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正按规划航线自主巡检输电线路,预计年内本市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将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规划纲要》第八篇突出强调了宜居城市的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如何打造?《规划纲要》指明了三个方向:促进老城保护和街区更新形成整体连片效应;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
注重老城保护和
整体连片效应
《规划纲要》第八篇第二章首先就提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由增量开发向城市更新转变,同时特别强调了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促进老城保护和街区更新形成整体连片效应见效。更新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大力推进,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施100万平方米危旧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改造。基本实现在施棚户区改造项目“销账”,新启动一批群众诉求强烈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推动老城平房区申请式腾退和改善,完成平房区6000户住户申请式退租和4000户修缮。更新改造平安大街、鼓楼大街、观音寺等重点片区,全面完成菜西片区、砖塔片区等试点项目。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上述重点片区今年都有大动作,西城区就表示,观音寺片区已经完成申请式退租的签约,接下来将梳理院落资源,开展恢复性修建,同时进行共生街区模式探索、业态差异化布局、公共资源补足等,打造出第二条“杨梅竹斜街”。
二是促进存量产业空间活力复兴。鼓励市场主体利用老旧厂房发展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有序推动700处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推动约500万平方米超十年楼龄甲级写字楼升级改造。提升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圈的国际化水平。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将启动的长安街西城段南北纵深一公里环境整治项目就首先以西单商圈为突破口,实现西单文化广场城市森林、西单文化广场与汉光百货之间连桥、西单商圈外立面升级改造和亮相。“最终要使西单商圈成为网红打卡地。”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年中心城区
绿色出行比例提至76.5%
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是“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的重要内涵。《规划纲要》第八篇第三章中就明确提出,要持续提供智慧高效交通服务,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至76.5%。如何实现?《规划纲要》指出,首先就是要打造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体系,让市民乐享“轨道上的都市生活”。值得期待的是,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将达16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56%。
本市交通出行也将更加“绿色”,《规划纲要》明确,要提高公共交通效率、畅通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慢行友好城市。在大力推动交通综合治理方面,《规划纲要》提出了四个实施路径,除了建设智慧交通系统之外,还要持续治理交通拥堵、加强停车综合治理、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对于停车这一痛点,《规划纲要》固化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比如,要落实“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基本要求,推进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发展智慧停车,推动居住区和临近单位停车资源共享,健全居住停车认证机制,科学规划建设自动化立体停车设施,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等等。
描绘多种智慧城市内涵
在整个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规划纲要》中突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是智慧交通,发展智慧停车——实现全市有建设需要的路口智能信号灯覆盖率达100%,推动智能信号灯“绿波调节”。
二是智慧能源——推进既有建筑能源系统绿色智慧化改造,建设坚强智慧城市电网,建成源网储辅协调、分区互联互济的高可靠智能化城市配电网。北青报记者从国网北京电力公司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技术应用在电供的各个环节,今年还将实现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相较于人工巡检,更加迅速、效高且精准。
三是城市大脑——完善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高价值数据服务、AI算法模型服务等城市大脑中枢引擎,全面支撑城市管理驾驶舱迭代升级;
四是智慧服务——用数据联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智慧水平,实现民生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多表合一”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居民室内水、电、气、热智能化监测和调节,推广智能缴费等。(记者 解丽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