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警惕形式主义借电子政务重来
眼下,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正成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趋势。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先进的“数字化基建”在许多地方出现走样跑偏,不仅没有达到“方便”“减负”的初衷,反倒给基层增加了不少负担,沦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与传统形式主义不同,“数字形式主义”的“画皮”更加光鲜,也更具隐蔽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一不是技术风口,政务服务借势提质增效,也是更好为民服务的内在要求。但许多地方只图“有”,不管“用”,更不想“优”,一股脑上马反而闹出不少笑话。有的给老年人开发助餐APP,结果界面复杂,无人会用;有的给政务大厅搞区块链,结果后台还是各自为战互为孤岛,前台办事依然繁琐;有的给城市管网阀门装芯片,结果远程抄表没有实现,反给市民生活添堵……更不用说电子台账、数字表格、两微一端等任务轮番摊派,挤占基层人员工作时间不说,等到热潮过去,无人维护之下又是一地鸡毛,造成严重浪费。
电子政务何以成为“数字枷锁”,其实质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之所以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变成了如今网上的“门难找”“脸不见”“话不说”“事不成”,就在于一些管理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把口号、噱头、数据作为政绩展示的“秀场”。如此设计思路之下,政务服务自然难逃“面子工程”的大坑。要看到,提升治理能力,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是目的,服务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才是目标。城市治理也好,民生服务也罢,只有将各项创新举措真正方便有效对接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上,才能释放出技术红利。
清理“数字形式主义”,关键是考评指挥棒要求实务实,不能看表象、唯数字、玩虚活。人工智能客服上岗,回复区里是不是对答如流、直击要害;官微官博运营起来,消息发布能不能及时有效、通俗易懂;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落地,其迭代维护有没有听取基层意见、落实群众要求?以“实”字为评价标尺,引领电子政务的设计思路、建设方式、评价机制,才能压缩形式主义表演的空间,才能打破“一片火热、逐渐降温、凉凉收场、另起炉灶”的尴尬循环。
今天,我国网民已突破10亿,越来越多人已习惯通过网络与世界打交道,是“数字服务”还是“数字形式”,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官僚”,大家看得一清二楚。电子政务建设应当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在不断创新“形式”的同时,破除一切有害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