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而变:全球教育变革浪潮下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1-12-16


当前,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全球数字化浪潮不可抵挡。数字化浪潮正带领我国加速步入数字化社会。2021年9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宗旨为“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此次大会首次举办“互联网+教育”论坛,结合中国经验,助力全球合作推动数字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开创未来教育国际合作“新空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我国已开启新时代教育新征程,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如今,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凝结教育数据、数据驱动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度融合,成为教育领域变革的“助推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教育的未来形态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文明建设全领域。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教育数字化变革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为全球数字化变革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可为全球数字文明发展贡献宝贵经验。

教育新基建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底座”。教育新基建,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为驱动的新型教育设施建设。教育新基建的深入落实,有助于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智慧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推动教育新基建,将加快技术的演化和发展,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上发挥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变革”。

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教育新基建的重点方向包括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六个方面的建设。5G技术是教育新基建的“加速器”,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为减少我国不同区域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现象,我国教育新基建正积极突破技术瓶颈,努力提高各地信息化技术水平。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截至2021年8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00万个,占全球的70%以上;5G终端连接数超过4亿个,我国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9%。伴随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核心能力,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汇聚外部数字生态,赋能构建多样化教育应用场景,为教育创新变革提供稳定的应用环境和灵活的个性化服务。

在线教育资源是中国教育变轨超车的有力支撑。疫情期间,我国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停课不停学”,引发全球关注。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访问人次近30亿,37家在线教育平台和机构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有力保证了全国高校教学稳定。当前,我国在线教育资源处于蓬勃建设中。以慕课、微课、新形态教材、直播讲座、电子课件等形式为代表的在线教育资源,构建了我国新型的在线教育资源储备库。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代表,该平台自疫情期间推出,为中小学生提供校内课程学习、防疫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阅读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综合在线资源库。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汪潇潇指出,无论是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还是我国疫情在局部的偶发,我们都需认识到慕课与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慕课从2013年起步,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经过9年的发展实践,不仅在课程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上迅速跃居世界第一,同时在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应对疫情挑战、促进学习革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已走向世界。2019年4月,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全面总结了中国慕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建设方案。2020年12月,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广泛传播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在线教育主张,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线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与成熟,推动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效率。

多元智慧教学样态是教育数字化全面发展的得力抓手。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融合,催生了多元智慧教学样态。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加速了混合学习、混成学习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创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模式。2021《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聚焦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方式,指出混合/混成课程模式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程建钢介绍,混合教育是数字教育和书面教育结合,包含环境混合、方法混合、工具混合、模式混合和资源混合。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点到面,在艰难探索中推进混合教学,已形成显著成效。抗疫时期,清华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生提供了“克隆班”,为清华学生提供了“未央班”。这些混合教学模式,为创新双学士学位、辅修学位的培养方式,乃至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教育样态还包括各类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有助于实现课堂立体化、虚拟化、智慧化。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例,疫情发生之后,雨课堂从原先服务慕课教学,迅速扩容为包括网页版听课、多屏直播、大屏学习、倍速回放、在线考试系统等功能。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科大讯飞智慧课堂覆盖了教、学、考、管全流程,年处理350亿条教育数据,构建了面向基础教育的独特智慧教学模式。

数字化如同一条大河,奔涌而来,势不可挡。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世界各国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而紧迫。走进“十四五”规划,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化社会,数字中国的理念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在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将为全球教育数字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和启示。

(本文系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外语慕课的学习成效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9CYY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