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作业的整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辅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制作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建造大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施行标准晋级举动,加强全工业链规范作业的统筹推进,强化要点和根底公益类标准拟定,加快老旧落后标准复审修订,大力发展先进集体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促进工业根底高级化、工业链现代化,增强要点工业和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才能。
首要预期目标:组织制定和修订服务制作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造所需的标准1500项以上,其间要点和根底公益类标准800项以上。在10个以上要点范畴施行百项集体标准使用示范项目。要点范畴国际标准转化率到达90%,鼓舞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拟定100项以上的国际标准项目。
一 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工作的统筹推进
1.加速建立要点行业全产业链标准图谱。围绕要点产业图谱,从稳定产业链、疏通供应链的视点动身,梳理相关环节已有和正在执行的标准,查找存在的标准短板、分析新的标准需求,编制与产业图谱相对应的标准图谱,反映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技术共识和发展趋势。
2.围绕全产业链条推进标准体系建造。打破传统的行业和领域壁垒,打通产业链堵点,深化产业链上中下游规范的协同协作。加速建立健全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协同作业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进形成一致协调的标准体系。
二 扎实做好基础和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3.加强行业基本标准和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开展制定高端钢材、高温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民用飞机铝材、石墨烯、电子专用材料、天然纤维材料、再生化纤材料等新材料和关键材料标准,提高稀土材料、钢极端环境功能材料评价、化肥等相关标准的技术水平,支持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等工艺标准的制定。加强机床、基础制造设备、等工业机床标准,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标准,仪器仪表、基础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专用设备等标准的制定。加快工业领域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加快起草消费品重点产品、汽车安全、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单位产品能耗、民爆产品、石墨和萤石取样选择、无线充电设备通用射频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4.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标准刻不容缓。大力推进船舶组装智能化制造、智能船、液化气船、动力设备、石化通用设备、重型机械、节能环保设备、农机设备、化肥、陈年产品、钢铁物流等标准的制定。支持工业机器人通用模块、感知移动和操作模块、的接口和安全标准,支持压铸行业商用移动清洁机器人、消毒服务机器人、取送打磨机器人的标准制定。加强危险化学品乘用车、商用车、运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安全标准的制定。增加纺织、轻工、食品等重点领域的标准供应,推动消费品行业增加、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以民用爆炸强制性国家标准为牵引,加快配套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功能性等关键指标。
5.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合标准的制定。开展集成成熟度、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设备云、制造数字化仿真等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制定、供应链协作、数字双胞胎、供应商分类、综合服务、数字车间等关键标准,制定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纺织、汽车、家电、家具、电工0x 1775民用爆炸等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及应用标准。加强制造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应用标准研究,开展服务型制造标准研究。统筹推进、 logo分辨率、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发展,大力开展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标准研究,支持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行业应用标准发展。
6.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基础设施标准的制定。大力开展5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域名服务与管理、高速宽带、未来网络、互联互通、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区块链、量子信息、卫星通信与导航定位、网络与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和智能终端未成年人保护、信息技术服务、人机交互和信息无障碍,研究制定无线电新技术与电磁兼容、无线电发射设备标准, 电动汽车及充电和更换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添加剂制造、无人驾驶飞行器、集成电路、高级计算、新显示器、人员培训等。 稳步推进汽车联网(智能联网汽车)集成创新标准制定、超高清视频新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健康养老、5G医疗健康、信息消费。
7.制定工业低碳和绿色制造标准。制定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低碳碳排放、节能增效、节水增效、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工业园、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建材产品评价、工业节能监测、节能诊断、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业废水资源利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再制造等相关标准的制定。继续制定车辆油耗限值、试验方法和标签标准。启动钢铁、轻工、汽车、纺织等行业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研究。
三 优化提升标准体系供给结构和水平
8.编制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强制性标准整合简化的基础上,围绕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船舶、飞机、民用爆炸和通信行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编制了行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比借鉴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明确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标准项目规划和时间安排。
9.加强关键领域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根据技术进步、产业快速发展和综合发展的需要,修订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电动汽车、汽车联网(智能联网汽车)、智能家居、云计算、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等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南或路线图。我们开始编制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纺织、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积极推进智能船舶、物联网基础安全、5G工业互联网、5G医疗保健、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区块链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0.优化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的供给结构。优先支持重点和基本公益标准的制定,逐步减少通用技术和产品行业标准数量,重点和基本公益标准比例逐年提高5%。加大行业标准审查修订力度,对实施5年以上的行业标准进行全面审查和适时修订。鼓励采用修订表修订行业标准,提高修订响应速度。
11.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素质的群体标准。继续实施100个集团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提前制定创新的集团标准,及时满足行业和市场的迫切需求。支持制定技术水平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先进群体标准,鼓励制定质量等级评定群体标准,促进实现优质优价。组织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对现有集团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
四 持续深度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
12.不断提高国内外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开展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的转化评估分析,进一步找出薄弱环节。围绕薄弱环节、消费促进等重点领域,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对标合规行动,瞄准国际先进标准,不断提高国内标准技术水平,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提高至90%。
1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制定。支持国内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深入参与ITU、ISO、IEC、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等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国际同行共同建立国际标准,积极为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做出贡献,提升国际标准的风险防控能力。
14.积极支持中外标准化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协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与国际同行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围绕共同关心的领域,形成标准化共识,不断扩大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朋友圈。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组织编制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外文版本,促进我国技术、产品、工程和服务的国际化发展。
五 积极推进重点标准的有效实施
15 .特别重视关键标准的实施和评价。组织实施2年以上的重点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实施效果评价,加快建立重点标准实施统计分析报告制度。继续推进行业标准的全面公开,鼓励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对生产者、使用者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关键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16.支持积极采用先进的适用标准。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规划时,促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先进集团标准的引进。鼓励企业在R&D生产、经营等环节实施先进标准,引导产业链企业基准化、标准化。采用质量等级评定的集团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标准化意识。
六 大力营造良好的标准政策环境
17.进一步巩固各方在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组织承担行业标准审查等相关任务的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协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的评估,公布行业标准初审机构名单,明确业务领域、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巩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和标准化协会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和评审、标准解释等方面的职责。
18 .加强对标准制定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组织全面清理实施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对不能按期完成的标准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对于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的行业标准项目,及时调整或取消。无正当理由逾期2年以上且占行业标准项目10%以上的行业标准项目,暂停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制定新行业标准的任务。
19 .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从行业标准项目审批到行为准则和审查时间评估的全过程,建立新技术、新产品行业标准快速通道,确保外商投资企业、中小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依法平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鼓励制造业个体冠军等优质企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推进加快引进《工业和信息化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规范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设立、调整和变更。
20 .推进行业标准信息化建设。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从行业标准项目立项、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审批全过程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强行业标准制定过程的实时监管。加强对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和标准化协会的监管,督促其及时披露相关行业标准的工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