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些西方国家较早重视和实现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其重大举措及良好成效,对于其他国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打造乡村特色与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在乡村治理中,通过因地制宜利用乡村自有资源发展和推动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治理的特色品牌,并努力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繁荣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从城市与农村空间融合的视角上来思考乡村治理,通过开发和整合本地传统特有资源,在城乡协同发展中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优势,进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实现乡村治理的创新性发展。
日本的造村运动最为典型。自二战结束后,日本在乡村治理改革方面制定了《地方自治法》《农协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在乡村的土地制度改革、经济结构改革、行政治理改革等方面形成了新型的乡村运行机制,促进日本开展了以立足乡土、自立自主、面向未来的造村运动等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在政府大力倡导与扶持下,各地区乡村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一是培育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基地,譬如香菇产业基地等;二是充分发挥农协作用,整合乡村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产业链,实现乡村产品与城市市场的顺利交易;三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采取对农、林、牧、副、渔产品实行一次性深加工的策略,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日本政府对乡村发展给予大量补贴和投入,全力支持农村发展,促进日本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通过渐进式改革促进乡村综合发展
渐进式改革是将乡村治理看作一项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不同阶段调整乡村治理目标、方式和手段,以融合和互促的形式建设利益共同体,实现整合乡村社会中的优势资源良性互动,使其共同致力于促进农村社会有序发展以及乡村现代化进程。
德国政府从20世纪初期便开始实施以村庄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改革工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相应的立法予以规范和引导。1976年德国修订了《土地整理法》,首次明确将村庄更新作为重要任务,从而开启新一轮的乡村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整顿。到了20世纪90年代,德国村庄更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举措,通过实现乡村能够享受同等的发展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等,保障为乡村居民提供较为便宜的住房和为产业提供低成本的用地的同时,在乡村发展中融入了更多的科学生态元素,乡村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休闲价值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村庄更新计划成为“整合性乡村地区发展框架”,有力地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一些国家(地区)正在积极开展政府数字化转型,乡村治理数字化作为数字社会治理的一部分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就是通过数据收集、处理、分析、预测,实现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利用,高效地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中,实现科学性决策、精细化管理以及民主化治理,从而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果。
英国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领域起步较早,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英国于2011年成立了乡村政策办公室专门负责乡村政策事务,完善乡村治理体系。2012年提出了《政府数字化战略》打造“数字驱动”政府,这也使实现乡村数字化治理成为英国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领域。如2017年出台了《英国数字化战略》法案、“农村千兆位全光纤宽带连接计划”、《2014—2020年英国乡村发展项目》等,这些法律及战略规划的出台从国家层面对乡村治理如何实现数字化改造进行了统筹规划,对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基本成效与存在问题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中,日本、德国和英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本乡村治理现代化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壮大乡村自治体的规模,在提升实力的同时也节约行政费用;二是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确保城乡结合发展进程中,乡村能够保持功能完备的居民生活圈并具有地方特色;三是日本乡村通过完善教育指导模式,开设各类有针对性的农业培训班,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知识。德国通过循序渐进的乡村治理演变,在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和就业发展、社会和文化保护、生态和环境优化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国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在乡村政务方面,英国依托先进的电子政府系统,为乡村居民提供快速、安全的身份识别、政务通告、在线支付等高质量服务,进而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二是在乡村教育改善方面,英国实现了乡村教育服务先进远程教育体系化,通过互联网教学方式帮助村民群体提升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三是在促进乡村医疗优化升级方面,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使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升级为“数字健康、移动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了医院之间信息共享、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提升了乡村居民医疗保健、临床评估及专科医疗等服务的效率;四是环境治理方面,建立起了城乡自动网络,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媒体渠道以及网络平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大众,为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化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上述国家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乡村治理过程中城镇化进程引发的乡村人口结构问题。如日本和德国,由于乡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的减少,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城镇化发展不仅导致乡村地区人口的减少,而且也加快了人口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加速了这些地区的高龄化进程;二是乡村人口高龄化,使得乡村社会保障成为较为关注的社会议题,特别是医疗服务的不充分,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乡村返回城市居住;三是由于乡村人口的减少,在教育、行政服务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开始走向衰落,为居民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也持续下降;四是由于乡村人口流出严重,现代生活服务设施和就业机会的不足使年轻人越来越难以留在乡村,因此导致乡村的劳动力人口减少,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是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产业发展可持续性问题。随着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等现象对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实现乡村治理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要站在有利于乡村居民生存发展的视角下,吸收成功经验,摒弃不利于改善乡村治理的负面因素,不断反思和总结,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和创新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才能最终推进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利益观研究”(GD20XCY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