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治理面临着哪些难点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0-09-0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孔凡义教授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指出,“小网格,大民生”,社区网格化治理可以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和服务优势,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然而,现实情况中,社区网格化治理面临着考核多、权责不对等、资源不充分等问题。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多头考核和层层加码。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条件下,网格是最底层的管理层级。网格既是所有上级部门的政策执行者,也是所有上级部门的最终被考核者。这种多头考核在很多情况下导致网格员不堪重负。

有些上级部门在考核中,不考虑网格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不具有操作性的考核内容。不同的上级部门的考核内容不同,考核标准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迫使网格员拧紧了发条来应对,“挤兑”了网格员本应该面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在压力型体制下,上级部门会通过考核和追责等方式把各种目标向下传导。部分地区各层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过度竞争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层层加码。有些地方政府为了避责,甚至会不断调高绩效目标,加重下级的负担,让下级“背锅”。多头考核和层层加码已经成为社区网格的不能承受之重。

“上级点菜,网格买单”:网格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网格作为最基层的治理单位,既没有行政决策权也没有行政执法权,网格员也只是负责一些行政协助类的事务性工作。

但是,许多职能部门一旦遇到问题、接到工作任务,如防违治违、城管执法、文明创建、市容秩序、住建、环保、安监、统计、民政、卫生等,会把事务交给街道、街道交给社区、社区交给网格,最后网格由于没有执法权力,问题解决陷入死循环。

上级职能部门有权但是避责,网格无权但要担责,一旦出现社会问题都由网格来兜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层制下等级政府体系的权责不对等,政府职能部门与网格之间权责边界不清晰。

“小马拉大车”:网格资源和任务不对称。以某社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网格员需操作“社管e通”、志愿服务网、“妇联通”等40个政务系统,需实时更新的约有30个,而实际上这其中存在很多重复性数据维护工作。

社区在承担自治和协助事项之外,还需要落实临时下沉的如扶贫网注册、微邻里加群、经济普查、报刊杂志征订、“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等专项工作。网格员实际配备缺口大,按照社区“两委”及残疾人协理员不兼网格的要求,许多社区中一名网格员要承担将近两个网格的工作。

并且,网格员需要协助各政府部门完成行政工作,很多工作的专业性超出了网格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是相关的培训却未跟上。网格所拥有的基础设施资源无论是交通、通讯、办公场所等都极度匮乏,限制了网格员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孔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