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解放区高起点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来源:焦作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解放区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区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抢抓发展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该区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该区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连续5年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到“十五”末,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4亿元,年均增长18%,比计划目标高7个百分点。财政增收势头强劲,到“十五”末,该区完成财政收入1.4466亿元,年均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十五”期间,该区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努力调整投资结构,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0年的1.2亿元扩大到“十五”末的13.2亿元。“十五”期间,该区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年均增长61.5%;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成效显著,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利用外来投资完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工业、商贸流通、宾馆饭店等众多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工作;累计吸引资金42.68亿元,外来资金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完成新跨越
    “十五”期间,解放区积极实施“退一、优二、强三”的产业发展战略,积极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结构从2000年的7.8∶32.5∶59.7调整为2005年的1.4∶23∶75.6,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五小污染企业逐渐关闭,高新技术企业日益发展,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食品、药品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初现雏形;商贸业、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新增商业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十五”期间,该区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4%,占GDP的比重在2001~2002年超过了60%,在2003~2005年超过了70%,对区财政的贡献率超过60%,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2%。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化进程取得新进展
    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四创”工作,该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道路、水、电、气、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大气状况和水资源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卫生、经营秩序明显改观;社区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继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后,又投资800多万元建成10座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在管理城市、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抓住新区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的契机,加快两个乡的城市化进程,集中规划建设了十多个农村住宅小区,顺利完成了两个乡改办事处、农转非等工作,村改居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该区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强力推进“效能革命”,加强执行力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该区加快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中心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实施区、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乡财区管”改革,完善会计委派制度,认真做好企业改制工作,企业管理结构更趋合理;深化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的目标,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素质,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开展“省治安模范区”和“平安焦作”创建活动,狠抓基层建设工作,获得了“省治安模范区”的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达到新水平
    “十五”期间,该区的各项社会事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完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28%;科普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荣获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十五”期间共新建教学楼、综合楼19栋,总建筑面积达46237平方米,完成投资3547万元,“大班额”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有25213人接受并完成了义务教育;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造等工作全面展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明显成效,被授予“全国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国第一批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称号;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5年间共完成北山绿化面积1884.3亩,完成荒山绿化1.4万亩;人口保持了较低的增长速度,自然增长率低于6‰;全区110个居委会被合并为33个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覆盖区、乡(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就业服务网络;“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巩固,“三条保障线”继续得到加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5年累计发放社会救济款、贫困户救济款、农村困难户救济款和低保金1772.5万元,政府“4050”工程共安排1800余人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至“十五”末达8480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十五”末达3821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1%;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区。


    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该区“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综合竞争力为目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优势,突出特色,扩大经济发展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该区按照市委“两个率先、两个前列、一个作用”和“发展速度争第一、经济总量进位次、人均指标居前列”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竞争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社会事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7个方面提出了预期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该区将力争做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至“十一五”末达26.6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至“十一五”末达3.14亿元,固定资产年均增长18%;5年累计投资总额达107.75亿元,招商引资总额累计达40亿元,其中引进市外资金达20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十一五”期间,该区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实施商贸强区,做强做大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解放区的支柱产业,要把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围绕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文化、娱乐业、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围绕以影视大道为轴线的沿山休闲旅游带、以民主路为轴线的中心商业带以及核心商贸区、焦南商贸区、新区现代服务区、西部物流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多元化、设施现代化、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格局。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文化城区。要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文化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加快工业聚集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要抓住市政府开发沿山坡地建设工业聚集区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引进符合工业聚集区准入条件的工业项目,努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四是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积极利用信息资源,大力开展政府的电子政务和企业的电子商务工作;要重点抓好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和道路建设工作,同时抓好群英河、普济河、新河、黑河、电厂排污河等河道的疏浚、培堤、护砌工作,加大城区绿化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工作力度,加大教育、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是全面建设居民安居乐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和谐社区。要巩固和完善“十五”时期社区建设的成果,继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框架,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力争形成相互衔接、优势互补、项目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要力争把所有社区建设成服务便捷、设施完善、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安全稳定、保障充分、和谐融洽的多功能新型社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建设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和谐城区。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两级服务中心,深化体制改革,保证政府机关的高效运转和公正廉洁;坚持做到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妥善处理快速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