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物流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2-01-06

现代军事物流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从打疫情防控阻击战说起

 

就军事后勤保障而言,现代军事物流是重塑其保障模式、提升其保障效能的关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军物流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场准战争行动物资保障,成为应对特殊安全威胁、完成应急军事任务的又一历史性壮举。由此展望现代军事物流建设方向与重点,对提高我军应急应战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军事物流应急应战面临困难与挑战

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关系复杂,指挥调度困难。武汉疫情发生之后,不仅有驻鄂部队夜以继日地负责疫区物资配送工作,而且有来自陆、海、空及火箭军各单位的医疗队前来支援,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关系复杂。若继续按照原建制关系各自保障,则很难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体系,发挥统筹优化效能,甚至会造成多头保障、重复保障、保障缺位;若打破原有建制统一保障,则面临调整指挥关系、重组保障链条、整合保障方案计划、统筹物资资源等问题,对指挥机构的权威性、全局性、专业性、指挥效率和相关应急经验要求极高。可见,高效顺畅的组织指挥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特需应急物资短缺、社会依托削弱,持续保障困难。平时物资保障内容相对固定,以保障部队日常训练、生活为主;应急储备物资主要是针对生命保障,如常备药品、饮用水、帐篷等。而在疫情防控中,所需物资的种类和规模发生巨大变化,特需物资、特殊装备器材及其零部件缺口迅速扩大。由于援救人员、收治病例迅速集中和急剧增加,给养等生活物资需求在医院范围内迅速上升。同时,由于春节正常生产停滞,且在疫情舆情影响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地方供应受阻、公众恐慌引发抢屯物资等情况,物资保障的社会依托被削弱,持续保障面临极大困难和挑战。

物资来源复杂,资源管理调度困难。疫情期间武汉城市“封城”,全市的应急物资主要依靠社会捐赠。但应接不暇的社会捐赠,客观上造成了物资种类繁多、数量难以估计、品质参差不齐、防护标准各异等情况。要保质保量地将防疫物资尽快送达需求方,必须按照医疗专用物资管理流程,完成分级、分库、保存、配送、发放等工作;同时,由于社会关注度高,不同渠道物资收集、支援等信息如不及时公开,则负面舆情可能会迅速发酵。物资资源调度和物流信息服务任务繁重。

此外,军事物流保障工作场所开放、流动性大、辐射面广、接触面杂,客观上造成感染和传播风险高,既要完成繁重的物资保障任务,又要保证自身不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对军事物流力量自身防疫防护提出了很高要求。

多措并举高效优质完成运输投送保障

闻令而动、主动出击。面对疫情,我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牢记时间就是生命,迅速作出动员,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派出40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调拨大量救援物资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在联勤保障部队运输调度下,从多点位多方向同步装载、同时起运,创造了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以来单次任务投送方式最全、多式联运效率最高、航空运力使用架次最多等多项纪录;空军先后出动军用运输机30多架次保障人员和物资投送,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所有医疗人员、物资均做到了随到随运、畅通无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运输投送保障。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疫情防控任务特殊,需要超常手段应对。军队物流力量着眼防疫物资实际需求,快速响应、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组织统筹方面,建立联需、联采、联运的“三联”工作机制,采购、仓储、运输等相关部门统筹运行、联合作业,减少审批环节,压缩采购周期,实现从需求提报、应急采购到运输配送“一条龙”联动,无缝对接。在采购筹措方面,疫情正式解除前,凡属于保障疫情防控所需采购项目,全部按照军队应急采购规定明确的方式和程序办理,并建立了内部质量管控机制。在运输投送方面,采取了临时加开复兴号专列、压缩运输时刻间隔、停靠滑行道卸载等各种超常措施,高质量完成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工作。

军地联手、各显优长。在抗击疫情一线,军地各有所用、各有所长。各地医疗人员、物资紧急驰援湖北,国内众多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冲锋在第一线。军队联勤保障力量依托军地一体化保障机制,第一时间制订应急投送预案,组织车辆集结待命,完善与地方交通运输部门沟通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军地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在军地之间穿针引线,形成联动,携手抗疫。

坚守阵地、重点防范。军事物流力量落实全员防疫要求,组织防护技能培训,一线人员一律经考核合格后再上岗,配齐相关防护物资。严格落实军队和属地防疫要求,围绕作业组织、路线选择和途中保障进行综合研判,加强重点防范,调整运行路径,减少疫区沾染时间和里程。采取物理隔断封闭军运作业场所,协调运输企业开设军运作业专用线路、场地,全面实行网上提报审批流转运输计划,减少工作接触面。

对军事物流应急应战能力建设的多点启示

疫情防控军事物流保障是对联勤保障部队、军兵种,乃至全军后勤保障领域改革成效的一次大检验,体现了我军新质保障力量的长足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现代军事物流建设还有诸多亟待改善的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加强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用。从疫情防控到水患应急救援物流,可以看到,应急过程中出现的供需不匹配、不精准、不透明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服务平台的缺位。以当前国家、军队物流建设进展看,应急物流无论是态势掌控、需求预测还是供需匹配,都具备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条件,建设运用应急应战的军事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加合理优化资源调度。同时,将权威、真实信息及时向必要范围传递,能够避免负面舆情、非必要恐慌等情况发生,从而达到稳控局面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仍需加以有效组织,保障和提高实施能力与效力。

强化智能化物资资源调度能力。军事物流筹措、仓储、配送等各环节全链路统筹优化的核心在于提升物资资源调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物流资源效能。根据个人手机定位、物联网信息感知等大数据输入,在需求测算模型算法的支撑下,构建人口分布、资源分布、需求分布热力图等,快速掌握物资保障需求的真实情况,从而引导物资的流向与流量。同时,运用各种启发式智能算法,快速生成物资资源分配、配送及物资保障任务规划等初步方案,供指挥调度人员参考,能够大幅提升军事物流应急应战能力。

加快无人智能化配送力量建设。无人智能化装备具有天然地免受病毒威胁的优势。无人智能化配送力量主要包括货运无人机、机器人、无人车等,由于载荷较低、续航里程较短、天候地形有限等诸多限制,暂不具备大规模应用条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智能化配送装备必将克服上述不足,并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在智能化资源调度平台的指令下,实现智能自主配送、灾情自主判断、生命特征识别等救灾功能,在恶劣环境下的应急物流中将得以大显身手。

不论是应急还是应战,军事物流力量总是先到位、全程用、后收场。在疫情防控、水害救援等行动中,军事物流力量一次次为最美逆行者开辟畅通的通道,让救援物资在最短时间送抵一线。只有平时高度重视军事物流应急应战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战胜各种新的安全风险与挑战,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