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要
来源:博客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说明:这是根据许庆军即将出版的专著《走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约50万字)其中一章摘写

 

我们认为,政府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现在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诸如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等,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能解决了的吗?在某些领域,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必将成为散沙一盘。就我国而言,诸如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畸形发展等问题,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能解决了的吗?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经验说明,政府的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深入,近年来对行政垄断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行政垄断理解成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和后盾的垄断,不论它有没有国家法规和行政规定的依据。改革之初,许多人以为,只要市场经济加上了社会主义的修饰语,它就会成为一个好的经济体制。在改革二十多年之后,我们忽然认识到,原来市场经济并不是没有规矩的。市场永远是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中的市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义乌政府结合义乌600多年的经商传统和当时商品短缺的客观实际,提出了“以商兴市”的发展战略。二十多年间,这个战略从来没有因为领导班子的更替而改变,变化的只是发展的具体的形式和内容,义乌小商品市场因此承前启后代代升级,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档次。

二十余年,历届义乌政府从未停止过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探索。科学把握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了公共资源的配置规律,是义乌市场的健康发展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的义乌,今天诸多公益设施的建设均不同程度地引进了民间资金,但是在市场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义乌始终坚持政府投入。由此,政府有效控制了客商的交易成本,而且使得市场的升级换代畅行无阻。如果市场由企业投资来建设,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现在不少摊位的五年使用权价格将达到100多万元,而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就可掌握定价机制,把价格定在每五年5万元,从而使经营者可以通过较低的门槛进入市场。

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权力关系,是整个社会权力结构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行政垄断是行政集权在经济领域的一种表现,在我们的市场体制中,至少有相当多的行业、部门和领域是在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机制上运行的。它体现了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真实关系。

在这方面,义乌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好地研究范本。

早在上世纪后半叶,一些经济学研究己经注意到市场本身也是有缺陷的,有失灵的地方,而政府在修补市场失灵方面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成就。现代经济学在依然重申市场才是主角的前提下,重新肯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有关政府应更小、应受更大限制的观点十分盛行。当今,这种观点正受到挑战,至少在美国如此。人们也不再把放松管制看作是完全成功的事情。”斯蒂格利茨[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他提出的非分散化基本定理表示,政府行使着重要的经济角色。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按照我们的国情,按照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政府的作用今后不是要缩小,而是要扩大。现在,市场上某些方面正是因为缺少了政府的监管,问题反而非常突出。像现在处在产品更新换代时期,其中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市场管吗?市场可以配置资源,但是,怎么管?谁来出政策?归根结底只有政府。美国、日本的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政府的作用仍然很强大。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当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替代市场的作用,而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也就是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必插手;而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则必须负起责任。在需要由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样会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政府职能定位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按政府运作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把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缩小到最必要、最合理的范围内,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剥离出去。同时把政府应该管、必须管而又没管好的事管好、管到位,从而使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缩小到三类:除了政府干、其他主体不愿干的;除了政府能干、其他主体干不了的;除了政府干、其他主体可以干、但有可能带来负面作用的。因此,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领域,主要应是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建设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义乌在二十多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的商贸名城,有着诸多的成功经验。义乌人具有吃苦耐劳、走遍天下、锲而不舍、赚蝇头微利的商业精神,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及由此产生的低得令人瞠目的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强劲的商品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如此等等,均是使义乌初具国际性商贸城市规模的成功因素。同时不可小视,义乌政府顺应市场发展规律改善社会管理与政府服务,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个影响和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义乌政府的灵活政策和政治支持,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或核心动力。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与经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我们也认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能过大,否则,如果政府任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同样会损害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能够成功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规范的政府行为通常被称为有限和有效政府

义乌政府就是这样一个有限和有效政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不仅得益于义乌人的自主创业精神行为和企业的灵活机制创造,而且也得益于义乌政府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职能的不断转变。没有政府对“老百姓经济”(有人也叫“草根经济”、“小狗经济”)的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和主动服务,义乌经济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义乌小商品市场萌芽、转换与创新三个发展时期,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线索,即政府职能的与时俱进创新和日益完善的市场化趋向,政府逐渐地从被动走向主动转变职能,市场始终没有脱离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没有完全替代政府的作为,而是进入了一种新形势下的“有为”状态,积极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政府矫正市场缺陷的作用,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政府明智、高明,最关键是去顺应老百姓的创造、尤其已形成势头的力量,去发挥群众的巨大潜能。这也恐怕就是三个代表的代表群众利益吧。

义乌政府明智、高明之处就是顺应百姓民意。历届地方党政领导对老百姓求富、盼富的愿望的心灵呼应,成就了义乌二十多年巨变。

义乌政府始终不去压抑,而是满怀热情地去发现、去扶持、去引导、去助澜义乌老百姓的积极创造!义乌政府充分尊重和发挥老百姓的首创精神,这就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

义乌市的领导说,义乌发展的所有秘密,只有简单一句话:“百姓发财,地方发达。”

义乌发展的逻辑起点竟如此的朴素!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令人称绝的义乌经验,从实践中再次映证了“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领导发展的能力”这个朴素的真理。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富民,国才能强”。义乌市的历届政府,说的最多的是“让利于民”,做的最多的是“放水养鱼”,踏踏实实的“富民政策”,实实在在地使百姓受惠,最终也使这座城市赢得掌声一片。

“富民”,何以能促使“国强”?在义乌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富民”的过程,其实是游戏规则的建立过程,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是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过去和现在,义乌政府在“富民”的过程中,努力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舍此不能富民”;平头百姓在发财的过程中,也促使合理游戏规则的形成,因为“舍此难以发财”。这种竞争环境,这些游戏规则,这些看不见的成果,恰恰保证了义乌人的富裕机遇,最终也成为义乌这座城市的竞争力之根本。

义乌政府既不直接创办企业,又不直接指挥企业,它通过的是市场来引导企业和需求,政府扮演的是裁判员、宣传员、服务员、搭台工等方面的角色,政府营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政策、道德、治安、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

义乌政府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晰——日益接近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营造、维护市场,弥补市场的不足,然后让市场引导工商业,发挥工商业家的主动性、创造性。

从理论上来讲,开放小商品市场是一场由双重创新主体(商人和官员)实施的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开放小商品市场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是在此之前小商品市场作为一个既成的事实,已历时数年,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没有民间的自发创新,就不可能坚持走一条在当时得不到承认的市场化道路;如果没有某一级别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市场化改革就可能失去先发优势,甚至沦为平庸和落后。市场化制度创新的两类主体的角色和功能不同:发动创新的是商人,他们有市场经济意识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推动创新的是某一级别的政府官员,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任何的市场化制度创新,都离不开具有直接利益的内在主体,也离不开推动合法性得到承认的外在主体。

在内需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贸易趋好的情况下,2002年,义乌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蓝图,促进市场从国内贸易转向国际贸易。政府独到的支持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零售集团前来采购,还实现了“买国际货、卖国际货”的目标。

对于义博会,义乌市专门成立专门的展览领导组织机构,以政府的名义在境外举办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在展会期间还为客商提供详细的服务,以吸引客商。据了解,凡是每年义博会前夕,持有义博会邀请函的国外客商,到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可以实现快速办理签证。这也是外交部赋于义博会的一项“特权”。而目前只有广交会和义博会可以做到。

义乌政府在改革初期带有“无为”的特征,但需注意的是,这种形式上的“无为”内含着内容上的许多积极的“有为”,是“无为而治”,是保护和促进市场主体成长继而支持和引导。

二十多年来,义乌政府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由排斥小商品市场,到认同小商品市场的创造力转变;由简单地认同市场,到鼓励、引导、发展小商品市场的转变;由被动审批,到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转变;从放开搞活、鼓励发展,到合理规划、规范、提升市场的转变。

面临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源制约、产能过剩等困扰义乌产业集群现象出现,200512月,义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义乌市委关于制定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以产学研为依托,建立小商品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小商品研发中心建设。抓好共性关键技术项目攻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创新成果运用,努力实现由复制模仿、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和行业品牌,打造品牌大市。到2010年,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制造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应当是市场的培育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监管者。具体地说,政府工作应着重在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和政策,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等方面。为了扮演这一角色,政府有必要改革行政许可制度,同时最大限度地取消审批项目。

显然,义乌较高的市场化发育程度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日益壮大的民营经济同样迫切要求政府以更民主、更透明、更公正的方式分配稀缺资源,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义乌对行政许可制度进行了大胆尝试。

以拍卖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联托运市场的门槛式开放方式,再加上以政府定价、抽签选择方式确定出租车经营权等等做法,生动、具体地展示了义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探索模式。

义乌土地资源贫乏,基本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0万亩。对这个商机无限的城市来说,堪称寸士寸金。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无偿无期使用为有偿有期使用,改以行政划拨供地为以拍卖方式供地,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发挥出了更为突出的作用。

这些改革,不仅大大提高了稀缺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使稀缺资源的潜在市场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能力随之显著提高。义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将政府的一部分重要权力转移给了市场,使政府职能从审批为主进一步向规划、引导服务为主转化,从而构成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这是根据许庆军即将出版的专著《走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约50万字)其中一章摘写

参考文献:

1,高铁生:《转型经济与市场秩序》

2,廖进球:《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张岩鸿:《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规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贾西津:《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陈天祥:《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功能分析》,《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4期

7,费 强:《新华时评:从经济发展看执政能力》,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年12月8日

8,余晖:《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郑韶:《政府在服务市场中转型———义乌365便民服务中心初探》,《上海改革》,2003年,第4期

10,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11,斯蒂格利茨[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12,余晖:《管制与市场》,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郁建兴:《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洲商会为研究对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张群群:《行政垄断:实质、成因及其对市场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影响》,www.cnpfsc.com,2005年1日21

 

作者简历:许庆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学毕业,法学士。《枣庄日报》社、义乌《小商品世界报》(现《义乌商报》)记者。枣庄市区域经济学会创办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研究沿运经济带、大项目带动战略等。著有《采访人生》(1998,中国工人出版社,50万字)。从1999年至今,致力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研究,其专著《走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约50万字)即将出版(寻求支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