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5年了!回首吉林公安网上政务服务的成长之路
时光飞逝,转眼间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5年了,在这5年里,吉林省公安厅互联网+公安工作处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平台建设与应用,先后对平台进行3次升级改造,并陆续推出了车辆管家、证照管家、身份证补换领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功能,坚持优化创新,不断提升吉林公安政务服务能力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6年4月6日,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推出平台PC端、“吉林公安”APP和服务号三种使用方式。2016年底,平台迎来了第一次优化升级,完成平台162项服务功能的优化和改造。2017年底,平台进行第二次升级改造,细化348项办事指南,优化75项操作流程,同时推出车辆管家、我的出租屋、出入境自助服务厅等十项服务功能。2018年底,平台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升级注册认证方式,并推出证照管家、交警现场处罚扫码缴费服务功能。2019年底,平台完成第三次升级改造,基础架构整体优化,对接“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建设新一代移动警务数据交互平台,交互时间大幅缩短;从基础架构、业务流程、页面布局等三个方面,对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三种应用方式进行重新设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持续创新平台功能,推出EMS全流程、居民身份证补换领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互联网+公安”平台这5年来的成长变化。
从实名核验到实人刷脸:线上认证更可靠
2016年平台上线之初,平台认证采用姓名+身份证号的弱认证方式, 2018年底,通过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认证方式升级为“实名+实人”的强认证方式,用户脸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目前,平台共实人注册239万人次。
从延时等待到秒级交互:业务反馈更及时
平台建设之初,受公安网和互联网交互技术和数据传输硬件限制,群众使用平台办事存在交互延时,影响应用体验。2019年底,通过创新“三朵云”建设方案,建设新一代移动警务数据交互平台,数据交互时间由过去的最长等待30秒转变为毫秒级,使用体验大幅提升。
从查缴分离到多车管理:车辆管家更便捷
针对群众对车辆违法查询、积分查询、违法缴费等车辆管理需求增大,但存在操作应用时间过长、登录方式较为繁琐等问题的实际,2018年,平台推出“吉林车辆管家”小程序,具有快捷登录、多车管理、操作省时、查缴便利等优势,实现车辆记分、违章、缴罚的一站式办理。
从掌上申报到线上全程:网上服务更全面
2020年,吉林省公安厅深入合作省邮政公司,对平台EMS邮寄功能进行优化升级,上线EMS全流程服务功能,在过去办事材料线上审核、办理证件邮寄上门的基础上,增加线上邮寄下单、在线邮费支付、订单实时查询等功能,全面提升平台全流程网上办事体验。
从办事窗口到场景多样:应用场景更广阔
2016年,全省公安办事窗口增设平台线上预约办理通道,群众凭平台预约成功的截图即可享受优先办理。2018底,依托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和人脸识别技术,平台上线身份证、居住证、驾驶证、行车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等七类实体证件的线上认证通道,在向群众提供证照信息查询、证照到期提醒等服务的同时,精心打造旅馆业住宿登记、网吧上网实名登记、机动车维修业信息采集、开锁业信息查验等线下应用场景,拓展平台应用范围。
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鼓励。未来,吉林“互联网+公安”工作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平台功能、丰富网上服务,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更全面的网上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