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创业一直在路上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1-07-05

侨智先行 活力杨浦丨章海东: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创业一直在路上

对于章海东来说,他的家一个在上海,一个在(中国)香港。上海是他的出生地,也是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的总部;而香港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他创立第一太平洋的起点。十余年来,他在两地间奔波往返,是一名典型的“沪港人”。
他身上有着香港青年的积极务实。从“技术男”到民营企业家、投资人,梦想、执着和诚信是他的人生关键词;从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人工智能,在“辛苦却又开心”的创业路上,他用八个字勉励自己:脚踏实地、与时俱进。

年少时埋下的创业种子
“那个年代,香港的李嘉诚先生就是我们的偶像。读初中开始,我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年少时,章海东的内心就种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梦想着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名人传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点燃了他的理想。
高中毕业后,章海东选择赴美留学,1999年至2001年期间先后在美国创办了三家IT公司,其中两家都被成功收购。后来,他回到国内,供职于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和企业级应用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在担任北方区总经理期间,Oracle华东地区的业务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签订了很多央企的大单。
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章海东还是动了创业之心。2005年他回到香港,白手起家创立了第一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把他在美国研发的FirstBPM(企业流程管理)软件产品引进到中国。但在头两年,公司一度因为资金问题面临破产。一些朋友被章海东的梦想和执着感动,凑钱帮他渡过了难关。反过来,章海东也对朋友们做出了还款承诺。“不管创业成功还是失败,诚信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FirstBPM是一个整合平台套件,具有灵活的流程定义和组织架构设置,能和第三方现有应用软件做无缝集成。但在国内,当时中国企业的流程化建设不如国外流行,尤其是在大陆,更多企业熟悉的是ERP管理系统或OA办公系统,对BPM还很陌生。章海东说,自己和团队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市场培育,与客户进行沟通,向他们解释BPM和ERP、OA的区别。
如今,FirstBPM经过不断迭代,已被不同行业的客户广泛使用,包括各大企业、金融机构、制造业、公用事业及政府机构,结束了该领域多年来被美国公司垄断的局面,成为整个亚洲区颇有名气的BPM产品,专利和知识产权更是成为服务客户的通行证。
视创新为“生命线”
2008年,章海东回到出生地上海,在创业环境友好的杨浦区创立了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在大陆适应一段时间之后,章海东发现,国内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优惠政策,政府工作务实透明,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免去了企业很多烦恼。在持续创新的道路上,第一太平洋也开始加速前行,持续创新,旨在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不同的IT软硬件服务。
随着创业时间的增加,资金和人脉的积累,章海东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发现了市场机遇,先后在AR、VR展现、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投资。
在业务拓展的同时,章海东深刻明白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创新是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生命线”。集团旗下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港口人工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闸口改造、智能理货系统、大型设备远程控制,能够实现港内无人驾驶,用先进算法避免人为错误,降成本、提效率。

第一太平洋AI参与智能化港口建设
2017年,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与德必集团联合在虹桥商务区打造硅谷人工智能(上海)中心,并在此成立了一家专门的人工智能培训机构,与硅谷知名科技企业深度合作,联合研发核心技术课程、工程案例场景应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但章海东也坦言,人工智能产业,包括互联网行业,其实更多的是靠市场的力量来发展。但有些企业对投融资,包括政府能够提供的服务,并不了解。“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为这些AI企业提供更多服务,让他们在创业的路上、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顺利。”2019年,在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等13家单位的共同发起下,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成立,章海东任会长。在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秘书处,可以看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创新论坛、2021机器视觉论坛、征求《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系统测评规范》团体标准意见、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安全合规管理交流研讨会……近几个月的工作安排已经满满当当。

章海东受邀出席行业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创新应用主题论坛
看到如今年轻的一批创业精英,章海东笑称自己已经是个“老兵”了。但他时常会翻出手机里的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创业之初,在终于拥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和属于公司的白板之后,画的一张“事业蓝图”。他问自己:创业最初的理想和梦想,能实现吗?“我想我一直会为我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目标不断的进步和前进,不管遇见多大的麻烦和困难。”
努力成为沪港“亲善大使”
作为一名在沪港人,章海东身兼香港沪港校友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和上海香港联会地区常务理事、上海杨浦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他表示:“我个人理解的社会身份,并不是说要从社会组织中索取什么,而是能为其中的成员贡献什么。”
章海东曾表示,随着沪港两地的交流交往不断深入,大批港商来到上海,他们喜爱上海与香港相似的开放环境,他们感叹上海充满着时代的机遇,他们更喜欢上海四季分明的天气。要做好沪港两地的“亲善大使”任重道远。
对于和他一样有着创业梦的香港青年,章海东也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回首自己在上海打拼的十多年,章海东分享道,从透明度、公正性来说,上海的营商环境在全中国名列前茅;在政策和资源方面,也会积极向创业者倾斜,“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方便更多乐意来沪发展的海外人士。

章海东,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