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教育的热症
随着2001-2002年北大、清华相继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一些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的南下北上,西出东进的调动工作岗位,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开始了重新大洗牌、大整合的黄金发展阶段。其中大有红红火火、热火朝天之势,令新闻学界的同仁们感到无比欣喜和鼓舞。在此我姑且称之为“热症”,其表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办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办学规模上,继续发展和扩张。这种发展和扩张既有内涵式的,又有外延式的。如今,且不说很多综合性大学或早或迟地开办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有的则在原来新闻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师范类、理工类、民族类、警察类、军校类,经贸类、体育类、电大类、成教类、民办类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新闻传播系科,至于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研修班就不计其数了。据统计全国已有230多个高校成立传媒院系,新闻传播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1]不仅如此,学历教育层次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一应而全,一些高校争相申办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不能申请的,想方设法挂靠在相关专业招生。一些新闻媒体也积极与高校联合办学,如2002年湖南广电集团与湖南大学联合成立了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而湖南教育电视台早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院台合一”的公立传媒类综合院校——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甚至一些新闻媒体还与高校联合申请博士后流动站。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闻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因此当前的新闻学教育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可谓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好不热闹。办学规模的扩展极大地满足了当前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其次是出书热。随着新闻办学规模的扩大,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类书籍,如雨后春笋,竞相出版,人大版、复旦版、北广版、中国广播电视版、新华版的新闻传播方面的书籍,一套一套的,随处可买。这些书既有对过去旧版本的更新,又有许多新著。这些书出版得快,销售得也不错。由于大量教材和论著的出版,基本上告别了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短缺的时代。不仅如此,一些学者大量及时地引进了国外新闻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学术视野,大有显学之势。
再次是报考热。最近几年无论是高考,还是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数持续增加。且不说人大、复旦这些名牌新闻院系的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一直就很高,就是像类似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些新办不久的院系,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在文科类别中一直是最高的。而每年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在成倍增长,以至于每年的录取比例大多在1:10左右。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点和规模虽然较过去有所增加和扩大,但仍然满足不了求学者的需求,如2002、2003年报考复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每年都有一百多人,而录取的总人数就十来个,很多人都在挤这根“独木桥”上。
二、热症探因
新闻传播教育在最近几年的确很热,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情势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原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新闻事业,还是新闻业的经营管理,抑或是传媒技术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0年,我国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944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216座,其中电台294座,无线电视台343座,有线电视台21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87座,教育电视台75座。[2]如果说过去主要以单一的报业构成模式为主的话,那么如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足鼎立,各自大展鸿图。不仅如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等开展公开的新闻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形式被广泛采用。新闻媒体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理念的确立,激光照排、非线性编辑、网络通讯、便携式卫星传输、数码相机和摄录系统等技术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刺激了传媒业的发展。此外,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等相继整合、发展,在加剧传媒竞争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大量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合理流动。总之,新闻实践的迅猛发展,迫切呼唤着多种技能层次、多种知识结构的新闻人才,这无疑在客观上刺激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其二,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加速了新闻教育发展的步伐。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的扩张发展以及社会急需人才的现实情状,国家对高校招生一直实行扩招政策,这种水涨船高式的政策倾斜有利于新闻教育的发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高校扩招的同时,国家从现实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1997年新闻学由原先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这不仅提高了新闻学科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为新闻传播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新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三,第四媒体的出现,迎来了传媒发展的新曙光,进一步刺激了传媒人才的新需求,这为新闻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契机。国际互联网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人们意想不到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可谓风起云涌,漫卷全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2002年1月15日发布的第九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254万台,上网用户人数达3370万。网络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使传统媒体的人才纷纷向网络传媒位移,从而加剧了人才的断缺现象;另一方面网络不同于传统传媒,它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当然其中也有严峻的挑战。
此外,新闻职业在社会中的优势地位以及现实利益的驱动,使得很多人在不懈地朝这一理想目标去追求、奋斗。历年来新闻类学生生源既广泛又十分优秀,这给新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不过,这也抬高了人们对新闻教育的期望值,倘若不能实现“高进高出”,很容易招致人们对新闻院校的批评和指责,因此多数新闻院校办学特别认真。
三、新闻教育的困惑
面对新闻教育热火朝天的情势,新闻学界的人们既感到欣喜和鼓舞,同时普遍有一种困惑和忧虑感,这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办学的盲目性,出现了新闻教育的质与量的矛盾困惑。新闻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确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新闻人才,满足了一些燃眉之急。然而应该看到,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在量的扩充上确实很大,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而申办此专业的趋势并没有趋减之势,这就势必造成办学的盲目性,甚至泛滥。量的扩充势必会影响教育的质,并造成新闻人才的相对过剩。据南京某高校今年毕业的新闻硕士感叹道,今年除了2-3位同学有机会进新闻单位工作外,其他近20位硕士都改行它业了,新闻硕士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一般本科和专科生的就业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现在该到了适时调控的时候了,因为倘若漫无目的地再开办下去,一旦违背新闻教育规律,其后果不堪想象。据说现在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这个问题。
其次,硬件不足,软件太软。这里的硬件,主要指办学的物质条件。我们知道,开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成本是很高的,相对于其他人文学科来说,需要高投入。除了一般图书资料、计算机设施建设外,还需大量的新闻实验室建设。比如一套电视采编设备,少者几十万,多者几百万、上千万。这样的高投入作为一般的高校是很难有此财力支持的,倘若强行开办此专业,那么教学质量和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其直接影响就是对教育产品——学生是否适应现代新闻实践的置疑。而这里的软件,主要是师资。由于我国现代新闻教育开始的比较晚,如今又大规模地开办,因此教师队伍相对不足。于是,一方面出现了大量非科班出生的教师改行从事新闻传播学教育工作,这就存在一个由相关专业向新闻传播学专业角色意识的转换问题。再说这些教师,甚至包括科班出生的教师,很多人没有新闻从业的实践经验,而新闻教育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这种教师队伍的构成无疑对当今新闻学教育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出国热的冲击以及新闻媒体高薪的诱惑,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离开新闻教育岗位,这对教师本来就相对不足的状况,又平添了一层雪霜。于是一些老教师依然担当教学科研的重任,青黄不接的断层状态很难改变。而一些知名的学者,各高校新闻院系则纷纷以各种优惠条件聘请,这样就出现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竞争之势,从而加剧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的形成。
再次,教育观念陈旧,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改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我国的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新闻传播现象,但我们的新闻教育观还秉承老一套不放,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不能适应全球化、网络化的需要。比如,缺乏通才教育观和系统教育观,重自身轻市场,不是培养素质和能力,而是培养技术能手(技工),而这方面很多院校又没有条件。尤其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新闻教育基本上是被动的跟着走,缺乏前瞻性、研究性教育意识。陈旧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学内容与目前的新闻改革实践存有相当距离;专业设置与新闻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不适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满足新闻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实习中重输出轻反馈等等。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如今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出时代的特色,个别教材几十年没有修订,一些新闻学术观点长期得不到突破,新闻理论研究存在相当程度的滞后性,新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新闻实践。”[3]不仅如此,由于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目前大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手段相当落后,大多是“小米加步枪”、小作坊式的“徒手道”和“地对空”,重知识灌输而轻技能训练,实践性不强。因为缺乏必要的实验设施,即是有,也是设备老化,或是淘汰落后的,或是电台电视台用旧的,根本不能与新闻实践同步,所以无法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排上用场,大多要在媒体先回一下炉。这种教育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性等弱点。新闻人才的质量大打问号。
此外,新闻教学科研与火热的新闻实践严重脱节,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呈现不适应状态。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无疑需要相当的新闻理论基础、政策水平和丰富的知识,但也需要丰富的新闻素养和新闻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中,应该需要来自新闻第一线的编辑、记者,但目前新闻教学人员中,来自新闻单位的却很少。由于教师普遍缺乏新闻实践工作经验,自己又很少走出去,因此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缺乏有效沟通,严重滞后于日新月异的新闻实践的发展,有人形容为“慢三拍”。这样使得一些新的实践经验无法迅速地反映到新闻教学中来,也使得新闻实践很难得到理论的及时指导。这种脱离实际的、封闭的教学结果,只能是隔靴捎痒,讲不深、说不透,或“纸上谈兵”,或依葫芦画飘,照本宣科,甚至想当然。这与国外及港台相比反差极大。据一项调查,在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美国大学新闻学院中,5个教授中有4个坚决主张要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聘为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只有37%的人认为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博士学位。而大部分教授认为,和博士学位相比,新闻从业经验更是聘请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4]至于科研方面,目前虽然出书频繁,但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纵观这些著书,相当一部分著作是纯学院式的研究,而真正有份量、有厚度,且源自实践并指导新闻实践的著作很少。为此有人形容如今的新闻书大多停留在出教材的阶段,这与其它人文学科如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相比,其学术水准的差距就大矣。
四、对症下药
面对当前新闻教育的种种情状,在新世纪之初,回顾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寻找对策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许多学者在认真反思这些年来我们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很多及时可行的办法,也开出了对症的良药。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高度注意。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然而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已不太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新闻教育观。在当前形势下,首先应树立大新闻教育观,所谓大新闻教育,是指以培养新闻从业人员为基本任务的新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活动。这是一种广义的、系统的新闻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复合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观念、一体教育观念、职业教育观念、有偿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5]其次要树立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品牌教育观。改变过去单一化的旧教育,坚持多学科、多结构性教育,即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走多学科渗透交叉之路。第三要有新闻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的意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应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在保持总量基本适度的前提下,把教育的重心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升。二是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处理好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几个关系链: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社会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学校提出直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出人“适销对路”的面向21世纪的新闻工作者。
二是要完善教育学制,转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医学、商学有类似之处。因此有学者提出,既然医学院都是五年制,那么新闻学这样特殊的专业,大学本科学制非用五年制不可,并提出第一、二学年,学生在其他院系专修某门专业知识和公共课程,大三时,学生除学习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这两门新闻专业基础课外,主要精力放在泛修外系的课程上。大四时则集中学习新闻课程,大五时学生完成专业实习、新闻专业论文和一、二年级所学专业论文各一篇,论文通过者,且大三、大四年级选修了一、二年级所学专业课,学满学分的,则可颁发双学士学位。如英语过了六级,政治思想素质好,成绩优秀的则免试升入硕士阶段学习两年,攻读硕士学位。[6]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这方面曾做过类似的改革: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普通本科与特色本科同时推进的战略(2+2的理工转文,即从理工科二年级学生中招收一批转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行新闻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即信息传播与多媒体技术)同时并举的战略。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新闻教学模式要突破,变封闭式、内在式、经院式为开放式。以全新的开放姿态,迎接网络、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切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即不要让教学封闭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而是延伸到社会中去。为此,一方面应积极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懂经济、懂管理和在实践中从事采编的记者、编辑、摄影记者、主任记者、广告经营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现身说法。发达国家的新闻系教师有一半是从新闻单位聘用来的,此举改革也是新闻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环。同时一定要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到火热的媒体中去实践,参与媒体的采编、策划、制作工作。学校与媒体之间交流不应是短期的应景式的,应该要形成一种长期的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形成一种媒体与学校共同培养新闻人才的格局。只有这样新闻教育才不至于脱离新闻实践,新闻实践也有可能及时得到理论的指导。这种机制的形成,无疑需要媒体与高校的共同努力。
新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新闻事业的要求。因此,新闻院系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随着变化了的形势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就当前情况而言,在课程设置上,首要工作是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把重心放在新闻价值、新闻写作编辑、新闻史、新闻伦理和法规等新闻基本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上。同时开设适应时代的新型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则要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传播技术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责任意识和社会批评意识教育。因为诚如一位美国专家指出,新闻学教育计划的核心是“培养一种有社会责任感、见多识广的和富有批评精神的智慧”。[7]
三是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新闻教育是需要资金的高投入,没有足够的教育资金做保证,要办好是很难成功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会逐步加大,对新闻教育的支持也会进一步加强。不过单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为此要开拓办学思路,多方筹措资金。比如,很多新闻院系建立了董事会制度,如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有的则积极与媒体、企业和党政团体建立联系,成立各种新闻人才培训中心等。据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筹措资金,坚持不懈地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专项拨款,二是主动出击争取捐款。今年他们又与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办学,既能得到了政策方面的倾斜,同时也能得到经济的支持。
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同样新闻教育的发展也要靠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舒心、放心,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首先不要担心教师的流失,关键是要筑好迎凤巢,营造、提供一个宽松舒心的教学科研氛围和环境。这一方面复旦的经验又值得借鉴,他们在师资队伍培养、建设方面主要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在职中青年教师的继续生造和潜力挖掘工作,每年平均有五名左右教师或去国外学习,或在国内新闻单位进修及参加业务工作。二是抓优秀毕业生留校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院领导痛下决心,先狠抓经费,奠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让教职员工安居乐业的小环境,进而稳住在职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新闻学院工作。[8]当然作为教师自己也必须苦练内功,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新闻教育形势的要求。
四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行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教师的职责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理解、运用理论,从而不断获得实际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针对目前高校新闻院系普遍采用毕业前集中实习,时间既短又晚且缺乏反馈的做法,为强化实践教学,有人建议交叉性安排教学和实习的时间,多安排实习时间,甚至把课堂教学变为新闻实践的实习阵地,这不免可供参考。[9]另外,目前广电体制正在改革,制播分离机制逐步建立,这为我们高校新闻院系加强实际教学提供了机遇,也为师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自由空间。有条件的新闻院系完全可以组织成立影视制作中心,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资源,制作一些电视节目,参与市场竞争。这既可以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带来经济的效益,起到双赢的目的。
至于教学手段,应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诸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等,全面改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悦中积极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新闻教育的客观规律,适时控制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走的是一条总量不断扩张的路子,而教育质量却一直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以至于新闻教育不能完全适应新闻实践,造成育人与用人的脱节现象,一些学生感叹“学非所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挟全国高校扩招之风,部分高校大肆地扩大招收新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在软硬件条件根本不具备的前提下,盲目开办新闻传播专业,这就严重影响了新闻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办新闻教育必须冷静思考,周密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教育沿着适度、健康的路子发展。任何凭热情、凭领导的心血来潮,或为追求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或因攀比心理作祟,不顾条件,一轰而上地开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做法,都是不顾新闻教育规律和新闻人才市场供求之举。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遵循新闻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软硬件建设,经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结构布局合理,适应当代新闻实践和社会需要的新闻教育新格局一定会形成。
【注释】
[1] 曹鹏《媒介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闻记者》2002年第5期
[2] 农秋蓓《中国新闻军团“揭密”——中国新闻界最新统计数据》,《新闻记者》2000年第11期
[3][8] 刘海贵《关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考》,《新闻大学》1997年冬季号
[4] [7] 参见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新闻记者》2001年第1期
[5] 参见裘正义《大新闻教育:教育适应实践的难点与突破》,《新闻大学》1998年.春季号
[6] 肖燕雄《新闻传播制度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50页
[9] 孙国忠《新闻教育改革如何面向实际》,《新闻大学》1995年总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