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正迈入数字化致命误区
来源:互联网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5年7月,包括重庆、深圳、广州、天津、银川、成都等在内的一批试点城市,开始进行有线电视的整体平移。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又在佛山推出电话点播节目的新模式,有线数字电视似乎正在跨过难关,步入正轨。

  今年被认为是广电总局推广有线数字电视的转折年,广电为有线数字电视争取到无数的优惠政策,也明确了“青岛模式”是唯一的选择方向。但是,如果把广电的模式放到数字电视产业、放到3C融合的大环境中考量,其实广电一直在走一条错误的道路。

  土洋结合的新尝试

  在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看来,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已经找到了模式,接下来的几个月平移将加速进行。王效杰说:“全国的49个试点城市都已经动作起来。从年初开始,特别是5月大连现场会后,各地做转换计划的城市明显增多,因为他们看到了青岛、佛山、杭州模式的成功。”

  据介绍,数字电视转换大军中既有大连、太原、绵阳、重庆等大中城市不断加入,还出现很多小城市,比如湖南省新晃县,县城2万户居民已经转换成为数字用户,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数字化的县城。

  更令王效杰兴奋的是,通过去英国天空卫星电视公司考察,她找到了实现有线数字电视互动的法宝。以前普遍认为要实现互动必须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而这需要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现在的办法是通过电话线将用户的点播信息发出去,点播内容从广电网络再传送到用户家里。点播信息的内容数据相对简单可以走电信的网,节目内容所占带宽较大的可以走广电的网,两网各有所长、各司其职。

  目前,佛山正在实践王效杰取来的“真经”—用手机向机顶盒发送短信,通过短信定制数字电视内容。广东佛山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表示,现在佛山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数字广播、电视短信等,这些服务都处于测试阶段,在测试完成之后将进行大规模推广。当然,除了手机外,用户也可以用固定电话或者其他方式发送信息,手机短信是这种商业模式的试验品。

  除了点播节目,电视短信还可以提供商务信息发布等多种增值服务。因为每个家庭都有电视,电视短信是佛山网络公司目前最看好的一项增值业务,这对于那些广播式业务非常有效。比如供电局催缴电费,通过邮局寄一封信需要0.6元钱,而发一条电视短信只需要0.1元,而且速度更快。这样每给佛山全市100万用户群发一条短信,就有1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作为信息服务平台,很多企业和商家都愿意在数字电视上刊登自己的分类信息,青岛的一家网络公司就因此得到了意外的收益。

  数字电视的其他增值服务也正在各地进行试验。在青岛,市民坐在家中就可以在数字电视上点菜,然后等待送餐上门。买房、找保姆都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来解决;在杭州,要看病,可以通过数字电视预约专家号,居委会可以通过数字电视与社区的居民互动,开展活动;在佛山,短信已经出现在电视上,手机可以发送信息给机顶盒,给对方留机顶盒号码已成为时尚;北京歌华有线的机顶盒已经具备电子相册功能,并在北京的很多地方试用。

  因此,王效杰认为数字电视的商业模式已经渐趋明朗,再加上在此之前收费听证会制度确立、国家开发银行大额贷款等政策支持,使整体平移开始步入快车道。

  如果数字电视只有广电部门一家在做,广电总局推广数字有线电视的商业模式的确渐有起色,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广电模式可以获得成功。但现实情况是,数字电视不光关乎广电的钱袋,还牵动着家电厂商、IT厂商、通信厂商的命脉。如果把广电与家电厂商、IT厂商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广电要落后很多。

  解读机顶盒

  能够把广电部门、家电厂商、IT厂商和通信厂商拉到同一个比较平台的,就是数字电视机顶盒。所有人都希望获得机顶盒的主导权,因为不同的机顶盒反映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代表了不同的利益。而机顶盒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一个家庭不可能有两个以上机顶盒。所以,从机顶盒之争可以看出厂商之间的差别和差距。

  广电的机顶盒走进了一个怪圈,因为机顶盒是免费送给消费者的,运营商希望早点收回成本,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在600元~800元左右。如此便宜的价格,导致机顶盒功能也就相对简单,基本上限于IP的直播和点播的流媒体应用。功能有限,广电的增值服务也只能围绕着这两块业务进行。而这两块业务很难刺激消费者的应用,实际上机顶盒的增值服务一般都被闲置,机顶盒的功能在很多地方就是单纯的看电视。消费者给机顶盒买单的钱就是每个月多出的几块钱收视费。这样一来,运营商收回成本时间被拉长,运营商又只好继续压缩机顶盒成本,厂商只好把机顶盒的功能更加简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就不可能拉动起来。

  机顶盒的本质是3C融合,让电视具备电脑和通信功能。与家电、IT、通信厂商在3C融合的“盒子”上的思路相比,无论是现在广电部门引以自豪的点播手段,还是信息公共平台功能,就有点小儿科了。

  盛大的盒子代表了盛大未来的商业模式—为中国3亿多家庭提供互动娱乐生活,它的盒子拥有数字录像、影音播放、互动社区、网络游戏等众多功能,同时增强了电视的功能,用户可以实现电视节目的预览、录制和暂停。通过连接宽带网络,盛大可以把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所有互动娱乐和信息服务转移到电视上。虽然盒子售价在2000元以上,但盛大也同时提供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商业模式。

  TCL的盒子M-BOX可以充当CD/DVD播放机(包括高清晰度DVD)、音响设备和音乐服务器、以及个人数字录像机(PVR)等,用这一个盒子取代所有与电视连接的盒子,这种集成产品在功能上就具有出售价值。

  而海尔干脆不要盒子,它利用网络家电的优势,直接用电视就可以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上,播放流媒体内容,无论是CD/DVD还是机顶盒都统统省略了。

  再来看广电现在的机顶盒,既不能取代其他家电产品功能,又不能创造新的价值,面对来势汹汹的各种盒子,如何不被替代?一旦广电的盒子被取代,它的商业模式也自然被取代。

  致命误区

  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关乎广电命运,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几年以来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借助数字化,广电希望能整合各省市网络资产,使总局能名副其实地领导各级广电部门;借助数字化,广电希望通过数字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实现自身市场化主体的确立,搭建广电总局新体系;借助数字化,广电甚至还希望把自己制作的内容贩卖到电信、互联网等其他渠道上,获取利益。

  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有线电视,因为它覆盖绝大部分的城市家庭。有线数字电视要想推广,必须找到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丰富的个性化内容。而中国数字电视的困境就在于除了数字化,还肩负着建立付费频道的双重任务,后者才是真正的困难。现有的免费频道都是针对大众人群,节目内容严重同质化,造成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广告价位却越来越低,难有出路。

  有线数字电视遇到的问题是,没有丰富的内容就无法吸引用户,没有用户支撑就没有资金制作丰富的内容。广电选择了先有用户再有内容的破解方式,这就是整体平移。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也适合广电传统的操作方式。张海涛在今年的CCBN上尤其强调,整体平移只有一种模式—“青岛模式”。而青岛模式并不过多考虑增值服务,而是强调其政绩效果,以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为诱饵希望各地党政一把手推动整体平移,先扩大用户规模,在基础用户规模扩大后再考虑增值服务发展中高端用户。

  如果从广电一个部门看,这的确是一条出路。但如果从整个数字电视产业乃至3C融合来考量,这是一个致命的误区。三大领域的人都希望占领渠道,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内容已经不再是广电一家垄断。在经过高度竞争洗礼的家电业、通信业和IT业面前,如果广电还不能在得内容、渠道上抢得先机,仍然四平八稳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就只能被淘汰。

  当广电还自我感觉良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悠闲耕作时,却没看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