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线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21-08-30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终于有法可依。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是继《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互联网法律,而且是与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法律。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在某平台上注册了账号,转头就接到了营销电话和短信;买了某平台的会员,价格反而比平常更高;使用某APP前必须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不提供就不让用……凡此种种肆意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让用户不胜其扰,而且还可能给用户带来财产、名誉等损失。《个人信息保护法》直击生活中的这些痛点,提出了明确规范,如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等;针对滥用“人脸识别”,法律要求在公共场所安装设备应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且收集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等,消除了公众的后顾之忧。

过去几年,我国在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行动。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自2019年起连续多次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对未按要求整改的应用进行下架处理。2020年,工信部联合行业协会发布《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为行业健康发展及监管部门执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以来,工信部启动互联网行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四方面8类问题,涉及22个具体场景。这些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规范了互联网企业滥用权力的行为,保护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但是,数字化时代,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无处不在、花样百出,经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仅靠行政手段治理是不够的。此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围绕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定一部全面系统规范的专门法律,无疑将有利于改变之前法条缺失、标准不同等尴尬局面。该法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利用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这部专门法律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还将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引导科技向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该法的出台契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的真切体现。

作为国内首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该法的出台势必对涉及处理个人信息的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大型互联网平台设定特别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对严重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停止提供服务。从长远来看,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引导互联网企业科技向善、创新驱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相较于立法,法律实施后如何落地,如何真正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犯才是重点。这就要求执法部门首先要严格执法,对于违法收集、恶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绝不手软、严惩不贷;其次,公民也要敢于用法、善于用法,面对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是社会最低的道德标准,在执法过程中,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个人隐私、创新引领发展的风气。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发展好、保障好,使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要达到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