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评价 没有不变的世界,只有不变的历史。现代化评价,就是要对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从而为感悟未来世界的变化提供历史借鉴。在《中国现代化报告》前五期报告中,我们提出了国家、地区和经济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建立了国家、地区和经济现代化指数。本期报告提出世界社会现代化评价方法,建立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图二)。 《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将连续评价和动态监测世界现代化的结果和态势,为那些希望成为赢家和希望保持优势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提供一面“镜子”。虽然目前这面镜子还不够明亮,但可以大致照出她们的“现代化倩影”。而且我们将不断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改进和完善这面镜子的功能。 世界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世界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三个领域的综合水平。事实上,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变化,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所以,世界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主要反映社会领域可以量化的要素的变化。事实上,社会领域既有大量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所以,社会现代化指数,只是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其他类推。在引用现代化评价结果的时候,需要对此特别注意。 第四章 社会现代化五十年 一般而言,社会现代化指18世纪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改善、以及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它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又是一场国际竞赛,包括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本报告第一章分析了过去300年社会现代化的特点,它是以单指标分析为基础的。诚然,社会现代化研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把握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趋势和现实水平,需要对社会现代化进行评价。如果能对社会现代化全过程进行评价,就非常有意义。遗憾的是,社会现代化早期的数据非常有限和不完整,没有办法对过去300年的社会现代化进行评价。本章重点对过去53年(1950~2003年)的社会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社会现代化指数”可以作为世界现代化指数的一个分指数。 第一节 世界社会现代化五十年 社会现代化的水平评价,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反映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实际进展以及不同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表4-1),评价标准如表4-2,评价结果如表4-3。 一、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 1、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指数 (1)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表4-3) 在2003年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大约有52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40%;其中,31个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24%;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18%。 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社会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社会初等发达国家,中国等61个国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 根据社会现代化的信号指标(城市化、农业劳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和大学普及率)综合判断,挪威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法国等15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巴西等1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波兰等31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中国等28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印度等13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乍得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图4-1)。 (2)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 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日本、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其中,前6名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2003年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它们分别是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澳大利亚和韩国(韩国的社会现代化阶段与水平不完全协调)。这些国家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世界前沿水平(表4-4)。 (3)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差距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指标的水平差距,请参考第一章的社会截面分析。其次是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差距,世界社会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图4-1)。其三是社会现代化的水平差距,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相差8到25倍(表4-5)。 (4)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追赶 根据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在2000~2003年期间,有75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2003年与2000年相比,有75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上升,表明75个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有4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表明43个国家社会现代化相对水平下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有1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表明13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相对水平没有变化。 在2002~2003年期间,有65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2003年与2002年相比,有65个国家综合现代化指数上升,有42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有24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 在1990~2003年期间,仅有10%的社会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11%的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15%的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同时,6%的发达国家降级为中等发达国家(表4-6)。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地位的结构具有很大“惰性”,社会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地位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的概率很小。 事实上,在过去40年里成功追赶的国家不多。在1960~2003年期间,88%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84%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在1970~2003年期间,93%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84%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在1980~2003年期间,71%的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90%的欠发达国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10~16%,初等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6~20%,中等发达国家升级的概率为10~32%。 如果说,发达国家是相对现代化的国家,那么,其他国家(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就是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在过去43年里,相对现代化国家降级为非现代化的国家的概率约为12%,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升级为现代化国家的概率约为6%。 (5)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 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非常显著,集中反映在五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指标发展的不平衡,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别很明显。其次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23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7)。其三是社会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为20多倍。其四是社会现代化速度不平衡,有些国家快速增长,有些国家负增长。其五是社会现代化的地理不平衡,非洲仍然是最落后的地区。这与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是一致的。 (6)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评价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相互显著正相关(表4-8),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2分到100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0分到114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4分到98分。31个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得分10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51分到114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53分到98分。17个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为30分到4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3分到22分,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从5分到15分。由此可见,三种社会现代化是相互关联的,三种社会现代化评价是相互补充和逻辑自洽的。 2、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 (1)2003年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 首先,2003年有31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美国等3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阿根廷等2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90~99分,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布隆迪等7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30分,距离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目标相差甚远。 其次,2003年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非常不平衡。在131个国家中,处于第一次社会过渡期的国家有39个,成熟期的国家32个,发展期的国家28个,起步期的国家13个;还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时期。 其三,不同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相差很大。在1990~2003年期间,2003年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100个国家中,有78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正增长。如果保持1990~2003年的平均年增长率,60个国家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时间从10年到100年以上;低收入国家平均需要34年,世界平均需要15年。 其四,部分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在1990~2003年期间,2003年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100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它们距离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目标的差距在扩大。 其五,2003年不同国家表现相差很大。在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中,2003年与2002年相比,卢旺达等15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13个国家世界排名上升,泰国等55个国家排名没有变化。 (2)2003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 首先,2003年有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有15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 其次,2003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非常大。挪威等6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印度等33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20分。 其三,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在1990~2003年期间,有7个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低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它们距离世界社会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扩大。 其四,不同国家达到2003年世界社会先进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相差很大。如果保持1990~2003年的平均年增长率,53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2003年的100分所需要的时间超过40年;世界平均需要79年。 其五,2003年国家表现相差很大。2003年与2002年相比,巴西等42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39个国家排名上升,法国等28个国家没有变化。 (3)2003年世界综合社会现代化评价结果 首先,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明显。2003年有13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它们依次是挪威、美国、瑞典、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乍得等20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10分。 其次,2003年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标的表现非常不平衡。2003年没有一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全部12个指标都达到参考值(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社会指标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其三,2003年国家表现差别明显。2003年与2002年相比,希腊等42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下降,中国等22个国家的排名没有变化,印度等46个国家的排名上升。 二、195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 20世纪后50年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部分国家完成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并先后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部分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但已经引进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同时有些国家社会现代化出现负增长和倒退,有些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我们对过去53年的社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评价(1950~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评价(1970~2003)和综合社会现代化评价(1970~2003年)。 1、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1)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方向发生重大转折 在第一章社会时序和截面分析时发现,20世纪后50年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从城市化到郊区化、从工业劳动力比重上升到比重下降、从物质社会到非物质化社会(服务社会和信息社会)、从普及义务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从环境污染到绿色环保等。过去53年社会现代化评价,同样证明了这一革命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① 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劳动力比重,先后发生连续下降(图4-2)。 ② 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发达国家的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先后发生连续下降(图4-3)。 ③ 发达国家郊区化快速推进,部分国家郊区化超过50%,部分国家城市化率下降。 ④ 发达国家信息化和知识化快速推进,因特网普及率和大学普及率都已超过50%。 ⑤ 发达国家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快速发展,能源效率2002年比1970年提高4~12倍。 (2)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 在过去50年里,世界社会现代化取得巨大进展。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从0个上升到31,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从0个上升到23个(图4-4)。 (3)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在过去53年里,不同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阶段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表4-9)。 从1950年到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在1950~1960年,走在世界社会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或过渡期,最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1970~1980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2000~2003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达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 (4)过去3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波动 在1970~2003年期间,乌拉圭等40个国家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低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下降,这些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扩大。在过去33年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国际差距在波动(表4-10)。 (5)过去53年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表现差别非常大 在过去53年里,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表现相差很大。这种差别既反映在每年的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上,更体现在国家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级别的变化上。有些国家从社会发达国家降级为中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社会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从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社会发达国家。在1950~2003年期间,国家社会地位变化发生了114次,其中,升级58次,降级56次(表4-11)。在1960~2003年的43年里,社会现代化地位升级国家20个,降级国家20个(表4-12)。 (6)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在过去53年里,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结构比较稳定(表4-13);但1970年和1980年社会欠发达组国家数量减少。例如,1960年的16个社会发达国家,到2002年有14个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只有2个国家下降(保加利亚下降为中等发达国家,俄罗斯下降为初等发达国家);1960年的55个社会欠发达国家,到2003年有46个仍然是欠发达国家,只有9个国家升级(沙特阿拉伯、摩尔多瓦、土耳其、叙利亚、多米尼加、尼加拉瓜、伊朗和危地马拉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马来西亚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 (7)不同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差别很大 在过去40年里,不同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增长率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预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相差很大。在1990~2003年期间,大约有16个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是负增长,目前无法预测它们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根据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正增长国家的增长率,可以大致推算它们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表4-14)。 (8)过去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与现代化显著正相关 在过去50年里,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显著正相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显著正相关(表4-15),显示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是显著正相关的。当然,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以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例,2001年有104个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高于现代化指数1~28分,23个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数分别低于现代化指数1~11分;其中,57个国家现代化指数与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差值在10分以上。所以,社会现代化评价是有意义的,可以补充甚至修正现代化评价结果的社会客观性。 在过去50年里,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一次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与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显著正相关(表4-15)。这说明,现代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社会领域的变化、经济领域的变化、国家整体现代化,都是相互耦联的,但它们是不同步的。 2、1950~2002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19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的战后重建时期。世界社会进步大大加速,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50年,在参加评价的72个国家中,美国等4个国家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中国等6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同时,若干民族和地区仍然是原始社会。1950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50年,美国等4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达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其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水平。在72个国家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瑞士、丹麦、挪威、以色列;经典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中国、赞比亚、肯尼亚、海地、马拉维、乌干达、韩国、博茨瓦纳、马里、埃塞俄比亚。 其四,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1950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得分为98分,最低得分为2分;绝对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为51倍。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50年,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美国等16个国家达到第一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芬兰等20个国家处于发展期,印度等11个国家处于起步期,中国等6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16),数百个土著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2)196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黄金时代。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欣欣向荣,发达工业化国家内部孕育着转变的躁动。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60年,在参加评价的117个国家中,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中国等3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约占28%;同时,数百个土著民族仍然是原始社会。1960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60年,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美国和英国等14个国家已经达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其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水平。在117个国家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英国、瑞士、丹麦、比利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中非、老挝、越南、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布隆迪、乍得、卢旺达、马里、埃塞俄比亚。 其四,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1960年经典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5分;绝对差距为95分,相对差距为18倍。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60年,美国等14个国家达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加拿大等12个国家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芬兰等33个国家处于发展期,韩国等17个国家处于起步期,中国等3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17),数百个土著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3)197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是在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率先启动的,北美和欧洲发生的信息和知识革命是它的源头,就像工业革命是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源头一样。由于世界社会的不平衡性,在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尚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所以,从1970年开始,我们必须同时分析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和综合社会现代化的水平。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70年,在参加评价的117个国家中,美国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瑞典等11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1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9%;中国等25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3%;数百个土著民族仍然是原始社会。1970年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最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70年,美国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德国等11个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美国和加拿大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世界前两名;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当年世界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在117个国家中,美国等1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贝宁、中非、几内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马里、埃塞俄比亚、乍得、布隆迪、布基纳法索。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代表世界社会发展方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反映国家的实际水平。197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德国、科威特、瑞典、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挪威、荷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莫桑比克、尼日尔、布隆迪、科特迪瓦、海地、卢旺达、坦桑尼亚、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为24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60分,相对差距约为60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反映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相对水平。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4分;绝对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约为26倍。 其六,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70年,美国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瑞典等7个国家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其中1个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芬兰等17个国家处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希腊等24个国家处于发展期,泰国等42个国家处于起步期;肯尼亚等19个国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18),数百个土著民族仍然是原始社会。 (4)198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世纪80年代是高技术风起云涌的年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成为社会进步的新动力,社会的服务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浪潮扑面而来。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80年,在127个国家中,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瑞典等19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5%;肯尼亚等18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约占国家样本的14%;数百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80年,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当年世界社会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1980年,加拿大等26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塞内加尔、也门共和国、中非、安哥拉、贝宁、毛里塔尼亚、老挝、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198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荷兰、瑞士、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马里、中非、纳米比亚、布隆迪、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卢旺达、柬埔寨、几内亚、老挝。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92分,相对差距为12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72分,相对差距约为23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最大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为26倍。 其六,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80年,美国等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德国等24个国家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其中2个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芬兰等36个国家处于第一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葡萄牙等2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中国等22个国家处于起步期;肯尼亚等18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数百个土著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5)199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和知识社会的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国家创新体系和高技术产业成为人类社会的新亮点,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开始塑造人类社会的新格局。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1990年,在131个国家中,美国等5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4%;英国等26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5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31%;埃塞俄比亚等15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约占国家样本的12%;数百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1990年,美国、加拿大、芬兰、挪威和新西兰等5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美国和加拿大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当年世界社会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1990年,加拿大等26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贝宁、马里、乍得、卢旺达、厄立特里亚、柬埔寨。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199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瑞士、荷兰、丹麦、日本、法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马里、几内亚、尼日尔、中非、马拉维、乌干达、卢旺达、布基纳法索、乍得、布隆迪。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91分,相对差距为12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82分,相对差距约为20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绝对差距为96分,相对差距为27倍。 其六,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1990年,美国和加拿大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芬兰、挪威和新西兰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德国等36个国家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其中5个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爱尔兰等34个国家处于成熟期,埃及等28个国家处于发展期,中国等17个国家处于起步期;肯尼亚等15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数百个土著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6)200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00年是旧千年的结束。2000年的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既是世界300年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总结,又是未来100年的历史起点。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已经获得全球影响力。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2000年,在131个国家中,美国等2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7%;阿根廷等30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3%;乍得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约占国家样本的8%;数百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2000年,挪威等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挪威、美国、瑞典、芬兰和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挪威、美国、瑞典等3个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当年世界社会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0年,阿根廷等30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已经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巴西等2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已经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卢旺达、乍得、布隆迪、乌干达、坦桑尼亚、尼日尔、海地、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刚果民主共和国。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0年,挪威等5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法国等17个国家进入起步期。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挪威、美国、瑞典、丹麦、芬兰、英国、瑞士、荷兰、日本、奥地利;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几内亚、乌干达、尼日尔、埃塞俄比亚、尼泊尔、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88分,相对差距为8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99分,相对差距约为12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95分,相对差距约为32倍。 其六,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2000年,美国等5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德国等17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阿根廷等30个国家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其中22个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韩国等36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中国等31个国家处于发展期,印度等25个国家处于起步期;乍得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4-19),有些民族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7)2001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01年是新千年的纪元。2001年的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反映了新世纪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新趋势。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已经波及全球。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2001年,在131个国家中,美国等2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7%;阿根廷等31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4%;乍得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约占国家样本的8%;数百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2001年,美国等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挪威等7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挪威、美国、丹麦和瑞典等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当年世界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1年,阿根廷等31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智利等22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乍得、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埃塞俄比亚、海地、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刚果民主共和国。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1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挪威、美国、瑞典、丹麦、芬兰、英国、瑞士、日本、荷兰、比利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塞拉利昂、中非、尼泊尔、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尼日尔、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88分,相对差距为8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100分,相对差距约为11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最大差距为94分,相对差距约为27倍。 (8)2002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 2002年的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与2001年没有太大差别。 首先,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2001年,在131个国家中,美国等2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7%;波兰等32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其中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24%;乍得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约占国家样本的8%;数百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里。 其次,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2002年,美国等22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挪威等8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挪威等6个国家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它们的社会现代化水平代表当年世界先进水平。 其三,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2年,波兰等32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智利等20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是:卢旺达、乍得、乌干达、布隆迪、海地、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刚果民主共和国。 其四,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2002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前10位的国家是:挪威、美国、瑞典、丹麦、芬兰、英国、瑞士、日本、荷兰、比利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塞拉利昂、中非、尼泊尔、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尼日尔、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 其五,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88分,相对差距为8倍;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为101分,相对差距约为10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最大差距为94分,相对差距约为26倍。 关于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在前面已有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