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公安局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专项行动强劲开局
全力打通“网上办”“最后一公里”
“有了‘昌通码’真方便,电子身份证、户政业务办理预约、机动车违章查询、智能语音挪车、办理养犬证等都可以通过‘昌通码’办理,真正实现了‘一码通办’”。这是近几年来南昌人最深的感触。
自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网上办”专项行动以来,南昌市公安局把“网上办”专项行动作为重点工作,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持续践行“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全力以赴推动“网上办”专项行动强劲开局。
对标对表,以最细的任务清单压茬实施
2020年疫情期间,南昌应疫情管控实际需求,大力推进数据管理、卫生疾控、公安民政等系统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了“昌通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基于“昌通码”持续积累并动态更新的海量数据资源,市公安局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勇于先行先试,依托“昌通码”推动“码上办”政务服务,通过深入挖掘提升信息数据附加值,积极营造高效便民政务服务环境,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办证。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南昌市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专项行动方案》的部署安排,紧扣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紧贴全市公安政务服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涉及12个分县局、9个业务警种,涵盖网上办理任务、建设支撑平台、优化网办方式、业务规范办理等四大类别19小项的重点任务清单,并根据难易程度制定了《南昌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网上办”专项行动阶段推进计划》,将“网上办”专项行动工作分解为五个阶段,确保整个专项行动有计划、分步骤、按时间组织实施。
落实落细,以最佳的网办路径破题推进
2月10日,记者在市交管局车管所看到,以往熙熙攘攘排队等候办证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久被诟病的“黄牛”悄然消失,沿着南面墙壁摆放的拍照、体检一体化设备取代了人工服务……“现在办理业务真方便,换个驾照只要五六分钟,还省得到外面体检、拍照,处理违章都不用出门,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办。”刚办理完驾照换证业务的朱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抓好专项行动工作的有序推进,市公安局全面摸清实情底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借助发挥平台优势,打破系统对接壁垒,分门别类研究探寻“网上办”的路径方案,调度整合全市公安系统内治安、户政、出入境、交管等业务警种以及基层所队标准、渠道、流程等政务服务事项,要求交管、出入境、监管、户政等警种积极对接户籍登记、交通执法、出入境等应用场景,提升改造“网上办”服务界面及功能模块规划。
针对无业务受理审批系统的市本级5个事项、县区及以下5个事项,该局还制定了可复制、可操作、可实现的《全流程网上办操作步骤和流程示意图》《关于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的操作流程》,指导各分县局和业务警种推动网上全程办理。针对仍在使用自身业务系统,尚在业务系统对接过渡期,或难以对接的94个事项,统一制定二次录入工作步骤和流程,下发至相关警种推动落实;针对有自身业务系统可以对接的事项,采取系统对接和单点登录的方式,已实现20项,其他34项正在推进;针对有业务系统但难以对接的14个事项,采取在政务服务网上链接跳转方式实现网上办事。
有力有序,以最优的运行机制高效保障
为打通数据互联互通渠道,市公安局整合市直各职能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将政务服务应上尽上、让企业群众尽享便利。比如,“码上游”——市商务部门依托平台发放文旅消费券;“码上学”——市教育部门依托平台搭建了集5G、虹膜、温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于一体的“南浦云眼”5G中小学复学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自动比对、体温智能监测和可视化显示,可一链式实现身份识别、体温检测、入学签到。同时,市公安局持续嵌入医疗、卫生、社保、住房、市政等其他政务服务功能,切实增强“昌通码”的使用粘性。如今,“昌通码”已成为全市网上政务服务新载体、彰显省会担当的靓丽名片。
“网上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是落实“一号改革工程”的迫切要求。为确保专项行动上下联动、高效运转、整体推进。市公安局立足实际,建立动态巡查和调整机制、信息沟通和报送机制、跟踪催办和通报机制、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并加大督查结果的运用,将督查结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力、目标未达成的部门和责任人予以通报,并在年底考核中扣分,影响专项行动成效情节严重的予以追责问责,倒逼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全力打通“网上办”在南昌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彭芳 记者汤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