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河南审判执行都“在线”
来源:人民法院报 更新时间:2021-01-26

导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以来,河南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河南省委关于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努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推动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2021年1月25日,《人民法院报》专班刊发河南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做法。

去年8月14日,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原告徐某要求被告某保险公司赔偿保险款10万元,工作人员在征询双方同意后,将案件转至调解中心,指派一名调解员对该案进行调解。因被告在外地无法来法院,调解员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视频程序,引导双方当事人线上达成调解协议,快速解决了双方的纠纷。(温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干警指导当事人用手机进行网上阅卷)

2020年前11个月,龙安区法院共诉前在线调解918件,诉中在线调解案件227件,在线审判716件,通过信息化助推多元解纷工作,全院受案数同比下降了40%,提升了办案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减少了当事人诉累。

河南法院近年来不断提高诉讼服务智能化水平,将信息化、互联网、新媒体元素渗透、融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与多元解纷机制深度融合。借助综治大调解组织,利用“人民调解平台”对矛盾纠纷开展诉前、庭前调解工作,线上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申请线上司法确认,诉前调解案件直接从调解平台推送至内网进行立案并出具调解书或进行司法确认,实现了当事人足不出户化解纠纷。

“这么快就立好案了?”2020年9月27日,在河南省罗山县务工的张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罗山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而被告刘某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均不在罗山县。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知张某,罗山县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需向被告刘某住所地法院起诉。正当张某决定赶往数百公里外的被告刘某住所地法院起诉时,又被工作人员告知,虽然罗山县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但是可以通过“河南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直接向有管辖权的被告刘某住所地法院立案。“原来法院打官司这么方便,不仅节省了时间,还省了我好多路费啊。”案件仅用15分钟就成功受理,张某由衷地感慨。

谈及近年来对人民法院变化的感受,供职于项城市河南平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高杨感慨良多:“以前去法院立案,我和同行经常一大早就到诉讼服务中心排队。法院组织我们开座谈会的时候,我还吐槽过这个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的实现,省去了我们来回跑法院立案的麻烦。”记者在项城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看到,在导诉员的引导下,律师将身份证放在档案查询机上,通过人脸识别完善信息后,便可以轻松查阅到案卷信息。提交申请后,可以当场打印有水印和档案查询章的卷宗材料。“过去,因为卷宗存放在档案室或法官手中,我们提交阅卷审批后,还要凑法院相关同志的时间,有时要跑好几趟。现在网上阅卷功能,让我们有了司法获得感。”河南豫东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俊启说。

去年以来,河南法院在全省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推广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网上阅卷等诉讼服务,并对全省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推动线上诉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法院也先后到企业、律师事务所等宣传网上诉讼服务快捷、便利的优势,让更多群众了解网上立案的便捷。

科技赋能,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过去是‘羊肠小道’,人拉肩扛,现在是‘智能高铁’‘东风快递’!”提起现代化的案件流转机制,温县人民法院的干警都抑制不住地高兴。法官办案全程不见纸质卷宗已很常见。过去堆积如山的纸质卷宗被“瘦身”成了随案生成的电子卷宗,既方便了当事人查询,又提高了办案效率。

在传统办案模式下,纸质卷宗随着办案进程在书记员、法官助理、法官、执行干警、档案管理员等不同人员手中进行线性流转,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办案效率也不高。温县法院大胆创新,通过建立“云柜”管理系统和“中间库”,实现了卷宗流转的集约化,做到了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有了“云柜”,书记员不用再抱着大量的案卷来回奔跑,案件一旦分好,“云柜”会自动发出两条信息,一条通知书记员来取材料,一条通知中间库工作人员来取卷。书记员凭手机短信上的编码,只需拿走送达材料即可,目标明确,省时省力。而卷宗主体则流转至“中间库”,由专业团队进行扫描、校对、上传、编目、整卷、装订等工作,将纸质卷宗留存的同时,同步生成电子卷宗,实现人卷分离。(郑州中院行政庭法官利用5G智慧法庭审理一起案件)

去年9月7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5G智慧法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件。民一庭副庭长袁斌利用新建成的5G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5G网络有序答辩、举证、质证……整个庭审过程画面稳定,清晰度更高,几乎同步无延时。“使用5G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开展诉讼活动,诉讼参与人的表情、动作,我们都可以清晰、无延迟地看到。”袁斌表示,5G网络大幅提升了网络庭审的真实感。

郑州中院联合郑州联通公司,充分运用网络、业务及资源优势,打造了全国首个“5G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实现了超高清晰、无延迟的网络庭审,在线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询问、调解、庭前会议等功能一应俱全,为庭审活动提质增效。只要诉讼参与人同意网络开庭,就可通过PC端、手机APP等平台远程参与庭审。启用至今,郑州中院已通过5G智慧法庭开庭77场,受到法官和当事人的广泛好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集中送达中心可视化数据平台)

“以往送达工作不止费时间,最头疼的是送出去的邮件由于当事人提供的地址不对、下落不明、拒绝签收等原因被退回,还得想其他办法再送达,真是太难了。自从有了集中送达平台,我们再也不用发愁送达工作了!”林州市人民法院送达团队的干警张文根边通过电脑发起电子送达,边感慨道。

林州法院大力推进集中送达平台应用,推广“以电子送达为主,直接送达为辅,邮寄送达补充,公告送达兜底”的集中送达模式,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渠道,发起电子送达任务,更快捷、高效地送达诉讼文书;送达回执自动进入内网系统,入卷留档,实现送达工作全流程线上完成;跨地市邮寄送达,由“长途邮件”变为“同城邮件”,在途时间比传统特快专递至少节省一天以上,极大地提高了送达效率。该院为实现审送剥离,还专门组建了集中送达团队,专职负责送达工作,使法官从繁杂的送达工作中解脱出来。2020年以来,林州市法院送达文书数量35827份,其中电子送达共16294次,成功率达到99%以上,极大地满足了法官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便捷化、智能化的送达服务。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多年来都是河南的办案大户,“1+2”的三人团队年办理四五百件案件并不鲜见,大量的案件就意味着后期有大量的文书排着队等待制作,耗费了法官的大量精力。(南阳市卧龙区法院法官助理通过智能文书编写系统生成文书)

如今,使用电脑进入智能文书编写系统,选择文书类型,点击生成文书,双屏编辑,一拖一拽,简单几步,当事人信息、诉辩称意见、双方举证、相关法条等内容就显示在文书之中,一份文书初稿跃然纸上。以前可能需要长达几十分钟的编写工作,现在只需法官轻轻地点击几下便能轻松解决。截至2020年11月,卧龙法院通过文书智能编写系统生成文书5000余份,大幅减少了文字书写工作,使法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证据的分析、对事实的认定和裁判说理上,为审判质效插上智慧之翼,有效提升了文书质量和办案效率。

数据见证,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河南全省法院共收案179.9万件,结案146.4万件,同比分别下降了8.07%、5.28%,收、结案数均居全国第三。

全省通过互联网申请立案9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网上交费35万余笔,居全国第五;网上开庭62342场,居全国第三,总时长600万分钟;通过人民调解平台受理调解案件31.8万余件,居全国第四;通过互联网电子送达182.5万余次,居全国第四;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解答各类咨询29.63万件……

这组数据是全省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交的“答卷”,体现了全省法院系统司法服务在不断完善,审判执行在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智慧法院建设一直在路上,河南法院将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智慧法院建设与应用的工作经验,深入挖掘司法工作中的智能化需求,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努力让高效、便捷、智能的诉讼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赵栋梁、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