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信息报 更新时间:2020-05-12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正常工作生活状态被打破,大数据、移动应用等网络信息化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能面对面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和产品,为各项统计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和数据生产及时完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网络信息化技术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各项工作开展
远程办公平台有力保障居家办公。在全国实行居家隔离不久后,各大手机应用市场的下载榜前列均被“钉钉”“腾讯会议”“学习强国”等带有远程办公和会议功能的软件占领,部分地区甚至因网络教学平台未搭建进而借用视频直播平台来进行网络教学。国家统计局荆门调查队在疫情初期使用微信群视频召开线上会议,后期因受微信群视频最多9人的限制改用“学习强国”中的会议系统。这些软件为荆门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传达国家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和荆门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动单位疫情防控和组织干部职工下沉基层一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设备软件有力保障直接调查。疫情防控期间,同事们讨论的最多的是“怎样在家上网办公”,听到同事们感慨最多的是“还好有联网直报平台/电子记账/移动采集终端”。这些正常工作期间看起来不显眼的网络信息化软件,在特殊时期显得特别重要。以住户调查为例,此次疫情期间,虽然绝大多数居民足不出户,但每天都会在社区或超市订购食品及生活必需品。在电子记账未能完全覆盖的县市区,由于疫情期间交通管制,调查员不能上门收旧记账本发放新记账本,记账户只能另找本子或者纸张进行临时记录,等到解封后调查员送来新记账本再进行誊抄。调查员查看记账情况进行核实询问的时候,记账户可能记不清间隔时间过长的收支情况。而电子记账户能够通过“E记账”及时将每日的收支情况准确记录并上传,调查员通过平台监控能及时发现疏漏之处并提醒和指导记账户正确记账。
小型网络产品有力保障公共安全。疫情期间催生的“健康码”等小程序是最能体现网络信息化时代智慧的产品。从手持“健康码”进行“一码通行”,到地区间对“健康码”互通互认,体现了网络信息化产品生命力强、功能迭代迅速、简单好用等特点。同时,统计思维在疫情防控中展示了重要作用。如通过录入收集人员健康信息和出行信息,结合地区疫情情况,形成“疫情统计大数据”,在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可通过“疫情统计大数据”对患者行动轨迹进行筛查,迅速锁定同场合的接触者,进行远程预警。荆门队自恢复正常上班以来,利用“一码通行”严格落实消毒、测温、扫码、登记等进出办公场所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全队干部职工的健康安全。
现阶段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维模式转变不够彻底。现在有不少网络信息化建设只是把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挪到了网络上,把以往的纸质文件、表格变成了数字化文件、表格,把网络信息化做成了“无纸化”,思维没有向“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进行彻底转变。以疫情期间火速上线的“健康码”及其衍生的“一码通行”等网络信息化软件为例,思维停留在网络信息化表层的人,只看到了浅层的便利,如使用手机软件代替了人工纸质登记,减轻了工作量,避免了登记时的密切接触。而对网络信息化和大数据有深刻理解的人则会认识到这些软件设计时就具有“全国、全省一盘棋”的全局眼光,在统计数据收集到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对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网络信息产品量多而不优。在网络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呈现出“工作群多、手机应用软件多、需要关注的公众号多、需要转发的内容多”等特点,过多的应用程序、过于复杂的安装和设置方法,不仅给年纪较大、不使用智能手机及不擅长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人造成困扰,还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指导、帮助其他人使用的困难。此外,部分机构部门对网络信息化软硬件开发维护不熟悉,进行网络信息化外包时只重视开发不重视维护,导致应用软件后期维护困难、功能扩展受限,最终导致使用体验变差甚至无法使用。
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愈发严峻复杂。仅2019年,就发生了诸如美国最大的社交软件Facebook泄露了使用明文存储的6亿用户密码、印度最大的核电站遭黑客攻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遭黑客攻击导致数据被盗等重大安全事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也遭受了巨大的威胁,如境外黑客趁全国上下全力抗疫之时对我国互联网进行攻击、以疫情相关关键字为诱饵的“钓鱼”病毒邮件在互联网上肆虐、部分学生及家长被冒充老师的诈骗犯以缴纳“网络授课费”或“课件费用”骗取财产等。
对强化网络信息化在调查工作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转变思维模式,除“旧”迎“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就大数据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过重要论述。我们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加快思维向大数据模式、网络信息化模式转变,深刻理解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内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破除传统观念障碍,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真正应用。
强化整体协作,去“量”存“精”。在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时要强化整体联动和协作意识,加快融合步伐,打破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在开展统计调查网络信息化工程建设前要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征集调查对象、辅调员、基层调查员对于调查过程中信息化项目的需求,整合已建成的信息化产品设备,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网络信息化厂商,将统计调查网络信息化工程打造成满足受众需求、易用性强、生命周期长的可靠工程。创新工作方式,扩大数据来源,改革统计生产流程,加速构建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的信息化支撑。
提升防护能力,杀“毒”保“数”。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化专业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深度挖掘客户端安全系统防护功能。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统计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知晓度,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要加大对数据信息特别是涉及国家秘密、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的能够识别和推断公民个人信息等数据的保护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群众利益。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荆门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