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智慧政务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来源:中国民航报 更新时间:2021-04-19

 打造政务“智慧大脑” 提升行业治理效能 民航智慧政务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报道:只需一次登录便可跨司局访问15个业务系统,只需一键搜索便可查找覆盖民航行业监管、运行保障、投资建设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数据资源,只需一次跑腿甚至“零跑腿”便可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全流程……近年来,民航局电子政务工作有力开展,行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各个政务系统由重复、繁琐、分散的“各自为政”转向高效、简洁、集约的“整合共享”。在这张以“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建设织就的电子政务网络背后,是发展理念、治理理念的变化革新和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久久为功的持续推进。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助力“放管服”改革。百业兴盛,交通先行。为落实国家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相关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电子政务工作方面,民航同样走在前列,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奠定基础。2018年8月,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项目经民航局党组批复立项,该项目还被列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方案加以推进。

在民航局党组和民航局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民航局各司局、民航局信息中心协同配合,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项目在数据信息整合共享、政务服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交换共享 互联互通破“藩篱”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随着科技发展与全球互联互通的不断加深,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大势所趋。要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改善民航公共服务,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强数据的分析利用,至关重要。

同年,民航局的数据共享工作也在大力推进。随着《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和《民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制发,政务信息系统数量进一步压缩,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接入初步完成,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顶层架构设计也初现雏形。

由于民航局的政务信息化开展较早,各单位、各部门建立了多个政务信息系统,形成了“烟囱林立”“条块分割”的局面。如何打破这一局面,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一个“大平台”,通过业务中台将分散的众多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提供基础共享服务,十分必要。民航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自2019年启动建设,于2020年底通过终验,目前,已完成全部34个政务系统的258台虚拟机的上云迁移工作,实现了民航各政务信息系统的集中运行和统一管理,实现硬件设备共享共用和计算资源弹性分配,有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要使其作用最大化,就不能留“小金库”。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成为了必然选择。民航各单位、各部门业务繁多、数据庞杂,无法“一刀切”将所有数据直接接入,但数据资源接入不充分,平台便无法真正发挥共享交换的作用。解好这道难题,必须做到观念先行。2018年2月,民航局电子政务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要破除思想束缚,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做好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在2020年4月的电子政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上,民航局综合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入是原则,不接入是特例;共享是原则,有条件共享和不予共享是特例;按要求统一部署是原则,延后开展是特例”的“三原则、三特例”,对数据共享工作作出要求。会后,民航局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组织召开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接入调研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在《民航政务信息系统资源编目》的已有基础上,“负面清单”的概念得到引入,以“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和“三原则、三特例”为指导原则,工作组逐一司局、逐一系统开展调研数据资源情况及接入方案,整理制作出了各系统的数据资源接入工作单和负面清单,有效扩大了数据资源共享的范围,满足了业务工作的需求,为后续的技术工作铺平了道路。到2020年底,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分批次接入了28个政务系统的7850个数据资源、1069万条数据,实现了民航信息数据资源接入全覆盖,为实现民航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也要减少行业公务员访问系统、获取资源时的技术障碍。2019年5月,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统一认证平台顺利上线,通过对民航局机关、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3000余名公务员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统计,目前已完成了15个民航政务信息系统的登录用户合并整合。基层公务员表示:“通过统一认证平台,只需一个ID、一次登录,就能实现多系统访问,不必再多次重复登录,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变革的背后是治理理念的转变与治理模式的创新。全面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首先意味着民航系统内部的数据“藩篱”被打破。一线监管员反映,各系统之间安全监管信息、不安全事件重复填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基层监管一线“加压、减负、撑腰、充电”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此外,结合对民航局各司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监管局业务需求的调研结果,民航局信息中心为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发了多个数据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所接入的全部数据信息自动入库并按部门、职级灵活设置查询权限,而行业公务员则能够通过数据搜索模块对各系统的原始业务数据“一站式”搜索,并获得可视化工具呈现的数据分析结果,工作便利程度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各司局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互联互通也得以实现,依托统一资源门户和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民航局各司局、民航单位间开展了失信旅客限飞数据、通用航空航线飞行计划审批数据的交换工作,充分检验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跨系统、跨业务进行数据交换的实际工作成效,提高了行业监管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民航局还实现了与其它行政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2020年2月至12月,通过开发共享交换接口,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务院办公厅、北京市等单位累计交换疫情防控数据460批次、3235万余条,文件37000余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政务系统由分散建设向统筹建设模式转变,政务资源由重复独立向集约共享方式转变,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项目正在推动“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成为民航行政管理的新常态。

一体化政务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部署要求。“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统一认证平台建设为民航局内部、民航局与其它行政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消除了障碍,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则是要为民航局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搭建起一条高效、顺畅的“办事通道”。

2020年底,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完成建设并上线运行,平台包括服务门户、工作门户、受理办理、事项库管理、“好差评”、办件公开、电子监察等7个功能模块。通过事项库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与动态更新,申请人只需在搜索栏中查找想要办理的服务事项名称,并选择具体业务事项,就能够查看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包括其具体办事依据、材料清单、联系方式、流程图、常见问题等,进而“按图索骥”,清晰准确地掌握办事流程并线上办理。如果仍有需要,申请人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栏留下联系方式,进行咨询、建议或投诉。而电子监察和“好差评”模块,则能够加强行政审批过程管理和监督,实现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衔接。目前,该平台已有6个民航局机关业务司局、7个民航地区管理局共169个部门注册,接入10个行政许可事项,企业和群众对已接入的行政许可事项可进行网上申请、受理、办理、办结、公示及全过程查询。

“跨省通办”是转变职能、提升行政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在上线的同时,实现了与国家政务服务网“跨省通办”专区互联互通,在完成国家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基础上,又自我加压增加8个经常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涉及航空公司运营、机场建设管理、安全员资质管理、空管设备管理等9个经常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通过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企业、群众过去需要来回跑腿办理的事项如今可以少跑腿甚至“零跑腿”。民航局综合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还将有15个行政许可事项接入国家一体化平台,让更多惠及企业和群众的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好服务收获好口碑。2020年11月,民航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正式启动,通过建立政务服务评价机制,充分将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纳入政务服务绩效考评范围。据统计,截至3月20日,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申请560件,办结401件,平均办理时间为6.2天,收到1324条评价,好评率达到100%。在“2020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中,民航局政府网站获“2020年度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被评为“2020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典型案例(十佳)”。

下一步,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将配合电子印章系统,加快电子证照应用和数据共享,实现电子证照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共享,对涉企事项告知承诺制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行政许可全流程无纸化和“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记者潘瑾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