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来源:解放军画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回顾2005年中国行动,“北剑”军演被称为是我国我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装甲师与装甲师实兵对抗演习。在军演中,中国有意令外界了解我军完整建制装甲师的强大冲击力。在演习中,中国陆军传统的高专业素质与战术素养再次得到了体现,这令不少对解放军真实战斗力不甚了解的外军观察员颇为吃惊,在后来的评价中,美军观察员甚至使用了“神秘”之类的字眼评价中国陆军。
  
  一、鏖兵华北,多国军事观察员现地观战
  
   ●建国以来解放军邀请观摩国家最多、对外展示规模最大、开放透明度最高的一次涉外观摩演习;
  
   ●国防部邀请24国40多位外国军事观察员,到亚洲最大训练基地——内蒙古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现场观摩;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装甲师与装甲师实兵对抗演习。
  
  不设预案,不搞预演,不设观摩台。
  
  内蒙古草原荒漠深处,秋色正浓。
  
  突然,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千余平方公里内的丘陵沟壑间,铁流滚滚,战车疾驰;蓝天白云下,伞花绽放,神兵天降;草原绿丛处,烈焰喷吐,炮声震天……
  
   “北剑——2005”军事演习,2005年9月27日在地处内蒙古的亚洲最大训练基地——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国防部邀请24国军事观察员现场观摩。
  
   “北剑——2005”军事演习,是建国以来解放军邀请观摩国家最多、对外展示规模最大、开放透明程度最高的一次涉外观摩演习。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24国40多名军事观察员观摩演习。这些军事观察员主要为外国空降兵、装甲兵部队的师旅长和驻华武官。
  
  次演习为实兵检验性对抗演习,参演部队主要是北京军区的两个装甲师。这是解放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装甲师与装甲师实兵对抗演习,同时参演的还有炮兵、工兵、防化、陆航、通信、电子对抗、侦察、装备应急保障等部队。空军两个歼击机中队、1个空降团也参加了演习,总兵力上万人,坦克装甲车数百台、各种火炮200余门,轮式车辆2000余辆。
  
  演习的课题为“红军加强装甲师机动进攻战斗与蓝军加强装甲师和空降兵机动反击战斗”,分为战备转换、远程机动、装甲兵和炮兵实弹对抗考核、战斗实施4个阶段。外军主要观摩第4阶段的“蓝军快速隐蔽空降、适时合力反击围割与红军快速实施反空降、有效组织聚力破敌”演练,并观看激光训练模拟对抗系统展示和装备应急野战抢修保障演示等。
  
  演习采用开放式实地观摩,不设预案,不搞预演,不设观摩台,外军观察员跟随演习部队随便参观、提问,训练间隙还可钻入坦克等战车内拍照,所见所闻完全是解放军演习现场真实透明的情况。
  
  上午10时20分,演习开始后,在1000余平方公里的演习场上,红、蓝两军的数千辆坦克、步战车及榴弹炮、加农炮、高炮等各式战车闻风而动,激烈角逐;空中红、蓝两军的强击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编队在不同空域穿云破雾,真打实抗;两军的电子战分队电子干扰和反干扰,展开殊死拼杀;各式导弹实施精确打击,网络攻防在悄无声息中暗自较量,大型运输机不时将重装备和战斗员空降到演习场上,反空降炮火在天空中交织成色彩班斓的火网,陆空一体化联合“作战”高潮迭起。红蓝双方进行纵深攻击、机动制敌、联合攻坚、合力反击和阻反结合、机动抗击多个回合的较量。战机呼啸,坦克轰鸣,导弹怒吼,炮火隆隆;侦察监视,隐真示假,电子干扰,精确打击;多路攻击,据险扼守,机动抗击,分割围歼。这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进攻与反击作战谁胜谁负?红蓝两个装甲师在激烈厮杀,天地间硝烟弥漫……
  
  各国军事观察员对这次演习纷纷给予好评。
  
  美国波克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作战队司令米歇尔上校惊叹:“神秘的中国军队,演习透明和开放程度非常高,让我很兴奋。”美国太平洋战区空军司令部计划处处长史蒂文上校认为:“这是一次充分展示中国空降、装甲部队作战能力的演习,是一场标准的实战演习。”
  
  意大利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作训处长费奥拉万蒂上校说:“中国军队快速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现代防御能力,令我感到吃惊。”
  
  英国陆军装甲中心主任鲁迪·沃海姆上校说道:“在如此复杂条件下组织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演习,展示了中国军队优良作战能力和专业训练素质。”
  
  法国迪利埃陆军上校赞赏:“中国士兵斗志昂扬,专业素质很好。”
  
  俄罗斯第98空降师师长连佐夫少将谈到:“着陆初期空降兵作战能力最弱、战斗行动最激烈。蓝军空降兵孤军深入,能抵抗住红军的猛烈反击,值得赞扬。”
  
   “这是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最精彩、最真实、最透明、最宏大的军事演习。”许多观察员这样说。
  
  二、立体机动,从草原深处厮杀到渤海之滨
  
   ●在千余公里战线上摆兵布阵,陆空协同,一路厮杀;
  
   ●十余天立体机动,演练远程精确打击、特种作战等十多个课题;
  
   ●三十多项战法新成果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得到检验。
  
  丛林沟壑间,车轮滚滚,铁骑疾驰;云深雾浓处,强击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巡航盘旋……初冬时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与空军某部进行一场代号为“猛虎——2005”的陆空联合战役演练拉开战幕。从内蒙古草原到渤海之滨,在千余公里的战线上,他们陆空联合、多路出击,与装备精良的“蓝军”展开殊死较量,在近似实战环境中锤炼了陆空联合机动作战能力。
  
  这天凌晨,“红军”某师指挥所突然接到联合指挥部“组织空运”的命令。一个小型车队悄悄拐进国道旁的一条简易公路,山坳里的军用机场上,3架运输机严阵以待。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强大的空中力量掩护下,“蓝军”主力从某海域登陆,同时又在“红军”后方实施空降,夺控要点,频繁袭扰。“红军”联合战役兵团被迫抽出部分兵力,组成反击作战群;主力部队则通过空中、铁路,多批次、多群路快速隐藏立体机动。“红军”指挥部命令某师指挥所组织空中机动。
  
  此时,空中战鹰盘旋,建立空中掩护走廊;地面紧张装载,首次组织空中运输师首长机关。上午8时10分,巨大的轰鸣声中,装载师首长机关和指挥方舱的运输机直插云端。“红军”师长车华松告诉记者:“战争年代,这支部队曾被誉为‘铁脚板’,如今‘铁脚板’插翅上蓝天,机动作战能力更强了。”
  
  转眼间,已飞兵千里。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运输机平稳降落在千里之外的某军用机场。一辆辆指挥方舱驶离机场,在一处隐蔽地域成功开设了指挥所。
  
  翌日凌晨4时,夜黑如墨。在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上,经过精心伪装的“红军”车队,兵分多路,趁着夜色实施快速机动,决心黎明前通过某大型水库。
  
   “蓝军”卫星侦察到“红军”机动企图,引导飞机炸毁各交通要道,“红军”横跨水库惟一的一座公路大桥被“炸”。
  
   “迅速架设浮桥!”“红军”战役军团联合指挥部向某舟桥团高广中团长下达命令。瞬间,数十台舟车从隐蔽地带疾驶而至,随着“轰轰轰”连声巨响,激起冲天的水柱,一节节门桥迅即泛水,一艘艘汽艇往返穿梭,将门桥牵引到预定水域。
  
  此时,“蓝军”派出多个架次的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企图阻止“红军”架设浮桥、并对受阻车队实施远程打击。“红军”航空兵随即升空组织截击,开辟空中走廊,夺取局部制空权;防空群迅速占领阵地,组织强大的对空火力网,掩护舟桥分队架设浮桥……
  
  浮桥由两岸伸向湖心,仿佛巨人相见隔岸握手。征服过无数大江大河的舟桥部队,熟练地运用信息化架桥设备,仅用了40分钟,一座长500余米的综合伪装浮桥便横亘于波涛之上。
  
  随即,“红军”受阻的500多台各式战车,悄无声息地通过浮桥,消失在茫茫的雾霭之中……
  
  一路机动,激战连连。这天黎明,反攻战斗打响。穷途末路的“蓝军”见势不妙,对“红军”通信枢纽发起电磁攻击,“红军”通信网络一度中断。紧接着,“蓝军”航空兵多批次、高强度对“红军”指挥中枢、重兵重团实施空中打击;海上突击队乘机靠崖登陆,占领海岸阵地。
  
  面对凶狠狡诈的“蓝军”,“红军”沉着应对,迅速采取“整体抗击、灵活施骗、聚力毁瘫、多法保通”等20多种新战法,确保战役指挥不间断。“红军”防空作战群“空地一体、弹炮混编”,开辟出3个对空打击区和3道对空打击带,拦截敌机,夺取制空权。与此同时,“红军”集中优势兵力,聚力围歼登陆之敌。
  
  战场风云突变。“蓝军”3架战机突然从东南方突破“红军”数道联合预警防线,直扑“红军”指挥所。说时迟那时快,嗖!嗖!嗖!3枚地空导弹腾空而起,来袭“敌”机空中开了花。
  
  此时,“红军”8架新型歼击机分两个批次对“蓝军”实施空中突击,为地面作战群开辟通路;海上巨浪排天,“红军”加榴炮、火箭炮弹骤如雨下,首群覆盖“敌”海上目标;地面铁甲纵横,步坦协同多路出击,一举全歼来犯之“敌”。10天来,参演部队共演练了快速立体机动、抗敌信息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反敌空机降突击、特种作战、海上渗透袭击等10多个科目,30多项成果在“战场”中得到检验,并完善一批新战法,提高了部队信息化、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摸索了组织实兵检验性演习的路子。
  
  三、长江两岸,生疏水域跨江架桥越天堑
  
   ●40分钟在宽阔的长江水域架起1350米浮桥;
  
   ●采用信息化定位系统,几分钟生成架桥方案,效率提高60倍;
  
   ●创造解放军舟桥部队在特大江河快速架设浮桥多项新纪录。
  
   2005年9月下旬,长江某水域风高浪急、炮声隆隆。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宽阔的长江主航道上,上百艘冲锋舟、特种舟桥劈波斩浪,浩浩荡荡疾速向预定位置集结靠拢,仅仅40分钟时间,一座长达1350米的混合浮桥立刻横卧江面,随后机动作战部队迅速通过。这是南京军区某舟桥旅进行工程保障实兵演练的一个场景。
  
   15时30分,该旅接到命令后,渡场指挥所利用工程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不间断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和辅助决策,对浮桥门桥架设、合成部队渡江行动等全过程实施实时可视化监控指挥。
  
  担负渡场构筑任务的某舟桥旅,采用信息化定位系统,数分钟内各种架设方案便优先生成,作业率比人工提高了60多倍;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传统的人工绘图、计算、判别舟桥定位的模式,被信息化手段所取代……
  
  担负水上应急抢修任务的渡场救护队,迅速前出,采取高压水交叉法,扑灭门桥上的大火,迅速抢修受损设备,抢救受伤人员,3分钟后,受损门桥恢复性能,继续渡送部队过江。
  
  担负防护任务的预备役高炮部队、电子对抗分队和民兵电子对抗分队,运用先进设备对敌空袭兵器或运载平台实施压制和诱骗干扰。
  
  担负隐真示假任务的伪装分队,采取水雾伪装、烟雾伪装、水平遮障、垂直遮障等方法,对重点地段和重要目标实施隐真示假,掩护渡场安全,虽然战场高度透明,但也难不倒“战场魔术师”。
  
   4点整,两岸的浮桥即将合龙,只剩下最后一个闭塞门桥了。随着浮桥长“引进闭塞门桥”一声令下,闭塞门桥稳稳地卡进龙口,浮桥架设成功,一座1350米长的钢铁浮桥魔术般地横卧在滚滚长江上,整个架桥过程不到40分钟。创造出解放军舟桥部队在特大江河快速架设浮桥多项新的纪录。紧接着,10多辆迷彩装甲车、载重大卡车从浮桥上隆隆驶过,犹如千军万马,迅速通过浮桥向长江南北实施机动……目击这壮观而又神奇的一幕,前来观摩演练的军地领导和来宾惊讶而又激动,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舟桥旅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连续5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近年来,这个旅以信息化牵引战斗力提升,先后与驻宁高校多家科研部门开展合作,成功解决了组织指挥信息化、新老装备连接锚定、舟桥快速定位、辅助决策自动生成等10多个技术难题。现在,指挥信息实现了一体化,实兵训练实现了可视化,形成的战场战术互联网可以用视频开网上作战会。传统的人工绘图、人工计算、人工判别舟桥定位的模式,已被计算机测绘、激光测距和雷达定位系统等先进手段所取代,用纳米锚钢固定门桥使作业兵力减少三分之二,导航系统定位锚定门桥由以前的4小时缩短到6分钟。数字化视频测算使浮桥闭塞的河幅与设计河幅的误差达到了千分之一。信息化催生战斗力实现了崭新跨越,标志着部队快速贯通特大江河的全天候机动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四、东海海域,构建水面舰艇高效补给线
  
   ●首次采用实兵、实装、实补方式,实现舰艇航行中油料立体补给;
  
   ●首次在岸滩开设野战食品供应站,实现无码头条件下主副食品海上和空中补给;
  
   ●首次构建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并实施全程实时监控。
  
   2005年9月25日26日,总后勤部下达海军组织实施的“海军舰艇部队油料装备检验性演习”在东海某海域举行。这次演习采用实兵、实装、实补的方式,首次实现了舰艇航行中“两横一纵一垂直”油料立体补给;首次在岸滩开设野战食品供应站,实现无码头条件下主副食品海上和空中补给;首次构建了岸滩军需油料保障通信、指挥、控制信息网络系统,并对岸滩军需油料保障作业实施了全过程实时监控。
  
  上午,解放军数艘战舰组成的补给编队顶着8级的阵风,在波峰浪谷间破浪前行,犁出一道道雪白的航迹。约5时许,补给编队进入演习海域,随着三颗信号弹升空,两艘护卫舰和一艘驱逐舰分别驶向远洋综合补给舰左右两舷和尾部,迅速占领补给阵位。发射引缆、海上架索、放出软管,一道,两道,三道,补给索道终于在大海上凌空而起。随即,输油软管和加油探头似“油龙”跃向补给舰,在水兵们熟练的操作下横向补给对接成功……一个个口令相继发出,“战争血液”在茫茫大海上从人造“血管”汩汩输出,横向纵向加油顺利实施。与此同时,一架遂行攻潜任务的直升机“战罢”归来,悬停在补给舰上空,放下吊索,提升输油软管,在与补给舰同向、同速的状态下,海上垂直悬停加油开始了。
  
  这是海军首次实际达成航行中“两横一纵一垂直”四向立体加油,对增大直升机作战半径和战时自身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说明海上油料保障已形成多向立体补给能力。这次演习主要运用“十五”以来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的新型军需油料保障装备,在码头、海上、岸滩三个区域,分三个阶段实施,从而构建了以岸基保障为依托、以海上保障为重点、岸海衔接的油料保障链。舰艇部队油料保障,由于要求高、技术复杂、装备建设难度大,一直成为战时后勤保障未能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海后军需物资油料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以军事斗争为牵引,积极科研攻关,研制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机动性能好的新型油料装备,形成了通专结合、较为完整的配套体系。这次演习,成系统展示了军需油料装备建设成果,全过程检验了装备体系的整体保障效能,验证了骨干装备的实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为进一步提高后勤装备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演习很好地贯彻了联合作战、联合保障的思想,作战、装备、通信、后勤等部门通力协作,各类保障要素紧密衔接,各个保障环节环环相扣,各种保障行动组织有序。这次演习的成功标志着舰艇部队油料装备系统已经形成,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手段。
  
  五、戈壁深处,奇警越障履险如夷显神威
  
   ●300米特种障碍,根据武警特战分队遂行任务特点而特别设置;
  
   ●百名男女特战队员荷枪实弹,越障排险,演练接近体能极限,创造技能新高。
  
  天山脚下,戈壁深处,一场大规模处置突发事件演习拉开了帷幕。千余名武警新疆总队特警奇兵搭载直升机,装甲车、摩托化编队风驰电闪般开进演习场。瞬间,铁翼飞旋,装甲隆隆,枪炮轰鸣,火光闪闪,硝烟滚滚,雷霆万钧,铁阵森严,气势恢宏。
  
  演习场的300米特种障碍是根据特战分队遂行处置突发事件需要而设置的新课目。全程模拟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物,分别设置了地下管道、水池、轮胎墙、独木桥、方窗层楼、软梯、高栏、方形窗、圆形洞、爱尔兰高板、连续矮墙、水平悬梯、斜墙壕沟、高墙和低桩网等十多组障碍。只见上百名男女特战队员荷枪实弹,飞身下车,如猛虎下山,飞檐走壁,爬壕跨沟,钻管道,穿桩网,动如脱兔,静若磐石,分秒之间,演练全程接近体能极限,不仅锤炼特战队员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而且提高了特战队员临机处置的应变能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中捕歼战斗能力以及侦察、排爆、射击、防化、飞行等各种专业技能。
  
  演习课目一个比一个精彩。排爆、攀登和通过300米特种障碍演练一结束,有效封控、多维侦察、武力突击演习接着开始。一辆辆装甲车、防弹车快速疏开战斗队形,形成环形部署;摩托化编队紧急集结,向事发地域疾速开进;直升机编队临空盘旋,实施空中封控;特战技术分队对事发地域实施技术封控;突击分队采取“严密防护、合围部署、立体封锁”战法,对中心区域形成了点、线、面、地、空、电磁一体化、全方位的立体封控态势,整个演习实兵实弹,有声有色,场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