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牵头组织各旗县区、各部门对标自治区营商环境巡视反馈、自治区政务服务绩效考核以及网上政务服务评估存在问题,集中开展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强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将网上政务服务由“可办”向“易办、好办”加速转变
□记者 郭燕
“一网办、掌上办”,2020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从“在线服务成效度”“在线办理成熟度”“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疫情防控支撑”等方面着手,致力打造“包你满意”网上办事之城。
近日,记者了解到,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牵头组织各旗县区、各部门对标自治区营商环境巡视反馈、自治区政务服务绩效考核以及网上政务服务评估存在问题,集中开展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强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将网上政务服务由“可办”向“易办、好办”加速转变。
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陈建明告诉记者,这次集中提升行动,主要是解决各级政府部门网上政务服务标准化、常态化工作不到位,基层网上政务服务事项覆盖、办事指南、数据同源等方面存在的细节问题,推动各级各部门从技术、业务、运营、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从4月14日开始组织各地区、市直部门开展集中办公,力争一个月内基本整改完毕。
针对目前网上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将全面核查填报内容,对每个事项的网办深度全面自查整改,逐一验证申报易用度,并明确专人长期检查监测。各级各部门将通过一体化平台,统一发布事项,实现事项同源、同步更新。各旗县区重点加强基层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的事项梳理,确保所有部门、所有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事项全覆盖。市直部门也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行业”原则,强化事项标准化建设,对一体化平台上同一事项名称在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必须统一。各级各部门还将重新梳理全市“通办互办”事项清单,抓紧梳理各行业“一件事”,形成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并纳入当地政务大厅集成办理。
我市集中开展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全力打造“包你满意”网上
记者了解到,我市正努力搭建“全景式”网上政务服务环境。借助互联网在政务服务中的作用,与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共享数据,拓展多场景应用,加快接入特色应用,建设特色专区,全方位搭建网上政务服务环境,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一网通办”首先要实现数据共享。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了解到,从2020年起,市工信局就筹建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目前共获取自治区共享平台下发数据资源目录2464条,信息资源3740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还先后组织市直部门分批开展数据对接集中办公,并阶段性完成了事项、办件、监管、电子证照、身份认证等数据汇聚。通过自治区综窗系统,打通了与自治区14个厅局26套垂建系统的数据共享,累计共享数据1200万次。
在实现了“数据跑路”的基础上,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还不断拓展网页端、手机端、自助端、银行端等多场景应用,汇聚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9000多项,网上可办率达98.2%;各行业高频特色应用接入“蒙速办”92项,有176个服务应用上线自治区政务服务网“特色专区”,在数量和质量上居自治区首位。
如今,点击进入“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包头站)”,就可看到在“特色专区”里的“特色专题服务”“便民应用”“便民热线”等服务板块,实现跨省通办,还可查询企业红黑名单、公积金、交通运输、信用查询、社会保障、医疗报销等高频信息。还可下载登陆“蒙速办”APP,切换到包头站点,点击“办事服务”——“帮您办”栏目,对市、旗县区两级“帮您办”事项清单、服务流程、热线电话等内容一目了然,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的便利性。此外,企业群众还可关注“蒙速办”小程序,以最快速度申领和出示“健康码”,方便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中使用,实现“一码走遍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