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1-12-02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思政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进而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打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树立大数据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前提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如此之多的网民,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谁能树立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资源,谁就能获得更为显著的竞争优势和更加广泛的影响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将大数据看作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深刻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思维、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为信息的充足获取提供了可能,也为了解、剖析、研判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和价值引导提供了可能。熟悉和了解大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习惯、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通过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采集大学生日常生活轨迹数据。在采集大数据时,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权,做好存储和保密工作。因此,通过思政课这个主阵地,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要强化大数据意识,提高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思政课教师通过建立班级群、微信、微博主页等邀请学生加入或关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不定时推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形式可以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灵活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及时关注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和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毫无疑问,思政课也是做人的工作,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思政课承担着知识传授、价值引导、行为养成的重要使命,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更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其内容、理念、方法和机制,必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创新。大数据颠覆了以往信息单向度传播路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多元性、开放性、选择性、超越时空等新特征,为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条件。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学生日常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备好系列专题课,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及时关注和回应学生的需要和诉求,是思政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初心和归宿都是指向青年学生。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通过微言微语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微言大义的效果。此外,通过建立相关数据库信息,精确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年级、性别、专业的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找准他们的兴趣点、疑惑点,找出薄弱环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准化。

回到生活世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思政课的关键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使每一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为思政课面向生活化指明了方向。大数据时代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构成部分,善用大数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知之才能信之,信之才能行之。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是前提基础,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融入的效果将是空谈而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必须知行统一,最终回到生活世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宗旨。价值观的形成就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具体活动中,人的基本价值理念与追求也会反映到社会实践中来。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当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中还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命色彩,让生活实践赋予大学生真切、生动的精神体验,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思政课应该关注和回到现实生活世界,拓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实现价值观内容的生活转向。在大数据时代,要善于运用技术手段呈现与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生活化,重视诸如案例、故事、数据、图片、视频、音频等更加直观与通俗的形式,“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依据大学生感性活跃的心理特点与生活实际创新教学话语,善用网言网语,增强内化于心的语言感染力。思政课要维护主流意识形态,敢于亮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努力消除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最终,引导大学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