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1-03-29

从发展历史上看,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实际上是物流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反映。为了看清物联网在物流中应用的规律,有必要总结一下物流信息化的历史进程。

物流信息化是从何时开始的?早在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在建立控制论时就指出,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过程。维纳揭示了信息化与流程管控的基本关系,传统物流实践中长期用纸质单证来管理和控制作业流程的历史也验证了这个原理。

但我们认为应把物流信息化的历史起点放在20世纪70年代EDI的出现。由于EDI的采用,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物流信息化以IT技术为支撑也由此揭开新的篇章。

EDI:外部信息交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大发展,纸单证效率低、差错多、速度慢等局限性凸现出来。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企业之间用专线通讯的方式传递贸易电子单证的尝试,这些电子单证也扩展到了物流领域,如国际海运。在后来逐渐的发展中,出现了统一的国际标准(交换信息和流程),进而出现了第三方EDI中心,也可以称之为第一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E-DI因为基于专线通讯,成本很高,推广起来一直较难,但是其基本经验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即:星状网络结构+统一交换标准+第三方集中的信息处理服务中心+客户的会员制管理。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EDI时代解决了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流程管控问题,实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中最关键的是解决了系统开放与系统安全之间的矛盾。但EDI并没有包括物流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只是在信息交换和跨系统的流程整合领域取得重大的成果,因而成为物流信息化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企业信息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

20世纪末,微机、局域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时以内部资源的整合管控为主,先是MIS系统、后是ERP系统,物流企业则是建设以WMS、TMS为代表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自身的资源和流程。先进一些的会增加订单管理系统(OMS)和财务核算系统(FMS),除了流程管控之外还可提升资源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功能。尽管其中会涉及系统开放的要求,但是总体上是以系统的封闭性来保证安全的。此时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从功能上看,逐渐形成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开发应用三层结构,在技术上则形成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的基本架构。应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信息化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梳理TMS、WMS这样的流程管控信息与订单管理、财务核算等这样的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的分拆与结合,形成信息的基础结构及标准,信息流程既能符合实际,同时又能满足物流管理中三个基本管理视角即流程作业、客户服务、财务核算KPI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搅在一起,如果梳理不好就会影响这个阶段的物流信息化进程。

至此,物流信息化已覆盖了物流的基本矛盾:对内实现资源管理、流程管控,对外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到了这个阶段的后期,信息平台的问题在物流行业凸现出来,成为物流信息化的难点和热点。这可能与现代物流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有关,因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点就是整合社会资源,尽管各行各业也都在呼吁信息互联互通的问题,但远不及物流信息平台的矛盾尖锐。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需求矛盾再次突出,特别是在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流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整合阶段,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热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考察目前存在的物流信息平台,可分为三类。

企业内部平台

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进入新的阶段,原有各独立的子系统(如地方公司或专业系统)需要进一步整合,形成企业级的信息平台,以提高资源管控和优化水平。在此类平台建设中突出的矛盾是如何处理信息系统架构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实际上背后的矛盾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资源管理与决策权如何解决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尽管此类问题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但是众多成功的案例表明,信息系统的集中度高于行政管理的集中度是个好方法,不仅可兼顾系统的效率与活力的关系,还能够以数据为依据来适时调整管理权的集中度。

公共服务平台

物流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物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的需求极大,催生了一类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一方面需要与下游的各客户信息系统连接,另一方面又需要与上游的社会资源管理系统连接,可能还需要与流程中的政府监管系统连接,加之服务的扩展还会涉及金融、保险等。总之,物流倡导的整合与外包原理,会产生与各种外部系统的连接需求,这些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交换的公共服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