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跃升至全球第9位
来源: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2-01-12

国家发改委: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跃升至全球第9位

北京1月6日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于1月6日更新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改高技〔2021〕1898号,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是“十四五”期间统筹安排国家政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指导我国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建设进展。“十三五”时期,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服务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健康码”等应用在数字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跃升至全球第9位,显著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基础设施统筹取得新进展,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初步建成,实现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2个中央国家机关的互联互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四级骨干网络100%全覆盖。政务信息化日益成为党政机关高效履职的重要手段。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介绍,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总体经历了“十一五”全面建设、“十二五”转型发展、“十三五”创新突破的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政务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协同理念,围绕业务场景打造跨部门多领域协同共建共享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模式,全面深化网络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到2025年,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
为此,《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11项具体工程。一是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以数据共享开放与深度开发利用作为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化基础库应用,升级完善国家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库。新建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汇集各部门主要经济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的决策支持水平。二是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同步推进网络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与服务融合,构建共建共用的大平台体系。三是统筹建设协同治理大系统。围绕政府核心职能,着力建设好执政能力提升信息化工程、依法治国强基工程、经济治理协同工程、市场监管提质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
《规划》指出,要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合理规划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整合实现在线政务服务“一窗办理”,避免门类多、种类繁,杜绝在线政务服务“形式主义”。
《规划》要求,加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国产密码应用,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避免政务数据被违规截留和商业化使用,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化工程全过程安全监督机制,明确安全责任边界,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形成跨部门、跨地区条块融合的安全保障工作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