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来源: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20-04-28

原标题:太原: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飞飞)4月27日上午,太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湖滨会堂开幕。市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共商太原高质量转型发展大计,同绘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建设的美好蓝图。

省政协副主席、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晓波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2019年工作回顾;2020年工作安排;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报告指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二青盛会亮出新名片,文化体育事业展现新面貌,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今年太原市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引领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四是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五是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为高质量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六是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七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八是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区域中心城市。九是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报告强调,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力打造廉洁政府,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根据议程安排,大会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太原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太原市2019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本次大会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2019年:着重干了这9方面大事

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太原市首批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连锁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被评为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娄烦山药蛋”获全国十佳绿色地标蔬菜品牌,“阳曲小米”地理标志通过国家认定,以六味斋、水塔、紫林等为引领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47家功能多样、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城郊农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深化科技创新

太钢“手撕钢”获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山西电机“YE4系列电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正式奠基。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86.5%和68%,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16户,新建院士工作站5个,引进院士专家团队44人,迁入各类人才及家属7万余人,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持续攻坚克难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年初的6.68%下降至0.08%,太原市进入脱贫成效巩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新阶段,荣获“2019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奖”。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扬尘污染大整治,连续6个月在“2+26”城市降尘下降幅度最大。

完成3.48万户“煤改电”“煤改气”,实现平原地区清洁供暖全覆盖。

汾东、杨家堡、晋阳等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或提标改造,汾河景区三期建成开放,小店桥断面水质退出劣Ⅴ类,建成区20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38%、38.3%和12.78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美丽城市”称号。

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

杏花岭区、晋源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供一业”资产移交完成100%。

全年招商引资签约总额达288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元。

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电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开通运营,太原南站东广场建成投用、西广场改造完成,滨河东路南延、迎宾桥、通达桥、晋阳桥等27项110公里市政道桥工程全部完工,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大力推进“九乱”治理,整治背街小巷478条、老旧小区1776个、集贸市场26个。“两下两进两拆”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初步建立。

二青盛会亮出新名片

举全市之力,倾全城之情,成功举办精彩、惠民、难忘的二青盛会,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国际体育交流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滨河体育中心造型别致、时尚大气,充满现代气息,成为城市新地标。

文化体育事业展现新面貌

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2000余场,免费送戏下乡1200余场,惠及群众近300万人次。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亮相法国,率先走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太原模式。

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左右。

太原五中、成成中学新校区正式招生,新增优质学位7200个。“爱心奶”工程覆盖全市2.7万特殊困难群体,平价商店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开工保障房1.38万套,基本建成4.72万套。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积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实现“3390”改革目标,营商环境便利度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2020年:这9方面大事着力干

建立集“防、控、治、研、学、产”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

今年,太原市将把外防输入摆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位,提高口岸卫生检疫力度,严格执行入境人员隔离观察措施,强化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把内防反弹作为重点任务,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进一步完善社区防控举措,坚决防止疫情出现新燃点。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精准开展包联帮扶,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坚持战平结合、平战结合,加快建立集“防、控、治、研、学、产”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太原制造”向“太原智造”转变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太原市将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转型发展提供硬支撑。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推进中车太原大养机械和城轨车辆造修、智奇轮轴智能工厂、威马新能源汽车、宝能新能源汽车、中煤科工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煤机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实现“太原制造”向“太原智造”转变。

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太钢高端碳纤维三期、阳煤太化己内酰胺、锦波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等项目建设,打造煤基炭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实现由“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型。

加大二青会各比赛场馆开放力度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远大购物、苏宁广场、双塔商业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满足中高端、多层次消费需求。

大力提升长风商务区、亲贤街、柳巷、万达广场、北美N1、中正天街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服务功能,加快实施钟楼街片区高品质步行街改造,培育发展晋阳湖观光夜经济,进一步拉动消费。

扎实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加大二青会比赛场馆开放力度,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高标准推进晋祠—天龙山5A级景区、青龙古镇4A级景区申报创建工作,打造太原文化旅游景区龙头标杆。

太原古县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园年内开放,启动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和北齐壁画博物馆建设。

年内新建农村“四好公路”574公里

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今年太原市将大力发展南部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和北部有机旱作特色农业,推进晋源花卉小镇、万向农业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发展设施蔬菜3000亩以上。

做大做强清徐葡萄、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古交榛子等优势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精深化迈进。

推动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年内新建农村“四好公路”574公里,剩余53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完成户厕改造6.9万座,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精品村。

年底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0家以上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完善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太原模式”。

落实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底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

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落实好住房、子女就学、家属随迁等政策,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让更多“千里马”在并州大地竞相奔腾。

推动东煤、田和、狮头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20年,太原市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东煤、田和、狮头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年内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61户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力争完成“僵尸企业”出清,让企业轻装上阵。

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意见,着力消除民营企业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要素供给等方面隐性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更多民企“小巨人”。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同时,推进太原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年内建成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查验场及进境水产品指定口岸。

举办2020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暨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规划建设航空博物馆。

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不断提升太原在中部地区、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坚持“四个不摘”,聚焦高水平的“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就业扶贫、产业带贫力度,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十个清零行动”,确保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年内县城建成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力争达到85%以上。全面淘汰国Ⅲ以下营运柴油货车,公交车、环卫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完成汾东、城南、徐沟和孟封等污水厂新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老城区管网雨污分流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入汾口生态湿地建设,6月底前汾河断面水质全部退出劣V类。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控政府负债,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加快农信社改制步伐,推进引资募股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小贷公司、担保、典当等金融机构监管,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太郑高铁年内通车,争取太原铁路枢纽和大原至延安高铁列入规划,构建铁路对外大通道。

加快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东二环高速公路力争年内建成通车,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加快与晋中、忻州、吕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交界区域道路断点。大力支持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推进解放路、龙城南北街、南中环东延等道路建设,增设过街天桥、下穿通道,开工建设滨河自行车专道,提升城市低碳出行能力。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年内通车试运行,加快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尽快启动3号线前期工作。

汽车客运东南站8月开通运营。

太原南站东西广场地下连接通道年内投用,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建成投运东峰燃气调峰热源厂,规划新建阳曲大型热源厂,新增集中供热2000万平方米。

6月底前力争完成5G基站新建改建2900座以上,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区域及景区5G网络连续覆盖和商用。

分步推动汾东、府城、西山等22个重点片区规划高质量落实,让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推动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会展中心、会议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艺术中心建设。

加快推进植物园、狄仁杰文化公园、动物园提质扩容等项目建设,年内对外开放。

启动双塔公园、汾河四期湿地公园、晋阳湖公园二期、海洋公园等项目建设。

年内栽植月季等各类花卉100万株,打造特色鲜明的“玫瑰之城、浪漫之都”。

年内完成剩余147条背街小巷和521个老旧小区整治工作,引导“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全年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扎实推进“两下两进两拆”,全面推行具有太原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4+2”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开展网上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各城区每年新建公办园不少于3所,各县(市)不少于2所,年内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

公办小学免费托管时间延长至18时以后。

完成2100间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系统改造。

一外、二外等新校9月投入使用。

推进太原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选址新建太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力推动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设。

继续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一期工程年内投用、二期工程完成主体,市中医医院门诊楼、市血液中心业务综合楼10月完工,开工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

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力争年内完成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发证任务10万套。

继续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保障房2533套,基本建成2.9万套,不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打造“太原府城游”升级版,讲好太原故事,擦亮文化名片,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市儿童福利院、康宁医院、救助管理站6月竣工,老年福利院年内竣工。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基层社会治理投入力度,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用好“13710”督办手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全力打造廉洁政府。加强政府系统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记者李飞飞 薛建英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