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报道杂志 更新时间:2020-04-14

2020年开年以来,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在中国和全球持续蔓延。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也备受冲击,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目前,中国已经较好地控制住了本土疫情危机,并早于其他很多疫情国家进入经济复苏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仍需要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

保持工农业健康发展
农业是立国之本,工业是强国之基,它们是改革开放的基础领域。当前疫情背景下,工农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疫情蔓延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造成破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世界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粮食出口国开始“囤粮”,限制出口。国内个别人也出现粮食安全方面的担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有效保证了疫情下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这一根本大计,也是未来改革开放中要继续坚持的原则。
疫情下我国粮食供应基本稳定,但是封城也让各地的农副产品销售受阻,无法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农产品给农民带来损失。发展农业是一个产业链的经营过程,生产、流通、储备、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都不可缺少。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当前农业正面临产业发展、扶贫、补贴、金融等诸多机遇,应乘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引入先进生产要素,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继续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即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加强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市场格局,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改革试验区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疫情导致工业产品流通障碍和壁垒,极大地考验各国工业能力。中国已经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中国拥有“世界工厂”的美名,完备的工业基础保证了中国工业领域抗击疫情能力相对较强。在对外医疗物资援助中,个别国家质疑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这也是长期困扰中国制造的问题。未来中国要继续优化工业结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工业领域,中国当下要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使产业链转起来,梳理解决复工企业实际困难,围绕原材料供应、防疫物资、民生保障、员工到位等重点领域开展服务。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是疫情中经济暂时停顿、生活不停顿的重要基础,未来仍要继续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改革中要聚焦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比如清理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推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

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的实力和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疫情让服务业受到直接和显著的冲击。对于防疫医疗物资相关行业流通与销售,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要加班加点满足市场需求。多数服务业都受到消极影响,传统服务业所受打击尤其明显。旅游、餐饮、酒店、影院、外贸等暂时大幅萎缩,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服务业则大显神威。
传统服务业因为主要依赖于线下的面对面服务,此次受疫情影响特别大,也体现了传统服务业的脆弱性。传统服务业中的私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次疫情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消费需求结构和需求内容,企业要为此早做打算,提前转型。传统服务业自身要加快高端化、科技化的升级换代和互联网化,掀起网络革命。公共政策措施要为传统服务业提供便利,继续降低准入条件,去除不必要的条条框框。此外,劳动力市场与灵活就业体系加快推进,能够为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了网络信息产业呈爆发式增长。从此次疫情来看,不少互联网相关的服务行业成长势头特别旺盛,比如本次疫情大大推动了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智慧医疗等行业。这些互联网相关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它们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的成果。在这个科技革命的时代,中国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科技创新型服务业,大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造福整个经济和社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一批新模式在疫情背景下蓬勃发展,同时,中国的这些行业也正在引领世界潮流,是中国影响世界、造福世界的前沿科技行业。

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被基本阻断,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体现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所说,我们特有的党政体制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盘散沙”的问题,也解决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所描述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软政府”困境,党政体系发挥的主导作用在这次战“疫”中比比皆是。
在看到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疫情初期暴露出来的一些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仍然是清晰可见的。早期对疫情的屡屡误判、没有专业背景的卫生主管部门领导、救援物资分配混乱等现象,都表明我们离政府治理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
在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下,仅靠市场调节会严重影响社会供给和社会稳定,政府作用需要充分发挥来弥补市场失灵。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作用是弥补而非替代。为了恢复经济和解决就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然而在国内市场需求因疫情而被压制、国际市场需求因疫情而受阻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实际上是无法复工复产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催促所有企业都必须尽快复工复产。
对于因外在客观原因无法复工复产的企业,政府要做的是帮助其维持生存,尽量避免疫情成为正常市场机制以外的企业淘汰机制。在疫情背景下,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精准施策的同时,仍然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近年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的鱼龙混杂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疫情期间口罩等防疫医疗物资屡屡出现不合格产品,表明市场监管力度需要加大,维护市场秩序,而非简单一放了之。上海市政府近年来推动的“一网通办”改革,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线上进一网、线下进一窗”。以用户为中心,突出数据共享应用、突出利企便民服务,推动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相关部门依托电子政务云,把分散、孤立的数据汇集起来、流动起来,方便群众办事,这种改革实现了政务工作的服务导向和效能提升。

提升国际分工合作成效

疫情是个试金石,也是照妖镜,很多平时潜在的问题在疫情下得以显露。很多年以来,全球化一路凯歌,国际经济合作如火如荼,然而这种势头在疫情冲击下非常脆弱,就连向来堪称区域一体化楷模的欧盟也显得不堪一击,内部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一些疫情较重的国家救援医疗物资普遍短缺,在疫情处置中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不顾颜面,截留其他国家来之不易的救援医疗物资。疫情造成的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停顿,进出口货物受阻等现象更是不胜枚举,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脆弱性。

全球抗疫过程的主流是团结协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近年来一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中国从自身体验中也深刻认识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漫长与艰辛的持久战,需要各国团结合作。中国古语谓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中国最初抗疫阶段收到了来自世界很多国家的物质支援和精神支持,在这些国家遭受疫情时,中国予以积极回报,加深了与相关国家的友情,为今后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团结协作中也不时伴随不和谐的杂音,比如西方少数国家政客对中国的不信任感时有表露,企图陷中国于疫情舆论漩涡,中国在这场舆论战中阐明立场、澄清事实、据理力争。中国因为有前期抗疫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全球抗疫过程中通过各种紧急驰援行动,大量而及时地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合作精神。中国抗疫初见成效也为世界各国抗疫增加了信心。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自己长期持续发展,也深深地造福了全世界。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中国大多数较早参与开放和国际竞争的行业都快速发展壮大,竞争力日益增强,部分领域在国际合作中正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在疫情期间,全球市场担忧疫情会导致“中国制造”全面踩刹车,从而导致全球市场供应短缺。比如,世界不少国家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对口罩的需求都在快速上升。口罩的身后是一环扣一环的生产制造链条和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具有非常完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口罩出口量约占全球的50%,中国口罩一时成为不少国家的追捧对象,为世界大量供应口罩成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样,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1978年改革开放释放了农村农业生产力,1998年国企改革释放了国企工业生产力,2001年入世开启了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抗击本土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外输入性疫情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既定国家目标,激发内生动力是胜利完成这场经济“保卫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