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寿光市洛城街道各社区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优势,凝聚基层网格员力量沉入社区,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的防控模式,有效织密抵御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日前,包靠清河垄塬小区16号楼的网格员刘娜敲开了一楼住户的门,前段时间,在上海求学的大一学生周凯刚返回家中,这一天刚好是他7天居家健康监测结束的日子。
在周凯抵达寿光的第一时间,就已先后接到了相关部门及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并向社区进行了报备。而刘娜作为楼道长,在将周凯的信息上传到街道社区智慧平台的同时,也负责掌握周凯每天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
返寿人员周凯说,“在居家健康检测期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定时的体温检测,会在固定时间,在家跟社区工作人员发起位置共享。”
针对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大的形势,洛城街道充分发挥智慧洛城公共服务平台 “数据大脑”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精准摸排、分析小区内的省外来人,同时,广泛招募党员和志愿者、楼道长,成立起一支支防疫网格员队伍,在洛城街道28个小区、17个网格中,每一名网格员包靠一栋楼,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和频次,确保“不落一人”,全面摸清外地返寿人员信息。
洛城街道清河垄源社区网格员刘娜说,“我们之前进行过摸排,如果有返寿人员或者从外面上学回来的,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
记者走访发现,洛城街道多数小区都设有人脸识别系统,并且系统与山东省健康通行码系统关联在一起,只有绿色码才能核验通过。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网格员细密摸排,建立起从街道、社区到网格的联防联控体系,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的强大防控合力。
洛城街道垄源社区党委书记周鹏说,“防疫网格员会对每个楼都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发现有外省来人会及时上报社区,由社区网格人员及时落实,通过社区云网和人网相结合,及时排查小区内外来人员,保障小区居民平安过节。”(新鲜寿光记者 刘洋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