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构建“信息化+基层治理”应急模式
来源:贵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2-02-11


“一网格共500户:大修理厂及周围居民点10户;丰球黔城1栋至13栋490户。网格长潘志良……”走进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谐社区,只见社区内的展板上显示着整个社区的应急管理网格划分情况以及每个网格人员的安排情况,还附有网格长的电话。通过展板,社区居民就能清晰知道自己所处哪一个网格,遇事也能第一时间找到所在网格的网格长。
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谐社区共辖28个小区院落,登记总户数14382户,实际居住户数13392户32786人。

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更好保障社区群众安全,和谐社区采取划好网格图、选好网格员、定好职责簿、用好APP、当好小应急等“五好”措施深耕网格化建设,将辖区划分为33个网格,建立信息收集、研判、流转、考核工作机制和综合性网格服务团队,实现了应急管理等前端治理、实时治理,社区安全环境持续改善。
“五好”网格化建设是黔东南州构建“信息化+基层治理”应急模式采取的举措之一。
黔东南州按照“一年试点探索、两年巩固提高、三年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深耕推进应急管理网络化建设,通过“五好”深耕网格、搭建信息平台、致力村站建设等措施,用活人防力量,筑牢技防屏障,固牢物防根基,构建“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狠抓基层基础基本建设,筑牢基层安全防护网。
——“五好”深耕网格,用活人防力量。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已在线上线下建立19102个网格单元,已有20209名网格员在岗履职,纳入网格化管理的监管对象为51.7815万家(个、条)。

——搭建信息平台,筑牢技防屏障。黔东南州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搭建集组织、企业、风险、隐患为基础信息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信息系统,将全州500万元以上规模生产经营企业2362家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并将“双控”信息系统与应急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及州直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整合升级搭建全州安全生产“双排”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信息互联互享、灾害信息互通会商、指挥调度州县乡村四级贯通。
——致力村站建设,固牢物防根基。黔东南州创新推进乡村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在全州各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一办一站两中心”,即应急办、应急救援站、救援指挥中心与物资储备中心;在村社全面建立“一站一库一队伍”,即应急管理服务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救援队,实现下延建站、横延建库、外延建队,全面压实城乡安全家庭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乡村两级应急能力。目前,全州216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一办一站两中心”建设,2423个村(居)已全部完成“一库一站一队伍”建设。州、县、乡镇、村四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一体化运作基本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全州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打通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2021年以来,全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呈较大的“双降”势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成功防范应对19次大暴雨以上天气和8次冰雹天气过程,未造成人员伤亡……如今,黔东南州已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监管、社会协同、村居自治、家庭主责的共建共治共享农村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应急基层基础能力、防范风险能力、共建共治能力显著提升,创新的多项工作做法还被省级推广,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安全环境。(记者 毕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