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创新网格化监管筑牢绿色“防护墙”
来源:绵阳日报 更新时间:2020-05-12


每天,生态环境网格员深入安州区各个角落开展巡查,一旦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废气、污水、固废等污染物迹象,他们第一时间劝止,将问题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查处。这支“沉在各乡镇、懂环境监管、有执法能力、常态化工作”的基层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切实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真正让辖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基层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更加精准高效,这得益于安州区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生态文明建设监督体系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执法监管方式。

2020年2月26日,《安州区生态环境片区监管执法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片区监管执法工作正式启动。全区划分主城区、副中心、沿山山区三个片区,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乡镇环保专职人员组成片区工作组,采取乡镇轮训+自查,以现场实地教学+“课后”自查巩固的方式,一方面弥补环境监管执法队伍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以“战为练”,快速提升乡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能力。

如今,主动出击、上下联动、共管共享,这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成了安州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常规动作。立足“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原则,安州区建立起科学可行的立体化全覆盖监管体系,切实推动网格管理朝着“精细化、整合化、信息化、常态化”方向迈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日常巡查更常态长效

企业违法排污,不仅污染环境,也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否第一时间发现并组织查处,事关重大。深谙这一点,安州区着力在升级网格监管方式上下功夫,采取乡镇轮训+自查,以现场实地教学+“课后”自查巩固的方式,一方面弥补环境监管执法队伍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以“战为练”,快速提升乡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并且推动环境监管服务更主动、更靠前、更高效。

“厂房内焊接烟气处无收集处理设施!”近日,安州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主城区执法人员蔡昌荣、龙红志,与界牌镇、工业园区的轮训人员,在巡查至界牌镇时发现了问题。该企业今年初新增了几台智能数控冲床,然而新建项目的环评手续还未办理完毕,焊接烟处也缺乏相应的处理设施。执法工作组当即对企业负责人下达了整改通知,并提出了监察意见。

“这一趟下来,跟‘专家’学到了不少!”走出厂门,工业园区建设和环保局工作人员张川打趣道。从对企业环评手续齐全的检查,到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查看,从整改意见的下达,到监察巡查记录的填写,以后在园区的环保监管巡查过程中,更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了。当天龙志红填写了一份详细的巡查记录,也为后续环境执法人员的复查打下坚实基础。

乡镇轮训现场教学,由一级网格带动二级网格实战练兵,是安州区创新网格化监管的一大亮点。近来,该区以生态环境保护驻点轮训的方式,全力解决下级网格人员及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以交叉检查考核评比的方式推动各级网格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升了安州区基层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水平,为高质量绿色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片区分别在工业园区、秀水镇、地管处设置办公点,工作组前期主要以现场检查作为培训场、练习场,通过外勤执法“传帮带”,帮助乡镇环保专职人员快速掌握现场执法工作要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后期工作组人员将在办公点开展工作调度、案件调查处理等日常工作。

如今,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从单一处置到全面监管,这样的工作理念,是安州区每一位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的日常行动指南。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的行动力从何而来?日常轮训过程中,引入的交叉检查考核评比机制给出了答案。各乡镇轮训人员在轮训期间到片区其他乡镇,按轮训计划开展工作,发现问题扣问题乡镇考核分,同时加轮训人员所在乡镇考核分,切实提升网格员履职意识和网格监管效率,推动工作落实常态长效。

从单打独斗到凝聚合力共管共享蔚然成风

2020年3月9日,安州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经线索核实,安州区河清镇梓潼村三组一家制造加工铁皮的工厂存在非法电镀的行为。大队在现场调查后发现,该加工铁皮的工厂,实际是当地村民张某擅自利用原个人住房宅基地改建成生产作坊,安装电镀生产设备,从事地漏的电镀加工作业,且未配套建设安装任何污染防治设施,也未办理环保相关手续。执法人员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该非法电镀作坊还非法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接到通报后立即派员参与联合调查。短短几天时间,张某这存在“猫腻”的违法生产作坊就在执法人员的“火眼”下被一举揪出。同时区环境监测站到现场对土壤、地下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由于发现查处及时,附近的土壤、水质并未受到污染。

鉴于张某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镀项目,违规处置含重金属废液,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相关规定,执法大队当即对张某建设安装的涉及电镀生产的所有设备实施了为期30日的查封。目前,该案件正在调查中,张某也将为他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安州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各镇乡村抽调人员组成的秸秆禁烧巡查组每天奔波在全区各地进行巡查。记者在“安州区秸秆禁烧工作群”里看到,全区各乡镇的秸秆禁烧工作人员每日打卡,并通过“安州乡镇秸秆禁烧巡查记录”二维码打卡,汇报巡查行踪以及实时状态,村组一级也实行二维码打卡,向乡镇一级汇报巡查记录,实现了区、镇、村立体式、全方位秸秆禁烧网络。

依托社会力量、凝聚共管合力——这便是安州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又一制胜“法宝”。这其中,全面发动基层村社力量,更是一大“独门秘诀”。如今,该区各个村落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被纳入网格员队伍,在协助开展巡查、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与辖区居民建立的良好互动优势,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推动人人共管、人人共享的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片区监管执法工作实施以来,安州区通过轮训及乡镇自查,进一步摸清辖区污染源企业底数,掌握现状,完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工作,受到市级部门通报表扬。累计排查企业180余家次,发现环境问题200余个,现场责令整改问题100余个,下达整改通知书11份,实施行政立案调查案件4起,实施查封案件2起。

凝聚社会力量,是安州区整合管理资源的一个缩影,建立更加高效默契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更是一大着力点。如今,依托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体系建立,全区各部门各辖区主动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并建立联动协调小组,一旦出现职能交叉或需要配合解决的问题时,各部门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快速展开协作,真正形成了“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环保网格管理格局,确保安州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