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月,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及相关监管工作进行了检查。记者获悉,此次共检查政府网站328个,总体合格率91.8%。 相比于此前检查,总体合格率有所降低。此次共检查政务新媒体728个,总体合格率91.9%。(北京青年报12月7日)
记者了解到,相关数值降低并不意味着各地各单位政府网站运维质量降低,而是因为2019年出台的检查指标标准更高了。从逻辑上看,标准更高了,一些按原标准建设,“压及格线”的网站自然过不了关。然而,互联网发展并非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自当“越来越好”。有近8%不合格,值得深思。
根据CNNIC第46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7.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1.4%,占网民整体的82.2%。疫情来临后,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着十分突出的“替代作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便是“平台”。仅从数据上看,全国有近一半的人口是“政务服务用户”,试问其中受不合格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影响的有多少?
当前是体验经济时代,群众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也抱有高标准的体验要求。细节上的体验不佳,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服务体验。互联网是群众了解世界的窗口,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不合格,在群众眼中就是“服务态度不佳”“服务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政府在群众眼中的形象。
“8%”看起来很小,却也是影响整体大局的“关键少数”。依照六度分隔理论,全国群众在无形的电波中构建出一张庞大的“关联网”。假设,一个“好评”能带动5个人使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而一个“差评”则可能带动10个人排斥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8%”无疑是掣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开的“短板”。
搞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不是“慢跑比赛”,总会存在“倒数几名”,不允许“及格万岁”的盲目乐观。要知道每一项“不合格”的背后,都涉及不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群众,即便不能所有人所有单位“合格”,也应该力求100%满意。“8%”说明,部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进步发展空间还很大。
不可否认,受制于物质和技术力量,一些单位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明显乏力。我们也总能看到,一些单位的短视频官号四处“求关注”。搞好网站建设和新媒体运营的确很难,可根源性的难点并不在于缺人缺钱,而在于运营理念滞后、持续重视不足、创新热情不高。其中,“理念滞后”最为关键和突出。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搞好互联网政务服务,都是各地的重点话题。而当下最需要做的,还是及时更新理念,进一步了解网民需求,从“求关注”的老思维走出去,用常态化的管理和极具创新色彩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群众使用体验。
(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