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持续升级、开展企业开办服务创新试点、打造全市“一网通办”总入口……为全面完成《2022年扬州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各项改革任务,实现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营商环境指标争先进位,记者昨从市政务办了解到,我市“政务服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出炉。
办事更便捷:
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持续升级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将通过省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开办“全链通”系统的“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表申请”,巩固我市全域“0.5天办结常态化”改革成果,全面实现“一网一环节”办理,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业务办理、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存缴登记6个环节压缩为一个环节,推进常态化半日办结,印章刻制、企业开户全免费。
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据介绍,我市目前已开通“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今年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构建企业诉求分类识别、快速办理机制,更快更好办理市场主体诉求。今年,我市将完成“12345”热线系统同“12315”“12333”业务系统对接,改造知识库系统,与省“12345”热线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此外,线上“12345”“一企来”政策专员与线下“店小二”代办服务站代办员将形成合力,及时收集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送政策上门服务,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变“政策找企业”。
“行动方案”还提出,我市将开展企业开办服务创新试点,开展省级试点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在政务服务、银行金融和电子商务活动中推行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跨部门、跨层级同步应用。完善企业注销程序,推动企业注销网上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行政审批、税务、人社、海关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今年,我们将打造全市‘一网通办’总入口。”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全面整合推动市级各类自建业务系统与统一受理平台对接,推进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贯通,推广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一体化应用,构建分层分类、集聚集约、功能完善、流程规范的政务服务平台体系。依托江苏政务服务APP,融合“我的扬州”高频应用,打造扬州政务服务全科“旗舰店”,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掌上办”。
服务更贴心:
高频“一件事”全流程线上办理
今年,我市将巩固拓展2021年度企业开办等10个“一件事”改革成效,大力推进企业注销、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和动产抵押登记、开便利店、开药店、人才落户等新“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高频“一件事”全流程线上办理。探索“一业一证”“照后减证”改革工作,进一步整合企业开办和经营许可全流程,实现“既准入又准营”,更大程度利企便民。线下设立“一件事”专窗,线上建设“一件事”网办专区,实现“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更好服务企业开办和经营许可全流程。
有事“店小二”跑腿,一直是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特色。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分类建设“基层代办员、项目专办员、部门帮办员、环节跟踪员、全程督办员”队伍,建立健全各级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协同工作制度,完善省市重大项目领办帮办机制,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代办帮办服务体系,真正服务好企业和群众。
“今年将在村(社区)全面推行‘网格+代办两员’融合工作,促进政务代办服务精准化、精细化。”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说,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将网格员转型升级为“网格代办员”。镇村两级窗口开设帮代办窗口,为各级“网格代办员”提供服务支撑,打造“专班+网格员+服务窗口”组织架构。
监管更透明:
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
针对政府招标,“行动方案”提出,我市将加快建设全市政府采购“一张网”,推广使用政府采购交易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并落实政府采购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限制采购过程中的违反法律和公平竞争原则的不良行为。此外,常态化实施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全面提高全市“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透明化,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服务,为各类交易活动提供各类标准化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政务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好差评”制度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服务层级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评价方式全覆盖,深化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制度,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社会开放活动,完善差评整改机制,构建以评价、反馈、改进、监督闭环运转的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体系,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扬州发布通讯员 政务宣 记者 薛舒文)