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群安: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公卫能力建设
来源:健康报 更新时间:2020-06-23

专访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公卫能力建设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做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领域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筑牢公共卫生应急防线。《方案》在疾控中心现代化建设、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这些任务如何落地落实?健康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请他讲述下一步的工作推进思路。

■健康报: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弱项,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成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是国家层面对这一工作的快速反应。在您看来,卫生健康部门应采取什么行动?

毛群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要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卫生健康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全面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要以《方案》实施为关键切入点,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有效提升平战结合能力,集中力量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下好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先手棋,打好夯实防控救治基本盘的主动仗,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

■健康报:《方案》着力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落实这一目标要做好哪些重点工作?

毛群安:

《方案》的组织实施,要抓住“四个重点”,即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强化边境口岸防控力量和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第一,要尽快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报告”,及时发现的关键是检测。目前,核酸检测实验室不足、建设缺乏资金支持、专业采样检测人员紧缺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卫生健康系统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所有县区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抓紧对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和PCR实验室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改造,在短时间内形成核酸检测能力,为常态化防控下经济社会有序运行提供支撑。(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第二,要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救治体系是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立足平时,补齐短板,加强学科建设,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立体化救治网络,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储备能力。着眼战时,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第三,要强化边境口岸防控力量。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某种程度上,外防输入的成效决定防控整体工作的成败。边境口岸城市的检测、隔离、收治、转运等方面能力有限,疫情防控特别是重点人群隔离排查等工作压力较大。边境省份要切实加强边境和口岸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公共卫生应急服务能力短板,坚决有力防止境外疫情输入。

第四,要统筹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增加传染病防控救治资源,在贫困地区每个地市和有条件的县至少建设1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要“应纳尽纳”,每个县(市、区)建好1所~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切实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健康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对此,《方案》如何考虑?

毛群安:

《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做好“一个统筹”,就是要系统梳理解决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统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检验了改革开放40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和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暴露了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方面存在能力不强、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防治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国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功能定位,理顺体制机制,提升专业能力,强化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

近期,多个省市主动作为,相继发布了本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意见,聚焦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建设。这些做法很好,值得肯定和提倡。我们也希望各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反思教训,总结经验做法,利用《方案》实施契机,用好用足中央投资,以投资促改革引发展,着力理顺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和医防协同,以及人才培养使用等机制,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健康报:《方案》对具体建设项目落地有哪些要求?

毛群安:

具体建设项目要紧紧抓住3个字:“快”“准”“稳”。

“快”指的是项目谋划要快,开工建设要快,发挥作用要快。按照急用先建原则,聚焦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短板问题,实现防控救治能力的快速提升。各地要结合实际,用最快的速度谋划项目,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准”指的是要找准本省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各省情况不一,有的边境省份疫情防控压力主要来自境外输入,加强边境口岸医疗机构建设就很重要;有的省份缺乏高水平的救治资源,加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和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就应该成为重点;有的省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就应成为重中之重。

“稳”指的是要与《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以及“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谋划实现平稳衔接和过渡。建设项目不重不漏、全面覆盖,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让每个规划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全方位、多维度发力,全面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健康报: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方向已经明确。下一步,卫生健康系统如何推进落实?

毛群安:

《方案》确定的任务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见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抓紧推进,保障任务落实。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方案》实施作为当前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政策保障,建立绿色通道,精简审批、采购程序,主动服务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土地、规划等项目实施条件,帮助减免建设配套费用,确保形成合力。要深化央地联动。省级部门要立足本地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抓紧制订本省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重大疫情应对预案,全面落实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监管责任。中央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加大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重点考核建设成效。要明确责任分工。列出任务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其次,要发扬优良工作作风。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目前,疫情虽然已基本平稳,但要进一步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抗疫理念,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抗疫精神,勤奋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上下一心,继续发挥“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的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最后,要特别强调加强廉政建设,坚持预防为主、警钟长鸣,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障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发生。各地要切实履行监管主体责任,及时查找廉政风险隐患,完善防范措施,扎牢制度笼子,切实做到管好人、用好钱、把好事办好。(首席记者 姚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