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发布,政务云向城市云的进化之路
数字政府的概念诞生于智慧城市之后,是数字中国大背景下,政府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表现形式。数字政府,既是促进政府改革、社会创新发展的牵引力,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推动力。
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要求城市在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更强。也让数字政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与此同时,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边界逐渐打破,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
这意味着,数字政府的建设理念,与智慧城市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来数字政府的新场景和新模式,这为未来的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为了让新周期下的数字政府建设有章可循,12月15日,在“2021赋能⸱质变 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信通院与华为云签署了数字政府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发布了“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共同牵引数字政府发展新方向。
新周期下的数字政府
过去40年,政府行业信息化经过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再到数字政府四个阶段,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建设。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政府也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2018年起,各地相继出台数字政府政策规划,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截至2021年11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超过5成地区已经发布或正在审议专门的数字政府建设规划。
客观的说,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是技术变革,也是流程再造的制度变革。过去的政务信息化通常以建设为主,重在硬件和软件的采购和搭配,现在的数字政府则更为侧重运营,这让云的平台能力、数据的整合能力和智慧应用的落地能力成为了关键。
与之相应的也带来了很多复杂性。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更迭带来的技术复杂性;在业务层面,跨部门、跨领域的集成融合复杂性;以及应用层面的桌面终端、物联终端、数字终端、智能终端等多元化参与的复杂性。除此之外,还有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融合带来的新复杂性问题。
解决复杂性的正确手段就是标准化,从复杂的流程和细节中抽丝剥茧,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共性、方向性的细节抽离出来。
这也是《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发布的初衷和价值。
事实上,此前也有一些数字政府的评价体系,如国家行政学院的《数字政府整体架构与评估体系》主要从数字政府本身的效果和理念价值去进行评估。再有Gartner也在2019年,提出过数字政府成熟模型,比较聚焦于如何通过技术路线的升级,来支撑数字政府的实现。
而华为与信通院,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各项评估体系和模型,进行了价值汇总,并结合一体化云平台的理念,最终形成了一套新的成熟度模型。
云原生成为《模型》中一条主线
这套成熟度模型,以愿景机制、建设模式、服务运营、数据管理、平台技术、应用生态和价值目标七个指标作为纵轴,以起步、局部、规模、全面和创新五个成熟度作为横轴,形成了衡量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的标尺。
而云原生,其实是贯穿整个模型的一个潜在细节。
在平台技术维度中,云原生技术初步应用是进入“局部”级的标志之一,而从规模级到创新级,在建设模式、平台技术以及应用生态中,都明确了对云原生的运用水平有清晰的指示。
要达到全面级别,就要在建设模式上,以全栈云模式,基于云原生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及应用平台(大数据、 AI、IoT等);而要达到创新的级别,就要在技术水平维度,实现政务云平台的云原生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技术架构和路线图持续演进,支持多云、分布式云部署。
强调云原生还有一个原因是应用驱动的,因为应用是数字政府的业务承载,应用的开发从单体软件,到云上部署,从瀑布模式到DevOps,最终实现基于云原生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应用架构的现代化。同时云原生的能力,又是受业务场景驱动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场景,这对于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同样意义重大。
如长沙的数字人民币活动,当日新增注册用户超过30万,参与人数达到了132万,活动期间资源使用峰值是平时的百倍以上。此次活动是全国首例采用了“政务云+公有云”的模式支撑,华为云为“我的长沙”APP提供云平台支持,设计了高效的云原生解决方案,保障了活动平稳开展以及用户的优质体验,同时也为此类突发流量高峰的市民业务场景打造了范本。
而数字政府上升到城市服务的高度,就需要全栈云的能力。
全栈的背景,是场景的多元化,终端设备的多元化,和软件操作系统的多元化。需要不同技术栈完全应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应对不同的场景,云服务要贯通IaaS、PaaS甚至SaaS。
在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面向IaaS层的资源,同时包括数据治理、云原生数仓,和上层的PaaS技术,全栈云的建设。这也是未来数字政府对全栈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还有运营的理念,《模型》中的服务运营维度,就是数字政府服务运营能力是指在人员机制、流程规范、服务运营体系方面所具备的完善的管理机制与系统保障,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云原生技术应用服务能力,有效保障数字政府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过去无论是数字政府也好,智慧城市也罢,最大的问题都是重建设而轻运营。为了提高使用率和效率,《模型》特别强调了运营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从华为的实践角度,也发现了数字政府无法一蹴而就,所以华为云组建了很多本地化团队,配合当地政府,共同运营,让服务落到实处,以此为民生服务提供最大的价值。
城市云样本检验了《模型》的价值
客观地说《模型》和通常我们看到的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环节都面向落地,它是一套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可执行的方法论。
11月19日,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正式公布“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湖北三地上榜,襄阳位列其中。11月24日,2021智慧中国年会期间,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获“2021年度数字政府建设服务创新奖”。
襄阳之所以在中国智慧城市行列中有如此成绩,就在于襄阳城市云建设的与众不同。
据了解,《模型》会选择襄阳城市云作为试点。在华为云全国150多个政务云基地里,襄阳首批完成云架构与功能升级,具备了云原生和城市智能体的关键能力,已先一步跨入Cloud3.0阶段。
早在2015年,襄阳就建成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其后华为云又深度参与了襄阳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有力地支持了襄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了襄阳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实际的治理成果方面,依托华为云平台,襄阳市建成了大数据综合治税应用系统,财税部门以“数”治税。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反馈查补税款近2000万元。以华为云为基础的数字政府,打通了各部门壁垒,群众办事“一网通办”。比如说,人社局的“一事联办”关联事项164个,通过表单拆解重组,形成“一张表单”;通过材料共享使用,形成“一套材料”;通过前台综合窗口收件,实现“一窗受理”;通过材料内部流转,实现“只跑一次”,原需200多个工作日的业务现在只需79个工作日,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
显而易见,这种高效不仅是常规城市服务无法实现的,也侧面证明了云原生能力对数字政府的价值。
今年12月,为推动襄阳数字经济发展,襄阳市政府与华为共同发布了“汉江云”,其依托的正是华为云“城市一朵云”,该方案构建了1+N+M体系,通过云原生2.0及分布式云技术,打造更敏捷、更具韧性的城市数字化平台;通过N个水平方案以及M个生态应用,聚合伙伴打造善政、惠民、兴业智慧应用“一张网”,为城市高效治理、产业数字化赋能。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认为政务云正在转向城市云的原因,因为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的融合,让政务服务的范围从政务,延伸到民生、产业等多领域。云能力,从提供云基础设施进化为支撑应用集约化建设、应用敏捷创新的云原生平台。同时带来了建设驱动向运营驱动的转变。
除了襄阳之外,华为云还在武汉和盐城等城市云,验证了云原生和运营理念的价值。当这些城市云检验了《模型》的价值,反之在《模型》确立后,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够依循新的方法论,选择自己的城市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