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来源:法治日报 更新时间:2020-12-31

“多亏网格员跑前跑后帮忙协调,家里才能顺利用上暖气,不然今年又要挨冻了!”近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银海社区居民丁锋带着锦旗来到社区表示感谢。原来,银海社区辖区内荣安大厦小区因历史原因一直没有集中供暖,社区专职网格员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居民过冬的窘况,就上报了该小区情况,在社区和主管部门、供热单位多次协调下,居民家里的暖气热了起来。

在日照市,类似这样“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的实例还有很多。

“今年以来,我们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推进平安日照建设总抓手,高点定位、高位推动,推进多网合一,社区治理多元化,科技赋能,突出科技支撑,强有力推动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日照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耿学伟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多网合一

市域治理的重心和责任主体在街道和社区,银海社区在健全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上下了大功夫。

目前该社区共划分为13个网格,包括6个居民小区网格、1个居改小区网格、4个专属网格、两个商圈网格,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能”。2018年,网格除了原有的党建、政法、维稳、城管等工作职能,陆续承接消防、司法、环保、安监等工作职能,建立网格化管理分级处理模式,完善日常巡查机制、首问负责制、问题处理反馈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回应群众诉求,实现“人到网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格中结”。

据悉,日照市全面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专门成立高标准领导小组,投入1000万元用于网格化建设,印发文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科智慧网格建设,科学谋划网格化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等工作体系。

凡涉及信访稳定、矛盾调解、综合治理等事项统一纳入新网格管理,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有序整合住建、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等基层力量,取消各级各部门原先自行划定的各类网格,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和服务。目前,全市划分网格4743个,配备网格员5676名。

联通平台

政法机关“三官一律”率先下沉网格,聘请1300多名法律工作者担任网格“法管家”,建立村(社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8846支,队员4.9万人,各类平安建设志愿者8万人,培树基层法治示范典型103个。部署开展“无诉无案无访”社会治理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60起,调处化解2226起,化解成功率达98.5%。

在此基础上,日照市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同综治中心一体运行,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兼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组织政法干警、法学会会员加入网格员队伍,发挥各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和党员干警的率先示范作用,带头参加网格化服务管理。同时,打造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平台,建成后将与公安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平台联通,助力城市管理。

“目前,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综治中心已实现全覆盖,统筹基层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同驻综治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集成服务,实现了‘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破解‘最后一公里’治理难题。”日照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窦永胜介绍说。

智慧治理

近年来,日照市突出科技支撑,依托“城市大脑”,做强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平台,建设日照“社会治理云”,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线上线下联动体系,推动指挥调度、预警预测、精准决策、动态管理一体运行,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平台,今年12月4正式上线运行,微信工作群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三年规划,由各区县分期投入建设,为“城市大脑”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提供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感知系统,全面启动40个“社区智慧警务+”项目建设。

东港区沙墩社区成立于2019年2月,是当地智慧社区的先行者。该社区依托日照市公安局的社区智慧警务管理平台,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了一套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实现问题精准处置。

沙墩社区推出“智慧云章”,之前需要盖章的居民来回跑几趟才能完成,而现在“云章”采用“人章分离”自动盖章,设置多级管理员,在服务群众盖章时登录用印审批系统,通过网上电子申请、村级管理员、街道管理员手机App签字审批和上传盖章后图像及经办人头像等流程就可轻松完成,将盖章完成时限由过去几小时缩短为几分钟,提升了“指尖上”的服务效率,实现了“群众动嘴、网络跑腿、一网通办”。

“我们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为日照下一步做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耿学伟说,循着这一思路,日照将进一步总结提升、补齐短板,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不断往深处走、往实里做,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