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化到智能化 中国居住服务数字化加速
当前,随处可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升着社会生产力,淘宝、美团、滴滴的出现推动着“衣、食、行”行业模式的切换至更高层级的发展轨道。
而在“住”的领域,受制于天然存在的低频高额的交易属性,部分居住服务环节重度依赖线下,这也成为居住服务业难以逾越的数字化鸿沟。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评估,中国房地产领域数字化程度不足10分。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VR/AI等技术的应用,我国居住服务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的加速发展。根据贝壳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1世纪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居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居住服务业走过了“信息化”、“互联网化”、“移动化”阶段,正在着力向智能化迈进。
根据报告,1998年中国居住服务业开启市场化进程,2001年,以我爱我家ERP系统应用为里程碑,我国居住服务业一改纯线下时代经纪人之间就近、线下、随机信息分享与合作的模式,滞后启动了数字化之路;2003年“非典”疫情的特殊背景促使购房者开始大规模“触网”,以搜房帮上线为标志,中国居住服务业进入互联网化阶段;2014年起,中国居住服务业再度进阶移动化,以爱屋吉屋上线、搜房从线上向线下扩张、链家等从线下向线上进军为关键节点,线上线下流程接驳的O2O模式走入历史舞台。
2018年,脱胎于链家网的贝壳找房,开放链家网积累的大量数据能力,利用VR、AI等综合数字化技术拓展垂直领域的多场景应用,促成多方协作,重构交易流程,中国居住服务领域探索出全新的发展路径,居住服务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
传统行业如何叠加数字化转型,贝壳找房给出的答案是:垂直生长+横向开放。
具体来看,依托链家十多年的深耕经验,贝壳找准“房-人-流程”三大要素,并以此为目标逐个数字化突破。
贝壳找房以超6亿元的投入,撬动房源的原始数据积累。从早期,人工挨家挨户数楼、拍照,对数据与证据进行对比,到后期依靠GPS定位仪实地跑盘,拍摄并记录,再到对VR技术的应用,房源信息突破二维、静态形式,目前贝壳已累计扫描重建超过646万套VR房源。
在“人”的数据积累方面,截至2020年5月,贝壳共积累3.4亿条、1307维的用户数据,用以刻画身份、性别、年龄、职住、设别、浏览频率、商机频率等。
这些数据正是“流程”智能化的基础。据悉,贝壳通过AI模型构建了447亿条三元组构成网状的知识图谱,包括60类维度、24亿条级别覆盖商圈、房屋、地标、学校、客户、经纪人推理关系的知识体系,及294类维度、52亿覆盖权属、价格、签约、带看、属性、地理位置的知识关系网络。
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贝壳坚持“横向开放”,通过以楼盘字典、A+、贝壳分、小贝助手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与数字工具搭建了行业新型基础设施,面向经纪人、店东、品牌、政府进行全行业开放和输出。
不仅如此,交易数据的溢出效应与业务延展性使以贝壳为代表的交易平台开始撬动全居住服务产业链的数字化。以家装领域为例,贝壳通过VR+AI装修产品实现消费者的装修需求前置挖掘,上线施工平台(被窝家装)重新定义家装行业流程,并实现工程进度的可视化,提升消费者家装服务体验。
联合国《数字经济2019》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15.5%,全球数字服务出口额约2.9万亿美元,过去15年数字经济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正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所言,谁先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
但在充满想象空间的数字化大市场下,居住服务领域仍面临战略认知、资金储备、人才和组织、数据孤岛等挑战。
对此,贝壳在报告中指出,为推动产居住服务业数字化,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坚定数字化战略决心基础上借力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轻投入转型;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也可为转型提供保障。(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