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服务维度提升服务温度酒泉市努力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今年以来,酒泉市政务服务工作紧紧围绕“瞄准全省一流争第一,对标全国先进走前列”的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以酒泉市一体化政务服务清单为依托,以“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不来即享”等工作为载体,全力构建“市县同权、城乡一体、全市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不断丰富“酒事快、泉办好”政务服务工作内涵。始终坚持“满足群众需求,超越群众期望”的服务理念,持续向着构建无证明、承诺制、全程网办下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目标迈进。
“全程网办”零跑动。推行“线上申报+线下寄递”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网办深度,减少跑动次数,市级1127个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比例提升至91%,零跑动比例提升至95%,逐步实现了由“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
“掌上通办”不受限。持续推广应用“酒事快”手机APP及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累计注册用户量达到22.7万人,加快与“甘快办”深度融合,上线社会团体法人证书查询、执业律师基本信息等主题服务20个,6大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甘快办”、“酒事快”,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掌上办理。
“就近可办”更省心。建成运行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酒泉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通网上办事入口。对标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第二、三批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完善酒泉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102个高频民生事项可在乡镇(街道)便民中心办理,55项在社区便民中心办理,26项在村便民中心办理,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区域通办”解难题。制定发布《酒泉市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实施办法》,运用直接同权、委托授权、窗口前移、受审分离等方式,实现包括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换发、补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在内的235个事项市县同权办理。与省内其他市州签订“省内通办”协议,在各级大厅设置“省内通办”综合窗口,发布省内通办事项198项,共办理各类省内通办事项5200余件。
“跨省通办”惠民生。酒泉市与上海宝山区、张家港市等8个地区签署“跨域通办”合作协议,与苏州市签订政务服务深度合作互信协议,建立跨省合作“朋友圈”,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实现包括残疾人证办理等在内的110个个人事项和84个法人事项全程网办,对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内的26个事项实现异地代收代办,共办理各类跨省通办业务1000余件,实现了跨省办理不来即享。
“一次办成”一件事。推行“医疗费用结算”、“不动产登记”“我要开店”等高频主题式集成服务,设置线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常态化开展“三减一优”工作,累计精简办事材料352份,即办件比例提升至46%。实现95个“一件事”分级办理,创新推出全市通办“一件事”20件,上线人社服务“打包快办”主题集成“一件事”10件,全市累计办理各类“一件事”4万余件,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
“立等可办”更高效。制定贯通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标准统一的《酒泉市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主项1458项,子项1831项),西北省份率先实现了以市州为单位的清单统一。同步梳理出秒批(10分钟以内)事项112项、分批(61分钟之内)事项207项、时批(241分钟之内)事项49项,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点即办、一趟不跑、立等可取”。 “帮办代办”暖民心。成立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帮代办服务、商事登记帮代办服务、便民帮办服务、咨询引导服务、跨域办理帮办等五个金牌志愿服务团队,涵盖社保、医保、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通过事前“助跑”,事中“陪跑”,小事“代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待办事群众10万余人次,帮办代办业务1148件,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次。
“热线快办”解民忧。建成运行酒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成功对接甘肃省12345,为企业和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自10月9日试运行以来,累计接话量19342件,群众各类诉求办结率达到98.5%,满意率98.9%。成为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暖心热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彰显出了“酒泉担当”,有效响应社情民意、解决诉求建议。(酒泉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