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春城晚报 更新时间:2020-12-31
看云南“十三五”成就
12月30日,云南省“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全国率先出台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率先出台省级政府立法工作规定,还有多项改革措施在全国领先,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部手机办事通”实现1344个事项掌上办
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云波介绍,过去五年省级层面共推出贯彻落实中央改革方案的实施方案、自主创新改革方案、配套方案2500多个。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调整政府行政权力事项1130项,精简证明材料1868项、精简率达92%。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已实现20个办事主题1344个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大宗资源性商品通关
由9天缩为0.75天
聚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并取得突破性进展,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0%形成工作方案,82项落实落地;制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进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改革,大宗资源性商品平均放行时长由原来的9天缩短为0.75天,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大为缩短。
全省开发区优化整合,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在全球31个国家(地区)设立商务代表处。吸引外资“盲点”“痛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24家。
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浩一山介绍,2020年1月至11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设注册企业16029户,占同期全省新登记企业数的14.4%。云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完成487.9亿元,同比增长42.6%,高于全省增速29.4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0.6%。
跨境流通方面,口岸验核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为46种,建立中越边境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停征出入境费、降低10%收取检疫处理费。
进出口贸易方面,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由2015年的245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36亿美元,年均增长8.25%,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额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141亿美元提高到174亿美元。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东盟长期保持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省属国有企业对全省GDP贡献率达10%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洪国正介绍,截至2020年11月末,与2015年相比,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从9700亿元增加到26051亿元,年均增速为11%;净资产从2625亿元增加到7849亿元,年均增速为15%;利润总额从-93亿元增加到124亿元;利税总额从61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年均增速为24%。省属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0%,为全省“十三五”经济总量五年提升5位(23位上升到18位)做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建投集团、云投集团、能投集团3户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营收超百亿元的共11家,营业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达7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7家。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截至2019年末,省属企业在境外16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一级子公司75家,累计完成投资额63.89亿美元,形成“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链条“走出去”模式。
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成就
开出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
在全国首家出台省级政府立法工作规定。
颁布实施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建立全国唯一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在全国率先
●出台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推进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
●推出要素式审判工作法在全国率先实施《社会救助资金整合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出台《省属参股企业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现对参股股权“三位一体”有效监管(记者 赵丹青 刘文波)
云南调整政府行政权力事项1130项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
12月30日,在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发布会上,省委改革办、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调整政府行政权力事项1130项
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云波介绍,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其中,制定推进“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率先实行行政许可目录省级集中管理,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调整政府行政权力事项1130项,精简证明材料1868项、精简率达92%,“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开,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已实现20个办事主题1344个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并取得突破性进展,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0%形成工作方案,82项落实落地;推进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改革,大宗资源性商品平均放行时长由原来的9天缩短为0.75天,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大为缩短。全省开发区优化整合,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在全球31个国家(地区)设立商务代表处。吸引外资“盲点”“痛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24家。
农业农村改革纵深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率达46.16%,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培育家庭农场9200家、农民合作社6.2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40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369,8万亩次。
民主法制改革有序推进。聚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改革,有效促进了政治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加15个州(市)地方立法主体;完善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建立“代表直通车”等机制,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发展。探索依法治省路径和模式,在全国首家出台省级政府立法工作规定。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亮点纷呈。推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和“云岭文化名家工程”,加强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跃居全国第10位,建成49个国家和省级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实现了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全覆盖,129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成立。
社会体制改革多点突破。聚焦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加快改革,有效促进了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持续向好。在全国率先推进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共遴选出4380名员额法官和3348名员额检察官。深入推进受立案制度改革、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市县两级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出要素式审判工作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成效显现。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其中,颁布实施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建立全国唯一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实施污染防治8大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城镇公厕12624座,城镇建成区旱厕全面消除。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省178亿亩可利用草原已100%完成家庭承包,201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4%。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协同推进。聚焦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快改革,为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智慧党建”3年行动计划。实施5类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项目清单制,推动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完善“筑巢引凤”聚才机制。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持续增强。聚焦“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加快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实现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全覆盖,全省监察对象由原来的35万增加到157万,实现对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实施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向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报告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情况的制度;建立省委常委会、省委书记专题会、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听取巡视工作情况汇报机制;构建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工作体系。
问题解答:
1、“十三五”时期,我省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浩一山介绍,2020年1—11月,自贸试验区新设注册企业16029户,占同期全省新登记企业数的14.4%。云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完成487.9亿元,同比增长42.6%,高于全省增速29.4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0.6%。实际使用外资2.54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3.74倍,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40.3%。
跨境流通方面,口岸验核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为46种,建立中越边境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停征出入境费、降低10%收取检疫处理费。2015年至2019年,全省口岸进出口额、货运量、出入境交通工具和人员年均分别增长25.8%、42.6%、11%、9.4%。
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实施“智能化卡口验放”“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9项监管创新制度。今年全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53小时、0.11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86.46%、96.26%,分别排名全国第4位和第1位。
进出口贸易方面,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由2015年的245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36亿美元,年均增长8.25%,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额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141亿美元提高到174亿美元。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东盟长期保持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1—11月云南外贸进出口达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11月实现对越出口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37.7%。
服务贸易由2015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97亿美元,每年增长16.3%。
2、近5年来,省属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在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洪国正介绍,截至2020年11月末,与2015年相比,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从9700亿元增加到26051亿元,年均增速为11%;净资产从2625亿元增加到7849亿元,年均增速为15%;利润总额从-93亿元增加到124亿元;利税总额从61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年均增速为24%。省属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0%,为全省“十三五”经济总量五年提升5位(23位上升到18位)做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建投集团、云投集团、能投集团3户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营收超百亿元的共11家,营业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达7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7家。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截至2019年末,省属企业在境外16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一级子公司75家,累计完成投资额63.89亿美元,形成“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链条“走出去”模式。“十三五”以来,省国资委牵头联系的49户企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84亿元,实现25104户88075人脱贫。
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截至2019年末,省属企业累计获得专利14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近60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80多个。工投集团叶黄素、云锡控股精锡、贵金属新材料等一批拳头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3、近5年来,财税改革在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介绍,2016年以来,已累计实施154项重点项目评价,涉及资金3965亿元,全面覆盖“四本预算”和所有评价类型。在2019年度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云南省排名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全省有30个县(市、区)入围全国前200名,入围数量居全国第1位。
同时,省财政厅还将落实“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具体分解为40项任务、80条措施;将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1079.4亿元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既当好“过路财神”,又不当“甩手掌柜”。
2019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462.63亿元,所有1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全部减税,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其中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的税负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2020年1-11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86.66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超过200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继续保持在70%以上。
4、“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霞介绍,2015年末至2019年末,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从981.86亿元增加到1406.08亿元,连续几年都稳居千亿级的产业。全省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5万亿元增加到3.28万亿元,人民币的各项贷款余额从2.08万亿元增加到3.12万亿元,贷款年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从434.60亿元增加到了742.10亿元,保险的赔付金额从173.23亿元增加到260.65亿元,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41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8家,新增港股上市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云南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的额度比2015年翻一番。
政金合作上,云南省与14家金融机构(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支持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四个一百”“五网”等重点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协议金额近3万亿元。与在滇合作银行每年都签署28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专项贷款,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超额投放超过2000亿元。
截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超过了1万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了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余额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向近2000户疫情保障保供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办理贷款展期、续贷也超过了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