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表明,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随着“数字中国”的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到以复杂性、多元化、融合驱动为主的新阶段,由此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当前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治理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政府要注重五个层面的创新:
一是创新改革举措。数字政府旨在构建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以数字赋能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在众多改革创新举措中,制度是保障。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为例,通过构建与数字化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发挥省域的统筹作用,用数据共享倒逼政府改革。按照数字政府发展方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从改革上去入手突破,只有对改革的理解到位,对于政府职能的理解才能到位。在两会期间审议“十四五”规划草案,首次提出“把关于统一规划体系建设和国家发展规划的规定、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加快出台发展规划法”,其核心是将数字政府的立法上升到制度体系。
二是创新平台集成。数字政府的核心是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政府机构的履职能力,通过系统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平台是建设的关键,也是区域联动的基础。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例,32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和40余个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已经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面对接,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从数字政府的发展趋势来看,要加快推动平台集成,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和交换,以数据、平台双轮驱动数字政府建设升级。
三是创新场景应用。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了交通、能源、制造等十大数字应用场景。从技术演进角度而言,数字政府是一场多场景的技术革命,通过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数据赋能价值。在各地实践推动的“最多跑一次”“政府秒批”“健康码”“电力复工指数”等新应用场景,无论是数据开放、政务服务、信用画像、市场监管以及政策创新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部门以数据共享和应用为导向,驱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四是创新建设模式。数字政府建设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政府从碎片式的服务供给转变成整体式的服务响应,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以及技术问题很复杂,需要整合数以万计的各类系统、平台和数据,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规划、建设与运维优化。在众多改革创新举措中,建设模式创新是数字政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单一、技术滞后、投入不足、缺乏专业团队是数字政府建设当下的痛点和难点。借助基因混合的优势,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技术和经营模式,采用生态化建设模式和理念,由数字政府主管部门联合互联网公司,成立专门的数字政府运营机构,同时吸纳社会专家、公众的力量参与建设,有利于实现业务与技术、社会需求的融合,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可持续发展。
五是创新发展与安全理念。平衡发展与安全两条主线,是中央“十四五”时期的主旋律。从一个数据可以看到未来数字政府中安全的重要性。根据某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3年,75%的企业将针对新的威胁重新构建风险和安全治理体系,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5%。那么在政府这个层面,数字政府的可靠性面临技术安全与制度规范的考验。尤其是增强数字政府运营的法律保障,依据法律法规优化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加强数字政府运维中的执法监督,依托电子监察实现全程留痕和有据可查,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
“十四五”城市大脑与数字化转型研究专家陈乐燕
对于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我的建议如下:
1.坚持顶层设计,谋划长远。数字政府建设要全面系统地谋划政府机构改革、权力运行改革等政府自身改革,更要统盘谋划布局各领域建设任务,同时也要考虑数字政府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做到不反复、不折腾,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2.坚持人民为中心,从难点痛点发力。难点痛点的攻坚战打好了,整个数字政府建设就会产生乘数效应。例如聚焦政府系统纵向横向和部门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孤岛,通过合力攻坚、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实现系统通、数据通、业务通,做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
3.强化新技术应用,实现管理升维、服务升级。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政府中的应用,能够有力推动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创新。例如通过语义识别技术应用,打造政务服务智能客服,实现减人员、减压力、不减服务。
4.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一支数字政府建设的专业队伍。数字政府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技术性要求高,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作为支撑。在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同时,有必要组建专业协调机构和一支技术保障力量,专职做好数字政府建设保障。队伍组建可以采用政企合作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日常运维,解决技术难题,保障数字政府有序有效推进。
“十四五”数字政府与政务服务顶层设计专家陈云仙
数字政府、数字化改革、数字化生存已然成为共识,数字政府在整个数字化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在抗疫战中更加凸显。纵观数字政府发展的这四五年,结合各地的实践回头再看看,再思量,对于数字政府建设,我这边有以下的一些思考:
于当下,数字政府改革技术真的不是问题,所有的数据不共享、业务的不协同,背后更多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关键在于人、在于整个的组织运作模式,那么这个该如何破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考虑:
一是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个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南,这个指南是在充分调研各地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吸取各地行之有效的做法,扬其长避其短,在指南里需要明确出核心要害的一些关键点,如一定是一把手工程,统筹机构该有的一些角色,以及基础的运作方式等,而后各地结合实际去发挥。我想这是正在摸索中的很多地方都非常期待的。往后还可以将指南里的要求形成未来数字政府考核的硬性指标。
二是从智库研究的角度出发,比如我们国脉是不是就可以形成专题研究组,去研究未来理想型的数字政府应该是怎么样?(自组织、自进化、可持续、生态型……)这个理想模型,应该具体有什么样的配套?是怎么样的运作?整个的组织、运作模式,需要的人、财、物、生态等等,然后他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当然回归到实际,数字政府的建设还应学习浙江那样的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起来。也许就是通常说的既要仰望星空(理想型的数字政府),又得脚踏实地(唯实惟先)。
“十四五”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研究专家范晓君
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府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手段,当前被热议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标杆,无论是城市数字化转型还是全域数字化改革,其核心要旨都在于数字政府的建设推动。“十四五”时期数字政府建设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思考、认识,同时也是对数字中国建设“近景”与“远景”的观察和展望。
1.供给侧,也就是政府侧。数字政府的建设近年来虽然多有迭代升级,但它始终面对中国的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面对着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分权的结构。因此,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初衷之一,“整体政府”的建设自始至终都面对“条块”矛盾,——数据不互通、数据质量低,一直长期以来是束缚数字政府发展的难题。要解决“条块矛盾”,一是要从业务场景出发,创新应用,促进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联动。打造健康码之类应用,推动“全员、全域、全息、全时”智慧应用发展,整合各条线、条块数据,进一步与社会数据融合。二是要注重数据质量。加强组织机制建设,解决数据信任、可追溯等数据问题。三是要明确方法路径。在顶层设计、规划方案中制定明确的建设方法论,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参与方式,调动各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建设数字政府。
2.需求侧,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社会大众。政府各层级业务部门的在信息时代的业务工作是需要与数字化密不可分,但对于“整体政府”的建设,参与度就显得不足。除了不明具体方法路径之外,还存在缺乏宣传引导和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对各业务部门的宣传,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意识。同时要注重对于社会大众的宣传,使公众感受到数字政府建设带来的体验感、便捷感,促进数字政府建设多元共建机制的建立与形成。当前,数字鸿沟的存在也是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从长远来看,帮助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跨越数字鸿沟,缩小信息化水平差异,也是“十四五”期间数字政府亟待着手应对的问题。对于数字鸿沟的跨越,从根源上要通过对公民数字素养的培育来达成,无论是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引导,这都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从当前做起,才能使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果普惠全民,构建公民满意的高质量数字政府。
“十四五”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研究专家张君至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我的建议如下:
一是明确适合本地的建设抓手。基于当地的信息化发展基础和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挖掘本地特色的优先工程。例如,浙江是作为“头号工程2.0”的数字经济和全域数字化改革,上海是统筹推进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江苏是“三清单”建设。
二是实行挂图作战和清单化管理。梳理重点任务清单,建设相应专班,出台建设方案,建立健全“一个任务、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及时进行问题汇总上报、梳理交办和督办落实机制。
三是强化多元资源整合与价值共享,推进开源生态建设。建设开源的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和数字经济平台,汇聚个人、企业、城市、政务“四类数据”,为社会创新力量提供二次创新开发的基础资源,广泛汇聚国际创新成果,推进信息实时互通与数字技术迭代创新,确保数字政府建设中全对象的多元共治。
作者系国脉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