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组成,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达到71.6%,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当然,如果缺乏安全保障,互联网也会变成“潘多拉魔盒”。因此,全社会必须织密网络安全的“防护网”,筑牢国家的网络安全防线。
打击网络违法活动,搭建网络安全体系。安全的网络环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公共安全。作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正是网络安全管理的主力军,必须切实增强网络安全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持续开展“净网”“清源”“护苗”等专项网络安全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 网络诈骗等乱象, 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生态。
抓实人才队伍建设,构牢网络安全基石。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更加突显,必须要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各类应用型的网络安全管理者、技术者以及服务者,让网络人才成为筑牢网络空间的守护人。
重视个人网民安全,细化网络安全范围。作为网络社会的“细胞",网民的素质和行为对于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和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也只有保护好每一个网民的安全,才能把网络安全做细做实,才能增强网民的安全意识、提高网民的防护技能,推动网民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身临精彩的数字时代,只要坚持依法管网、办网和上网, 共同携手画好网络安全的“同心圆”,就一定能够打牢国家网络安全“地基”,推动14亿多中华儿女携手共建网络强国。(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