首家省级金融服务平台,开局良好。
开展的与此次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重点工作有三项:一是全力做好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对接“国字号”工程。组织8个攻坚组300余人,在省大数据研究院集中办公,全力攻坚,顺利完成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8大项51个子项建设和对接任务,实现了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二是全力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对接“国字号”工程。河南作为国家确定的全国12个试点省份之一,第一批打通数据传输链路,第一个上传正式数据,顺利在建国70周年前夕与国家系统同步上线试运行,监管事项梳理、监管数据汇聚、监管应用对接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我省与浙江两省在全国“互联网+监管”系统试运行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是大力推动全省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我们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着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河南省“好差评”制度“三覆盖、双归零、三挂钩” 倒逼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的做法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这些工作为今年我省有效应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发推广“健康码” 积极助力有序复工复产
据介绍,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组建30多人的团队集中攻坚,加紧开发建设具备“便捷申报、全省通用、跨省互认、动态管理”功能的河南省“健康码”。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将河南纳入全国“健康码”系统工作试点省份。3月9日,河南省“健康码”上线试运行。3月17日,经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省大数据局、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河南省“健康码”使用管理办法》,标志着河南省“健康码”正式上线运行,用于疫情防控期间出行、返岗、复工、复产、复学。截至4月12日24时,已有1398万人申领河南省“健康码”,累计向国家平台推送我省健康信息数据3451余万条,并通过国家平台与全国31个省份实现了互认。比如,广东省调用我省接口查询300多万次,这意味着持有我省“健康码”的300多万人次赴广东省后无需重复隔离,即可投入生产工作。河南省“健康码”还与浙江、福建、山东、天津、上海、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建立了健康信息互认机制。广大网民点赞我省“健康码”互通互认、一码通行,纷纷表示“小证明带来大便利”。很多媒体称赞“健康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通行证”、按下了“快捷键”。(记者 燕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