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数据办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1-02-07

2020年,市政务数据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全省领先,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在最新一轮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查评估中,我市“实现率”“满意率”分别为93.4%、97.3%,均位于全省前列。

    一、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便民利企,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新突破

一是大力推进群众企业“一件事”改革。优化41个“一件事”集成办理,结合政务服务2.0试点建设,简化优化41个“一件事”办事界面,大力推进实现高质量网上办、掌上办。市本级41件“一件事”已全部实现线下“一窗通办”,县(市、区)层面除不为县(市、区)层级权限的“一件事”外,平均已实现30件“一件事”“网上办”“掌上办”和“一窗办”。同时,不断梳理推出新的便民利企“一件事”,组织各地、各部门结合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深入梳理集成一批新的便民利企“一件事”74件,其中,校车管理使用“一件事”作为内外联动“一件事”的典型,在南湖区开展试点,有效破解了校车使用管理跨部门、跨行政区域审批、跑多次的难题;南湖区还研发上线“人才e点通服务云平台”,实现人才创新创业全过程“一表申请、一网联办、一次不跑、一码认证”,得到省委组织部认可;平湖市探索推出交通事故非现场快速处理“一件事”,探索建立“轻微两车交通事故可视化快速处理”机制,相关做法在今年《浙里改(改革实验室)》第1期刊登,得到冯飞常务副省长等多位省领导批示。

二是全力推开“未来大厅”建设。全省首创“无前台”政务服务新模式,在秀洲区开展“未来大厅”建设试点并召开了全市政务服务新模式现场会暨2020年“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会,向全市复制推广。改革后,打破传统的面对面窗口服务方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肩并肩的办事服务,通过重构线下空间布、再造办事服务流程、加强智慧化支撑,全力打造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未来大厅,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件受理率大幅提升,网办率稳定在90%以上。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六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并在省《领跑者》专刊今年第37期刊出。

三是探索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根据《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放管服”工作要点》有关精神,积极对接省委改革办,争取在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和嘉兴港区(乍浦镇)等经济发达镇或重点镇率先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试点,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地均已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完成需要下放事项细化梳理并上报省委改革办审核。

四是积极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积极配合示范区执委会大力推进示范区事项“自助通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梳理5项“自助秒办”的精品高频事项,新增30项跨区域通办事项。同时,还积极推进毗邻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海宁市与钱塘新区开展战略合作推动高频事项在两地互办,目前已梳理完成5个部门123个事项,拟定了《关于深化政务服务“无感式”杭海通办的实施方案》;桐乡市积极推进嘉湖一体化通办圈建设,实现高频事项、民生事项互联互通、互办互认,与南浔区建立通办合作机制,在桐乡的乌镇镇和南浔的练市镇分别设立政务服务通办专窗,梳理推出首批80个涉及人社、医保、公安等部门的“嘉湖一体化”政务服务通办事项,实现专窗、自助服务一体机、网上掌上互通互办;平湖市与上海金山区建立了“金山—平湖”季度例会制度和工作联络群,上线政务服务地图,完成平湖和金山自助终端的对接测试,实现金山、平湖异地证明打印,并延伸至镇(街道)。

五是创新推出公用事业服务集成改革。以水、电、燃气、公交、市民卡、有线电视6家单位为主,梳理、筛选出与企业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水表过户、给水申请、个人客户接气申请、峰谷电变更等53个高频办理事项,集中统一入驻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将6家单位原本分散化自建的营业厅、办事窗口,融合集成为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的“无差别专业办理”窗口;同时,搭建综合性、集成化的公用事业“一窗受理平台”,将水、燃气、公交、市民卡4家单位自建系统、APP、公众号上的办事服务功能进行剥离整合,整体移至该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综合复用,于今年9月份实现了市本级22个镇(街道)全覆盖,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幅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相关做法在省“最多跑一次”工作例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新跨越

一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2.0试点建设。积极对接政务服务2.0平台,推动市级各部门协助省级部门做好事项梳理、事项配置、事项联调等工作。以南湖区为试点开展办件对接测试和“智能导服”测试,率先建立“随E问”全景式政务服务咨询体系;实现好差评系统与业务办理系统对接。加快完成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适应性改造,督促各设区市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推进2.0事项落地应用。截止2020年10月,全市大厅共初始化事项3841个,所有大厅完成硬件设备的对接,完成南湖区和桐乡市大厅的取叫号对接(近期将完成所有大厅的取叫号对接)。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积极宣传推广“浙里办”掌上应用,梳理推出“秒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二是协同推进“互联网+监管”。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明确分工,统筹全市工作,印发《2020年嘉兴市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召开全市“互联网+监管”现场会议。推进全市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应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至今年7月14日,已实现检查事项清单编制率100%、双随机任务完成率100%,监管行为覆盖率、双随机覆盖率、掌上执法率、信用双随机覆盖率、联合监管率等主要考核指标均列全省前三。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创新,嘉善县成功申请全省统一处罚办案系统应用试点,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体检码”、平湖市建设局“扬尘监管”等应用成功申报省智能监管优秀案例。

三是创新推进多业务协同应用。积极推进省重点项目、重点应用建设与推广,积极开展未来社区示范点、“基层治理四平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法院智能化项目、智慧安防、“雪亮工程”智能应用等项目建设,其中智安小区应用项目、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项目、地下管线管理信息共享交换应用、国土基础空间信息协同应用等四个项目入选省“观星台”。

四是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加快实施市级公共数据平台2.0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数据中心架构能力,打通政务外网、智慧城市视频融合平台的网络链接,实现物联数据转往技术底座接入视频融合平台。对全市各地各部门(单位)进行数据资源全面梳理,推进信息系统普查与公共数据编目,截至目前,完成系统普查560个、数据编目3365项。举办浙江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嘉兴市分赛区赛事,入围决赛的作品中,“安心嘉城市服务平台”获得三等奖、“区块链赋能农业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优胜奖。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推进199个数据项开放。

五是强力推进机关内跑平台应用。加快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在线服务平台优化完善,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公务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上线应用;配合市人力社保局完成了嘉兴市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计464个部门(单位)2334个办事事项上线,市级机关内部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7.43%,“网上办”实现率88.77%,累计办件量466件;县(市、区)机关内部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7.76%,“网上办”实现率93.70%,累计办件量7851件。指导全市各级部门(单位)更换省政府电子印章系统,截至10月,全市共申请印章400多枚。

(三)围绕智慧治理,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新标杆

一是推进城市实验室落地。一方面,推进机构设立。组建嘉兴市与中国电科全面深化合作理事会,组建了“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双方合作推进 “数字中国城市实验室”和“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建设,决定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和重大事项审议等;嘉兴城投集团与中国电科旗下海康威视合资成立嘉兴海视嘉安公司。另一方面,推进项目落地。加快中电科实体化项目合作等工作,探索信息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运维一体化的新模式,加快形成以中电科36所为核心的数字产业集聚地;加快出台桐乡中电科乌镇基地成果转移转化“特区”政策,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和项目落地,抓好已签约的电科项目的注册、落地工作,落实好部分海康生态链企业、乌镇街转移转化企业的注册、入驻工作。

二是打造最强“城市大脑”。“城市大脑”完成了功能、安全、成本、性能和压力等方面第三方测评,客观评价建设成效,做好提升做准备。编制完成编目、建库等一些列数据标准规范,继续按照“有数据、优数据、用数据”的思路继续推进数据编目、归集、建库、治理、共享、开放和分析应用,继续对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各项应用提供支撑。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重点打造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推动整合资源、数据大运用、机制大创新、部门大联动,建设了“一朵云·五平台·百系统”总体构架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年底将按实运作,实现全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互联互通、一体运行。

三是提升智慧城市运营水平。在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和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同时,提升综合指挥中心的城市运维运营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中可运营的应用领域落地运转,建成城市运营综合管理中心,先期在社会信用体系、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推进运营,通过运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是推进重点创新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省统建重大项目平台的本地化应用,实现市域全覆盖、市县全贯通。组织各地各部门应用大数据资源开发建设创新项目,提升服务民生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加快应用场景建设,重点推进在宏观政策仿真预测、市场监督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基金风险管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建设。

五是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通过疫情管控库数据管理协调和精密智控指数分析等大数据手段,保持我市防疫工作平稳可控。新冠疫情管控库中重点地区来嘉人员数据已达37万条,全国口岸入境涉嘉人员2千多条,其中省外口岸入境集中隔离期满回嘉人员1400多人;完成嘉兴精密智控指数发布76期,配合完成嘉兴市疫情防控简报(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日报)105期。

(四)突出智慧交易,推出公共资源交易新举措

一是开展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改革。指导海宁市开展“评定分离”试点,倒逼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实现了招标人权责统一。同时,评定分离对围标串标起到了一定遏制作用,也有利于定标前对投标人业绩、履约能力的审查力度。

二是推进小型项目不见面开标。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市推进限额以下小型招标平台不见面开标,实现企业投标“0”上门、全过程过程无纸化、提高开标评标效率和AI自动评审等四大功能,提出参考评审意见。

三是推进长三角评标专家资源共享。探索深化长三角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整合,支持嘉善县就评标专家资源共享与江苏吴江、上海金山等周边省市区进行过对接,实现示范区内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跨区域交易信息互联以及异地评标等方面深度合作。

四是推进招投标精细化管理。深入推动公共信用产品应用于招投标领域,全市联动、系统对接、自动识别并限制被“信用中国”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市场主体参与投标。截止三季度,全市电子交易平台共核查信用信息4796次,累计反馈4789次,反馈率达到99.85%,努力营造全市诚信投标的市场氛围。

五是探索新冠疫情期间公共资源交易新举措。联合相关部门、机构组建专班,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快速路、有轨电车等重大项目提供“一标一策”的精准服务。采取“一事一议”、全过程无接触投、减负增效等办法,做到投标人“零跑腿”、不见面开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强化科技赋能,采取线上远程解密或邮寄送达方式开标,开、评标全程聘请公证机构公证,交易中心对开、评标活动全过程录像、“一标一档”留存备查。截止三季度,市本级平台共举办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625场次,同比分别增加14.77%;参与交易的单位(或个人)1.4万余家,同比增加34.61%;总成交金额为514.93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46.19亿元,同比提升28.66%,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今年在“最多跑一次”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集成的改革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在推进群众和企业“一件事”改革过程中,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整体智治的转型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跨层级的数据共享还不够充分完全,“平台孤岛”和“数据烟囱”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有待优化,特别是对评标专家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全市良性竞争的招投标市场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二、明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市政务数据办总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市”总目标,按照“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理念方法,突出综合集成、数字赋能,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环境,以领跑者的姿态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的便捷度和满意率,全力打造“对标国际、全国一流、长三角最优”的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深化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级。一是深入夯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支撑,持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全科受理”和“无前台”服务机制,推进“未来大厅”建设,不断夯实服务环境基础和数据支撑基础。二是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增效,推进便民利企“一件事”梳理集成和迭代升级、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和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综合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出全市统一构架、各县市区个性化定制的“嘉兴创业包”,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更有获得感。三是深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扩面,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向机关内部延伸、向公共服务领域和公共场所延伸。

(二)加速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一是深入推进平台整合和规范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政务云、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依次改造升级。对现有政务云进行“一朵云”改造。按照规范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在城市大数据中心基础上升级改造。与省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进行互联对接。有序开展大数据分析建模服务。依托市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城市大脑”,为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社会治理、居家养老、生态保护等民生领域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二是探索推进数据交易和增值服务。积极探索开展数据增值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开展数据开放,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数据增值服务。探索成立数据交易中心,建立自由交易市场,以全面激活存量数据,改变僵尸数据困境,激发企业数据开发积极性,有效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力争为数字经济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三是全力推进智能秒办和精密智控。深化政务服务2.0建设,深入推进线下线上深度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办事流程,“傻瓜式”操作,让政务服务更加准确便捷高效,实现“智能秒办”。基于大数据分析建模,开展政策仿真,实现“精准施策”“精密智控”。

(三)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按省统一公共资源交易清单目录清单,做到平台之外无交易;构建市级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合作机制,推进市场主体、评审专家、数字证书、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在长三角区域共享互认;根据省市县镇四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做好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务信息公开指导;加强限额对以下小型项目招投标的指导,完善小型建设工程简易招标制度和规则。二是持续优化全市招投标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不见面开标系统和嘉兴市围串标分析预警系统建设。推动以保函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建筑企业投标保证金负担;加强对招投标领域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排查整改,提升全市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招标投标一件事改革,扩大“不见面”办理清单目录,实现招标投标“零跑腿”;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守信激励机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对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取得AAA等级企业保证金减免等惠企举措。三是继续做好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优化重大项目招投标服务保障,精简办事材料、优化办理流程、量化服务指标,提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效率,确保百年百项、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等重大项目的高效推进。

嘉兴市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