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核
来源:大河农业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6年1月3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作玉。就农业信息化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问题,郭作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您认为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服务三者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郭作玉:农业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它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主要内涵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等方面。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衔接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9月22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了以“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会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等领导同志在他们的重要讲话中都讲过上述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巨大财富,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其使用的社会化,在农业信息化中信息资源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必然要经过采集、加工、传播和利用,在今天就要依靠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智能技术,开发、传播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些事情或者过程即是信息服务范畴,即是农业信息服务。

  我理解,今天的农业信息服务应该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因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起来了,现在人们已经在围绕市场情况考虑和安排生产、加工、经营、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决策主体都需要掌握国际市场信息。

  农业信息化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要内核,与前者如影随形。

  记者: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郭作玉: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内容,概括地说,应该是指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工作的决策与管理中和农村市场主体(即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具体讲,它的内容包括: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新品种、新技术、农业质量标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及其价格情况、农产品的供求及其价格情况;农村劳动力的情况;农村资金的情况;农村土地的情况;农村经济宏观情况,国民经济宏观情况,世界经济宏观情况等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它可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垦、水利、气象、农机、农技、乡镇企业等行业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细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消费、储藏等产业化各个环节方面的信息,还可以细分为有关的基础性信息、综合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农村市场信息,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方面的信息,基本上不包括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比如学历教育、体育、卫生、社区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基本上不包括在内。

  记者: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现状如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郭作玉: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进展是可喜的。一是组织体系基本完善。目前,全国各省(区市)、97%的地市、77%的县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47%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发展了10多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二是基础平台初具规模。农业部已建立了具有较强支持服务能力的网络中心,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访问量2005年12月份日平均为270多万人次,在国内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一位、在全球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二位。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有2万个,占乡镇总数的40%以上。近年来,我国农业网站的发展,从数量上看如雨后春笋一般,目前约有5000家左右。三是决策支持能力显著增强。农业部门已建立起基本的信息采集系统,启动了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27个省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定期分析会商制度。四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部建立了以“信息发布日历”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发布工作制度,形成了部属“五个一”媒体为主体的信息发布窗口。几年来,农业部已经通过自己的信息发布窗口每年都向社会发布农村市场信息300多条,包括日常信息、重点信息和行业指导信息。各省(区市)农口部门也都建立了信息发布窗口,开辟了服务渠道,努力扩大了服务范围。五是服务效益日益显现。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各级政府领导、企业及广大农户的好评。六是电子政务凸显成效。农业部门行政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我国已经发育出了多种性质、不同规模、不同专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主体。从横向角度看,这些主体是多元化的。它们包括相关的中央机构、政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相关的科研、教学单位,相关的社会团体、经济实体,相关传媒,有政府的服务也有民间的服务,有农业系统内的服务也有农业系统外的服务。从性质上看,它们包括政府性质、准政府性质、教学科研单位、社团组织和各种信息服务组织。以上各种性质的信息服务机构(或者个人),它们之间的关系纵横交织,每元都能通过自己的系统直接连通上级和农村市场主体,各元之间又彼此相连,它们构成了多元复合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其信息服务有着较好的互补性。

  多元化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供给问题,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农村市场主体从政府部门和媒体那里,目前已经能比较快地得到政策、市场、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万农村经纪人能够定期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在不少地方,信息服务成效已经比较明显。多年来的一种事实可以证明,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供给日益丰富多彩(哪怕是寒冬腊月),优质产品率不断上升,新品种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人们春夏秋冬生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毫无疑问与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消费偏好、市场行情、科学技术等)的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基础建设总体上偏弱,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规划不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够,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不够,农村市场信息质量不高、适用性不强,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和覆盖面窄,农民使用信息的能力比较有限,等。

  记者: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重点是什么?

  郭作玉:我国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后大体经历过统计信息服务为主、政策信息服务为主、农产品供求与价格信息服务为主、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为主的不同的时期。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之后,贸易领域拓宽了,开放度高了,关税降低了,贸易量增加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围绕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各种国际磨擦也增多了。在国内市场上,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及不断地强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消费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和追求。

  食用质量低劣、变质、有毒的农产品,从来都是让人反对和深恶痛绝的,但是,只有到了今天,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基本解决,人们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空前提高,对外开放度提高,面临农产品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产品质量标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顺理成章地成了特别突出的问题,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向来都是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的,所以目前这一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新措施、新技术、新进展就成了它追踪反映和服务的重点。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是什么?

  郭作玉: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说是服务手段和能力的建设,是条件建设。2005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金农工程”被批准立项了。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就是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实施这一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农业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体系。总体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地在若干阶段内完成。其中“金农工程”一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网络。即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为此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队伍的建设,中央和地方在投资和工作方面有一定的分工与合作,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转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成功,发挥效用。

  记者:怎样做好与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

  郭作玉: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尤其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与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信息服务,已经是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

  与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一系列信息内容要求,如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行情及趋势分析、应对世界贸易挑战、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内容。它需要一个相应的体系支撑。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全国农业工作系统、商务工作系统、海关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统计系统、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有关社团组织、有关企业、有关媒体等。这些信息服务主体,有的是自上而下的系统,有的是横向排列的一个群体,他们各自有着自己内部的组织网络和物理网络,他们彼此之间实际上又发生着工作联系和交叉着信息服务,他们都既是信息需求者又是信息服务者,他们要合力上演国际市场信息服务的活剧。这样一项事业,这样一部活剧,无疑需要科学有序的组织,同时要有一定的规划。其组织与规划,农业工作部门要牵头并要多做工作,起草好发展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对有关信息资源进行协商整合、开发与利用,建立并运行好一个农业国际市场信息服务的系统。

  要注意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即善于抓住最迫切的信息需求或信息服务的主要矛盾。即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来组织相关的信息服务。农业国际市场信息服务,当前最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内容,应该是国际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贸易争端及其解决的思路与办法,等。

  为了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有关部门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确立一些课题并组织专题研究。例如信息服务体制,信息服务机制,信息服务政策,信息服务规划,信息服务体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模式,信息服务渠道,信息服务方法,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与商业化,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发达国家信息服务的模式及经验,等。

  应该增强信息服务的积极性,增强信息服务人才力量,增加经费支持,等。

  记者:农村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哪些方面入手?

  郭作玉: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改进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强化农业部和省级农业部门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设,搞好批发市场价格采集、分析和发布。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涉农信息共享。

  随着“金农工程”的实施,要重点推进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和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制度,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信息支持。

  在部省两级农业部门建立以实用技术和推广实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建立和推行全国科技信息统一目录管理系统,从国家和省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入手,实现科技信息的联网检索查询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纵向打通,进一步建设好部省农业部门网站联网运行的“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该系统要继续完善功能和提高处理能力,逐步实现全国县以上农业部门网站的联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办好中国农业网上展厅,集中展示我国名特优农产品和龙头企业。

  加强信息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培训,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和村组干部为主要对象,发展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采用电话、电脑、广播、电视、电子屏幕、手机、小灵通等多种终端以及集市散发信息传单、村公告牌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健全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实现申报流程计算机管理,为申报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南、审批项目办理状态和结果查询的“一站式”服务。

  记者:农业信息技术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郭作玉:国际上把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称之为农业信息技术(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IT)。它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等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之一,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根据其在农业应用领域里的不同,目前主要涉及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农业信息技术,既然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等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它们天然就具有信息服务的性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如卫星遥感技术所进行的农作物估产和自然灾害监测,就是及时地、准确地、高效地、大范围地获取图象与数据信息,以供决策之用。再如农业自动化技术所提供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信息,以供生产与管理之用。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只要我们把目光投到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未来的推广领域,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块全新的天地,就会发现它们在信息服务事业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力量,具有无可置疑的作用;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强化我们信息服务的手段和能力,就是在实现传统信息服务方式向现代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在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在”为“自为”。一句话,发挥好农业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今后强化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传统信息服务方式向现代信息服务方式转变的主要决定因素。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农民利用农村市场信息的能力?

  郭作玉: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由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共同决定。外在环境是指一个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比如用电、上网、信息供给等外在条件。内部因素是农民自身的条件。如信息利用意识的强弱,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对信息内容的熟悉程度,文化素质的高低,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分析判断能力的大小,预测事物发展能力的大小,等。从全国看,不同地区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同一地区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做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其中应该包括培养和不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政府要拿出财政力量支持,首先打造外在环境,农业及有关部门负责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要编写一套教材。教材的内容应简单、实用、易学,结合实际。应该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逐级培训,还可以通过农广校远程教育培训、中国农业信息网在线培训等形式。有的地方在提高农民利用农村市场信息的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给予总结,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